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数学教学活动更关注他的有效性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下面我根据自身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浅谈如何让数学教学活动更有效。
一、激发学生兴趣,让数学课堂生动有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始终坚持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如,我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时:同学们,请看谁来了,课件出示孙悟空、猪八戒走来的动画,(老师说)我这有一个饼,孙悟空分了这个饼的,猪八戒分了这个饼的,这时猪八戒大闹(课件出示),说他分少了,因为3比4小,老师随即引入,是这样的吗?到底是谁分得少些呢?通过这样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课上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数学教学具有现实性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如教学一道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教材中的植树活动与学生的生活不太贴近,难以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而我班学生多数家里都种烤烟,经常几家分摊车费,于是我出这样的一道题:我班三家共同包车运烤烟,张平家1000千克,李瑶家300千克,刘涛家700千克,共付车费200元,每家各付多少运费才合理?学生感受到数学就是自己经历的事,很兴奋,兴趣来了,我马上问:“三家人平均给车费合理吗?”学生很容易明白了按比例分配这样的问题。这样让学生亲身经历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和应用,数学教学活动更有效。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活动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验证,尝试,推理及独立思考,让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思考方法,培养思维能力。
例如:“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我在教学时设置探究步骤如下:
1.激起探究欲望。我说:“今天让同学们考考老师,你随便说一个数,老师就能说出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学生听说要考老师,一下子就来劲了,纷纷列举一些数,我都很快地回答,学生通过计算验证,证明我没有错。这时我说:你们通过自己去探索得出结论,就会有老师这样的本事。
2.引导学生探究。我发给学生9根小棒和一个数位表,先引导学生把3根小棒放进表格再计算,如千位放1根,个位放2根,记作:1002,然后检验是否能被3整除;接着用其他方法把3根小棒任意放进表格中,看结果怎样;再用6根或9根小棒任意放进表格中,检验能否被3整除,这时学生惊奇地发现,把3、6、9根小棒分别任意放进数位表中,得到的数都能被3整除。我再提问,如果整数表中不是3、6、9根小棒,得出的数能否被3整除?学生继续探索,促进知识的形成。
3.学生获得知识后,我最后又来考考学生,激发学生兴趣,整个数学课堂生动、活泼,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们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关注它的有效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926984.html
相关阅读:高中数学:扇形的面积公式_高中数学公式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高二数学复习八大原则
科学把握数学新课标
高考数学复习:系统梳理 重点掌握
三角函数图象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