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府通判许君传
[
清]
刘大?
许君讳曾裕,字 高,一字南湖,桐城人也。君少卓荦有大志,甫六龄,值母病笃,即知长跪祖庙之前,祷求至十余日不倦。稍长,从塾师受学,聪颖出其辈类,与书无所不读。然其尊府以直谅为族人所怨怒,兴起狱讼,十余而不可伸,遂发愤以卒。君抱病于中,复控于有司,又十余,而理始得直。然君之精力壮志已消亡其过半矣。不获已,乃入赀补官,得通判松江水利船政。松江地滨海,旧设巡海之船,其名曰乌船。向者,通判监修,上下多侵渔。其船遇风辄坏。君独亲自验试,而其弊始除。先是,远人负贩至松江,松江奸民取其货,而负其价直不还。君至,惩其尤狡黠者数人,而负贩皆戴德感泣。松江河道细狭,易至填淤。填淤则舟楫不通,而民田亦无以灌溉。故冬日水涸,用挑浚之工,其费皆出自民间,积至巨万。有司粗为兴筑,而浮消其费大半。君独以私一已之?载
①
有限,而取万民之膏血甚多,于心不忍。乃亲量度深广,使其工不得尺寸有差。民咸呼舞,以为数十来所未有,因即河?立石以纪其事。滨海失业之民多通海洋以逐利,禁之不止。君奉委巡察,而海船之私货浮于口粮之外者至百余艘。君念穷民非有大奸宄,徒以无知嗜利而自致于纪之诛。必加详报,则己虽然有获贼之誉,而死者不可复生。因潜请于布政辰公,恳其宽贳。辰公察君爱民出中心之诚,深为激赏。将议迁除,而君以是得疾,于六月十八日卒于松江之官舍,五十有八。始君少时,怀奇负异,欲有所建立于天下。士大夫与君相知者,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而遭家多故,不得遂其所欲为。及其筮仕,秩居闲散,徒奔趋抑郁于群众之中。既为方伯所知,庶几有以展其足也,而遂死。岂其信有命邪?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贵显而力足有为者较焉,岂其有歉于彼邪?呜呼,可悲也已!
(选自《续修四库全书?
海峰文集》,有删节)
[注]
①
?(kùn
)载:满载,这里指牟利多。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值母病笃 笃:严重。
B
.向者,通判监修 向:先前。
C
.君奉委巡察 委:委派
D
.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 度:打算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
.遂发愤以卒 B
.填淤则舟楫不通
木欣欣以向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
.因潜请于布政辰公 D
.既为方伯所知
月出于东山之上 秦王为赵王击缶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许曾裕从小聪颖异常,酷爱读书,志向远大;但轻时由于家庭变故消耗了过多的精力,耽误了仕途。
B
.许曾裕出任通判之职以后,清正为民,消除了公船私用造成的弊端;
执法严明,让外来商人感激涕零。
C
.许曾裕在一些人因无知贪利而违禁出海时,为使他们得到宽大处理而奔走,表现出爱民如子的仁厚品德。
D
.许曾裕渴望建功立业,但是命运不济,有机会升迁时却病故,未能尽展才华,作者对他充满了同情与惋惜。
4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民咸呼舞,以为数十来所未有,因即河?立石以纪其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贵显而为足有为者较焉,岂其有歉于彼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二、(33
分)
1
.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根据上下文语境,都推测许曾裕应当为朝廷重用。度:推测。
2. A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A
项两个“
以”
都是连词,相当于“
而”
,连接修饰语与被修饰语。B
项第一个“
那么”
,连词;第二个“
则”
,转折连词。C
项第一个“
于”
,介词,向;第二个“
于”
是介词,从。D
项第一个“
为”
,介词,表被动;第二个“
为”
,介词,替。
3. B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外来商人感激涕零”
的原因是“
许曾裕出任通判之职以后,看到松江多事的百姓拿了小商贩的货,欠下小商贩的钱却不还。于是惩处到了约定期限不还钱,奸诈狡黠的几个人,保护了外地的小商贩利益”
。
4.
