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涛 王平
近年来,我校积极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在语文课程设置中,以基础阅读为主体,以生活积累与阅读积累为双翼,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我们在这几年的语文“阳光读写”活动中,慢慢摸索创新了语文课堂的三种新课型。
一、教材基础课
对于教材,我们每单元重点处理两篇课文。课堂上要让学生养成好习惯:如遇到不认识的字词要查字典,或看注释、圈点勾画、作批注等,掌握本课所涉及到的语文知识。学生每人都有阅读笔记本,要把字、词、句、文学文化常识、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分门别类地写在阅读笔记本上,早读的时间再记忆诵读。学生读了一篇文章,一定会有所感触的,有的似与作者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有的联想到自己的生活或者社会的某种现象,有的获得了一种人生的启迪,这样就将阅读引向了生活。对于激活课堂,我们的方法是小组合作,课堂上小组交流时把自己对课文的整理展示出来,从而再提升。
课后,让学生运用以上学到的方法去自学本单元的其他文章,或者阅读课外的文章。
正如现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给儿子布置的两项简单的语文作业:每天随意地读点书,随意地写点什么。在真正的教育家眼里,语文就是这么简单。
二、零干扰的阅读课与阅读交流课
为了使学生的阅读更有效,在学期初,老师们根据新课程标准目录的要求,首先给学生确定好本学期的总的阅读内容与范围,让学生阅读时有方向有目的,避免了阅读的盲目性,提高了阅读效率。
为确保书籍的阳光健康,除了新课标规定的必读书目外,我们还精心挑选了适合中学生阅读的经典作品、精美散文、千字文及优秀刊物,如:《演讲与口才》《读者》《青年文摘》《视野》《特别文摘》《思维与智慧》《语文报》等。零干扰的阅读课就是让学生在阅读室静静地读,积累字词、佳句、语段,最后15分钟做记忆性的笔记来概括文章内容,写感悟或赏析。零干扰阅读课让学生的阅读实践代替了教师的分析讲解,老师轻松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提高了。阅读课让农村的孩子也享受到了博览群书的快乐,养成了热爱读书的好习惯。如果课本只是解决语文学习的“温饱”,名著阅读则是语文学习的“营养品”,那么报刊杂志阅读就是语文学习的“课间加餐”。把报刊杂志请到课堂上,也就是把最鲜美的蔬菜端到餐桌上,不仅能让膳食结构更合理,而且能提高食欲,利于健康成长。
阅读课之后就是阅读交流课,目的是检查一周来学生的读书情况,督促学生坚持阅读,从而使学生能用心读书。课堂模式很简单:课堂上小组内、班内各自介绍一周读了什么课外书,分享精彩的故事,或交流一下各自的体会和感受。教师也要走进课堂,与学生一起展示读书的收获,课堂充满了浓浓的书香气氛。
阅读交流也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课下也可交流。课下三五个同学聊聊读书,这样可以节省课堂上的小组合作交流时间,以便于有更多的同学在课堂上交流展示。
三、随笔写作和随笔展示课
先说随笔课,随笔是学生心路历程的记录,我们称之为“人生史记”。随笔的要求是“随、碎、真”。“随”即随时、随地、随意,“碎”即记录生活中零零碎碎的事,“真”即表达真情实感而非无病呻吟。学生书写一周来零零碎碎的事都行,随笔可长可短。
随笔课之后是随笔交流课,目的是督促检查一周来学生的随笔写作情况。随笔交流指导课,重在展示、交流,分小组内展示和班内展示两个层面,展示前说出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写的这篇随笔。课堂上要求老师也展示自己的随笔,为学生做个榜样。
随笔展示之后是两周一次的随笔成文课,重在修改加工,让学生把这两周四篇随笔中最得意的随笔进行修改后,再誊抄进自己的作品集。渐渐地,随笔交流课让写作变成了一件简单的事情。随笔课上我们交流、评改后的文章,也让学生誊抄下来,装进档案袋展示到教室外面,这是学生的“自留地”,也是学生作品的“发表地”,因为不可能每位学生都去报刊发表文章。同时也能让其他班学生共享学习成果。
以上三种课型把语文课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对语文老师的要求更高了,要求老师用一生来备课。如今,阅读交流指导课和随笔交流指导课是学生最喜欢上的课。这三种课型将“阳光读写”活动推向了深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850244.html
相关阅读:语文试题中最易失分的七个题型
培养语感,促进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
古诗音乐描写艺术欣赏
中国古典戏剧知识
2013年高考语文知识点易错分析:实词色彩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