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我们的主阵地是课堂,而课堂就是一个“小社会”,其间有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存在”,有生命的涌动。他们有观察、有体验、有讨论、有交流、有喜乐、有悲泣……。生命原本如此,课堂本该如此,作为数学教师应该怎样去应对课堂——教师生命力价值展现的场所?我觉得我们应该还数学课堂以真实,让其充满生命的无限活力。这样的课堂才能吸引学生,才能让学生爱上数学课。我们的数学课堂怎样才能产生活力,便是我们要坐下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反思我们的数学教学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这是让学生爱上学数学的关键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由此可见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应依照学生的知识水平,大脑思维经验设计教学活动,教师的教应该是有效地组织学生从事某些有意义的数学活动,引导、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学习,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所以“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要淘汰,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从事数学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交流、探究和实验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主旋律。
二、用生活实践中的问题采用多样化手法呈现教学内容——数学教学应该是美丽的
一味强调升学率的今天,我们已经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对学生就只有一个要求:只要会算题,能得高分就行了。既不给他们讲有关的历史,也很少向他们介绍这些数学知识的实际用途。以致于使学生怕上数学课,不愿意上数学课;为什么刚学数的小孩子不觉得它枯燥,是因为老师在教他们的时候,都是用的现实中的例子,他们能现学现用。因此据我了解,学生厌倦数学课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学生看不到它的用处所在,觉得它离我们的生活太远;第二,学生参与的机会(既包括课堂上,也包括野外)太少,他们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出来。
课程标准:“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传统的数学教学会使得原本简单的问题,在学生里经过几年所谓“正规”的学习后变得枯燥、晦涩、深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围着教科书打转,学生学习数学变成学习数学书,做练习题,课堂也几乎与生活隔绝,成为孤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学习空间。在课堂,学生很难接触到社会中的数学素材。没有生活经验的支撑,没有生活乐趣的体验,这样的数学学习自然就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
其实我们都知道学生踏入学校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基础知识和生活基本经验,是生活的大课堂给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正是他们学习的宝贵资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实践。离开生活,数学的价值就无法体现。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身边的事和物,多思善问,就会发现很多和数学知识有直接联系的东西.
比如我们在学习柱体、锥体、球体的体积的时候,如果能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来学习,那么这些公式一定会更有吸引力,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充气的气球为什么是圆的?买西瓜为什么要买大的、圆的?……把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搬入课堂,学生们的积极性能不高吗?就拿易拉罐为形状设计来说吧?为了减少用料最省.降低成本,所以易拉罐是用金属薄片做成的封闭圆柱体,因为对于柱体,在给定面积的情况下,制作出的圆柱体的体积最大,而在实际应用中,人们不得不考虑其它的一些因素,比如美观、方便等等,所以我们看到的易拉罐形状才各具特色。
三、用教师的魅力感染学生——这是情感的力量,也是教师基本的素质
很多学生往往都是因为爱老师才爱上这门课的,而爱学生,才能和学生融为一体,做学生的朋友,这不仅是对一个教师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学生所渴望的。而往往很多老师缺少的就是这个。要让学生在心理上接受你,我们就要走到学生中去,能经常和学生交谈(可以找学生谈心,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闲聊),从中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或是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尽可能的给予帮助,我相信在学生爱上我们的那一刻,他们也会爱上这门课。
教师尊重学生要象一个公正的法官,对每个学生都是等同的。在教学过程中,不轻易地否定学生的观点、看法、想法,伤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尊重全体学生的关键,在于能否面向所有的中等生、后进生,对他们应当变忽视为重视,变嫌弃为喜爱,变冷眼为尊重。我们要调整课堂上的视线投向,让后进生也能天天看到老师亲切的目光,也过上幸福的校园生活。
教师亲切和蔼的语言是增进师生感情,沟通师生心灵的重要途径。当一个学生因没有答上一个简单问题而感到局促不安时,教师轻轻对他说:“请坐下”,一个“请”字,没有责怪,没有讥讽,表示了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学生会从心理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爱护,尊师之情油然而生,当学生对教师的讲解表示疑惑时,老师说:“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好吗?”完全是商量的口吻,没有教师的威严,体现了师生之间平等民主,互相尊重的关系。
有的孩子由于成绩差,总觉得低人一等,他们不愿意与人交往,不愿意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向别人袒露,时间久了,就会出现闭锁心理,这时老师对他的态度可以改变这种局面,摸摸他的头,牵荦他的手,课堂上的鼓励,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有的孩子学习上不愿意自己动脑筋,一切知识总是教师的硬性“灌输”,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可以根据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这一特点,运用创造原理,引导学生遇到问题如何观察、分析、思考和训练,尝试获得创造成功的体验,
总之,我们要认真反思我们的数学教学,深入了解学生,尊重学生,设置适宜于不同层面学生学习需要的不同的学习目标,采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让所有的学生都能通过跳一跳而摘到数学的桃子,使我们的数学教学活动达到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有差异的发展的效果。让更多的学生爱上数学,任重而道远。让更多的学生爱上数学,是每一个数学老师的义务和职责。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陈迅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672832.html
相关阅读:高考数学复习:系统梳理 重点掌握
高中数学:扇形的面积公式_高中数学公式
科学把握数学新课标
三角函数图象性质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高二数学复习八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