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拓视野,让学生懂得数学的价值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有数学的贡献。翻开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从古人结绳记事到现代文明,其间数学的蓬勃发展和辉煌的成就让世人瞩目。教学中让学生体验以上这些内容,其意义应该比掌握某一数学结论更为重要。我们要使学生对数学有一个较为全面、科学的认识,不仅要认识到数学中有计算,有逻辑,对提高人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都有好处,而且要认识到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中有许多非逻辑因素,其中不乏美的因素;数学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数学与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息息相关;数学为其他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基础、方法和思想;数学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二、经历生活中的数学,体验其应用价值
数学知识的应用是广泛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只有在应用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使数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而要想真正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还必须引导学生到更丰富的实际生活和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应用数学。例如,在学习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这一章的知识后,可以恰当地引导学生利用节假日深入生活进行实践,比如跑菜市场,让学生了解各种蔬菜的价格,或者跑超市担当家庭采购员,通过亲身经历,把自己收集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加工,然后以统计表或统计图的形式呈现出来。身临其境的体验,可以使以前单调抽象的数学名词如“总价、单价、数量、时间、速度、路程”等都变成了活生生的音符在大脑中跳动,其间的运算关系更加清晰明朗。另外,通过切身的实际感受,不但锻炼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和数学的应用能力,还使学生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塑造了勤劳俭朴、乐于助人的生活美德。
三、构建开放课堂教学运行体系,激发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1、精心构思,设计生活数学的教学方案。一堂课教学质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教师课前教学设计质量的优劣。因此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并结合知识的特点创造性地组织教材,精心地设计教案的整体结构,认真推敲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估计课堂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确定教学的形式和具体的处理方法,变静态教学内容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诱发学生进行探索,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取、发现新知识、新方法、新手段,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与创造性,发展应用意识。
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数学应用的空间。课程的设计应允许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老师也从目标的制定者及仅仅为了解题的信息提供者变为学生们的“学习伙伴”,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把学生真正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汲取知识,掌握知识的迁移本领,使之具有可持续创造发展的动力与能力。教学中要创设某种类型的个案研究或问题情境,课堂训练要提倡一题多解、一题多论、一题多变,使学生有创造的学习机会,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
3、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形式与方法都是为目的服务的,不同的形式和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要教给学生自己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以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不同的教学方法,给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机会。因此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教学中要重视过程与结论的统一,让学生体验到某一知识的数学观念和思想方法的思维流程,体验数学的再创过程,完成对规律完整意义的构建,从而提高数学思维再创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4、重视“数学建模”,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最根本目标。用数学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离不开数学运算、数学推理、空间想象等基本的数学能力,但它主要侧重于从实际问题中提出并表达数学问题的能力,运用并初步构建数学模型的能力,对数学问题及模型进行变换化归的能力,对数学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阐释和处理的能力,通过“数学建模”的活动和教学,把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落到实处。要突出数学应用,就应站在构建数学模型的高度来认识并实施应用题教学,要更加强调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并抽象出数学问题(这是数学应用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点),然后试图用已有的数学模型(如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量等)来解决问题,最后用其结果来阐释这个实际问题,这是教学中一种“实际??理论??实际”的策略。
总之,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他们会在兴趣和喜爱中去学习数学,学会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不仅能克服对数学的厌学、怕学现象,而且能激发起他们学好数学的内在潜能。而这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长期任务,我们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这个大好契机,做好数学应用教育的研究,灵活运用新课标提倡的教育教学策略,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一定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而提高整个国民素质,推动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进一步开创数学教育的新局面。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赵金聚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760636.html
相关阅读:三角函数图象性质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高二数学复习八大原则
高中数学:扇形的面积公式_高中数学公式
高考数学复习:系统梳理 重点掌握
科学把握数学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