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敬恽
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之则灵。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故并海诸山多壮郁,而庐山有娱逸之观。
嘉庆十有八三月己卯,敬以事绝宫亭
①
,泊左蠡。庚辰,舣星子
②
,因往游焉。是日往白鹿洞,望五老峰,过小三峡,驻独对亭,振钥顿
③
文会堂。有桃一株,方花,右芭蕉一株,叶方茁。月出后,循贯道溪,历钓台石、眠鹿场,右转达后山。松杉千万为一桁,横五老峰之麓焉。
辛巳,由三峡涧,陟欢喜亭。亭废,道险甚。求李氏山房遗址,不可得。登含鄱岭,大风啸于岭背,由隧来。风止,攀太乙峰。东南望南昌城,迤北望彭泽,皆隔湖,湖光湛湛然。顷之,地如卷席,渐隐;复顷之,至湖之中;复顷之,至湖?
④
,而山足皆隐矣。始知云之障自远至也。于是四山皆蓬蓬然,而大云千万成阵,起山后,相驰逐布空中,势且雨,遂不至五老峰而下。窥玉渊潭,憩栖贤寺。回望五老峰,乃夕日穿漏,势相倚负。返,宿于文会堂。
壬午,道万杉寺,饮三分池。未抵秀峰寺里所,即见瀑布在天中。既及门,因西瞻青玉峡,详睇香炉峰,盥于龙井。求太白读书堂,不可得。返,宿秀峰寺。
癸未,往瞻云,迂道绕白鹤观。旋至寺,观右军墨池。西行,寻至栗里卧醉石,石大于屋,当涧水。途中访简寂观,未往。返,宿秀峰寺,遇一微头陀。
甲申,吴兰雪携廖雪鹭、沙弥朗园来,大笑,排闼入。遂同上黄岩,侧足逾文殊台,俯玩瀑布下注,尽其变。叩黄岩寺,踏乱石寻瀑布源,径绝而止。复返宿秀峰寺。兰雪往瞻云,一微头陀往九江。
乙酉,晓望瀑布,倍未雨时。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山沈沈苍酽一色,岩谷如削平。顷之,香炉峰下白云一缕起,遂团团相衔出;复顷之,遍山皆团团然;复顷之,则相与为一。山之腰皆?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生平所未睹也。夫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以贻后之好事者焉。
【注】
①
宫亭:宫亭湖,彭蠡湖(鄱阳湖)的别称。
②
舣(
yǐ
):船靠岸叫舣。星子:县名,在鄱阳湖西北岸,庐山之南。
③
振钥:用钥匙开锁,指打开文会堂的门。顿:住下。
④
湖?(
ruán
):湖边。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月出后,循贯道溪
循:顺着
B.
相驰逐布空中,势且雨
且:将要
C.
未抵秀峰寺里所
所:左右
D.
旋至寺,观右军墨池
旋:返回
9.
以下各组句子中,都能体现庐山
“
有娱逸之观
”
的一组是
①
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
②
而大云千万成阵,起山后,相驰逐布空中
③
乃夕日穿漏,势相倚负
④
侧足逾文殊台,俯玩瀑布下注,尽其变
⑤
山之腰皆?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
⑥
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③④⑥
10.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
庐山三面环水,而那水因为是河水、湖水,不同于海水,所以庐山不像靠海的山岭那样雄壮深沉,而是显得清逸动人。
B.
作者是因为有事渡过鄱阳湖,顺道上了庐山,有了庐山之游,在山上逗留了数日,晚上住宿在文会堂、秀峰寺等地。
C.
庐山云蒸雾绕,尤其是作者在登上五老峰后,极目远眺彭泽,大朵的云遮天蔽日,滚滚而来,让作者叹为观止。
D.
作者的庐山之游,既想饱览庐山奇异的自然景观,也想趁机观赏李白的读书堂和王羲之的墨池等人文景观。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555031.html
相关阅读:“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阅读答案(附翻译)
“半野园者,故相国陈公说岩先生之别墅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杜甫》阅读答案
《苏轼私识范仲淹》阅读及答案
《赠卖松人》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