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发挥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靠教师激发起来的。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靠教师指导出来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靠教师培养出来的。因此教师只有去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认知规律,才能有针对性地启发各类学生的内在动力。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活动。但是,学生在日复一日的学习过程中,由于他们心理的、生理的、外在环境的各种因素的作用,对学习形成了不完全相同的态度。
分析学生对待数学课的心态,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对数学没有兴趣。这些学生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对数学课缺乏兴趣或渐渐对数学课失去兴趣。他们不喜欢数学课,不去思考和回答问题,学习成绩较差,不但很少或没有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反而觉得是一种负担。他们是学生中的极少数,但应该说是数学教育的重点对象。二是对数学无所谓兴趣。这些学生对数学课没有很大的热情,也没有太大的反感,认为反正是老师来上课,我就听。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老老实实坐着,一言不发,机械地对待学习。虽然一般也能上好课,但要求不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对数学有兴趣,但不稳定。这些学生对数学课中的一些有趣情节能感兴趣,但不稳定,学习不刻苦,爱玩不太爱学,兴趣容易减退或转移,遇到困难或挫折往往就容易放弃学习。四是兴趣浓厚而稳定。这些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曾有过多次良好的体验,由此他们越来越喜爱数学课,学习刻苦、主动,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研究意识,学习方法灵活,效果好。由此看来,一个班的学生对待数学课的心理和态度是不一样的,但是教师又不可能对同一个班的同一节课做出不同的教学设计。这就需要在个性中抓共性,即每个儿童都具有潜在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备课时不仅要考虑如何教知识,还要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主动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之中。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其主体能力,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种自由和民主的氛围,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展现思想和方法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维,表露自己的情感,表明自己的观点,表现自己的欲望,使他们各自的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肤浅的体会。
一、调控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保证,唤起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它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的奥秘,使学生在良好的动机驱使下全神贯注积极思考, 把学习数学当作一种乐趣。在教学中,老师如能注意一些细节,悉心捕捉学生的每一闪光点,给予及时表扬与鼓励,一个肯定的动作,一个慈祥的眼神,一个满意的笑容,一朵象征性的小红花,同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以旺盛的求知欲投入到后继的学习中去。数学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⑴要创造和谐、怜悯的课堂气氛。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牲,创设求知情趣,激发学生爱学数学的内驱力。如在导入新课中以设疑提问、创设情境或有趣的故事、游戏等,在练习中竞赛、思辨、判断、展疑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求知欲,激发学生创造潜能。
⑵讲究课堂教学艺术。初中数学教学是一门科学,也同样是一门艺术,它是富有情感性、形象性、独创性的特殊艺术。教师要善于将数学教学中的教育性和科学性,用艺术化的形式“传”诸学生的感官,使之入耳、入脑、入心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活泼地进行学习。
⑶面向全体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教师要处理好“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关系。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尤其更应“偏爱”学困生。激励、鼓励正是教学艺术的真谛。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要采用激励性的评价。学生得到教师的鼓励,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会更进一步地去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的自尊心得到很好的保护,自信心在良好的氛围中得到不断培养。教师要帮助学困生克服心理障碍,使他们有信心学好,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要了解学生的情绪表现,及时地用手势、眼神、语言等手段交流情感,注意“捕捉”学困生在回答问题中的“合理因素”,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有计划地设置一些学困生能够回答的问题,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二、树立创新意识,培养探索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他们期望自己获得令人惊喜的成功,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我常对学生说:要勇于大胆地用不同寻常的眼光看问题,善于在别人看不到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并且能提出不同一般的独到见解,一句话——要说别人没说过的话,想别人没想过的问题,这就是创新精神。
三、引导自主学习,促进主动发展
面对新课程标准,我们应该改革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后面现象,让学生主动的进行学习。
四、加强动手操作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动手操作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当学生动手训练时,能使大脑皮质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从而对学生的智力发展起促进作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实践,在实践中思考、探索,进而促进思维的创新与发展五、注重信息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新课程标准倡导“合作”这一学习方式,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在独立探索基础上,彼此互通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方法与过程,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也能让学习较差的同学得到帮助。同时,在合作式的民主互动的和谐氛围内进行学习,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养成。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性格等因素,把全班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并有计划地向小组提出一定的学习任务 ,指导各小组自主学习,当问题有矛盾时,各小组成员共同研究、讨论、交流,学习信息得到及时多向的反馈,同时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也体现了一种互相谦让、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
总之,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有的放矢,我们要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中掌握其规律、方法,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652500.html
相关阅读:高中数学:扇形的面积公式_高中数学公式
高考数学复习:系统梳理 重点掌握
三角函数图象性质
科学把握数学新课标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高二数学复习八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