(10
分)
(1
)老百姓都称道欢舞,认为这是几十来没有过的事,于是就在河边立碑来记下这件事。
(2
)即使这样,把许曾裕的施政(功绩)与当世那些地位显赫、凭其权力足以有所作为的官员相比,(许曾裕的功绩)难道比他们少吗?
【参考译文】
许君讳名曾裕,表字仑高,又字南湖,是桐城人。许君少时便有超绝的大志向。他刚满六岁那,母亲病重,就知道长跪在祖庙祭坛前,连续十几天为母亲祷告祈福,未见丝毫倦意。等到长大后,他便跟随私塾先生接受学习,聪明智慧超出了同龄人,对于书籍无所不读。然后,他的父亲因为正直诚信被同族人所怨愤,惹上了官司,(冤屈)十多都得不到申述,最终满怀愤懑地死去。许君对于此事始终不能释怀,多次向官府控诉,又过去了十几,公理才开始得到了伸张。然而许君的精力和雄心都因这件事而消失了一大半了。没有任何收获啊,他于是花费了一些财物候补官职,谋得松江水利船政通判一职。松江地处海滨,过去专门添置有用于巡海的船,这种船叫乌船。从前的通判监督修理,官府上下几乎都从中谋取暴利。修出来的那些船却一遇到大风立马就会损坏。许君独自一人亲自检验调试,乌船的毛病才得以根除。在这之前,很远的商人都挑着货物到松江来贩卖。松江那些奸诈的商民强取他们的货物,却违背货物本身的价值不给予支付。许君到了之后,惩处了其中的几个最狡猾奸诈的人,那些挑着货物贩卖的人都此都感激涕零。松江的河道细小狭长,很容易导致填塞淤积。一旦河道填塞淤积,那来往的船只便不能通航,老百姓的田地也就没有办法得到灌溉。所以,在冬天河水枯竭之时,当地征用疏浚河道的民工,这项费用都是从民间收取的,累积下来有上万。官府马虎地去兴修筑造,但超过了其应该的耗费有许多。唯独,许君认为让一个人去谋取更多的私利是有限度的,而占取了老百姓的许多血汗,内心无法忍受。于是,他亲自丈量河道的纵深和宽度,命令工匠们在尺寸上不得有丝毫差距。百姓为此都称道欢呼,认为这是几十来都从未有过的事,于是就在河道旁边立了一块碑,用来记录这件事。沿海失业的百姓有许多通过出海来获取利益,这种现象久禁不止。许君奉命对此进行督察,那些装载私贩的货物超过口粮的海船竟有一百多艘。许君想到都是一些贫苦之人而非大奸大恶之人,只是因为无知贪图利润而招致犯法。他觉得一定要加以详细禀报,虽然自己有捕获犯人的名誉,但是人一旦处死就不可能复生。于是,他悄悄地拜见布政使辰公,请求他能宽恕赦免他们。辰公深知许君是发自内心地体恤百姓,对此深为赞赏。(后来)上级准备讨论把许君调任其他地方,但他因此在这一生了病,六月十八日这一天在他松江的官舍中死去,享五十八岁。当初许君轻时,胸怀壮志背负雄心,想要为国家建功立业。那些和许君相知的士大夫们,都估计许君将来必定会被朝廷重用。然而他却遭受家庭诸多变故,不能实现他的抱负。等到他当官时,拿着俸禄过着一种闲散的生活,只是在老百姓中间奔走烦闷。既然被士大夫所了解,差不多就有能够施展抱负的地方了,却不曾想最终死去。难道这确实是命数?即使这样,把许君的施政功绩与当世那些地位显赫、凭借权力足以有所作为的官员相比,许君难道比他们欠缺吗?哎,真得很可悲啊!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586545.html
相关阅读:“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阅读答案(附翻译)
《苏轼私识范仲淹》阅读及答案
“半野园者,故相国陈公说岩先生之别墅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杜甫》阅读答案
《赠卖松人》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