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叙陈正甫《会心集》》阅读答案及翻译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文言文阅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叙陈正甫《会心集》 ① 袁宏道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 叙陈正甫《会心集》

袁宏道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又其下则有如苏州

之烧香煮茶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

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孟子所谓不失赤子,老子所谓能婴儿,盖指此也,趣之正等正觉

最上乘也。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放虽不求趣而趣近之。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品愈卑故所求愈下,或为酒肉,或为声伎,率心而行.无所忌惮.自以为绝望于世,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此又一趣也。迨夫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

余友陈正甫,深于趣者也,故所述《会心集》若干卷,趣居其多。不然虽介若伯夷,高若严光,不录也。噫,孰谓有品如君,官如君,之壮如君,而能知趣如此者哉
!
[

]

陈正甫:时任徽州知府,善谈性理之学。《会心集》.选编一些古人言行录或诗文的集子。叙,通



,为
……
作序。

苏州.唐代诗人韦应物任官终于苏州刺史,史称

韦苏州



正等正觉:正等,即上等。正觉,佛教以洞明真谛追到大彻大悟的境界,
23

(2

)
第一自然段中的

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尤,女中之态

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


24

(1

)
下面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
.世俗之人是无法得到、领会意趣的。
B
.书画古董、装神弄鬼都只不过是意趣的表象。
C
.作者认为一个人越有知识就越没有意趣。
D
.首段的

会心

既是得到

意趣

的关键,又照应了结尾的《会心集》。
25

(2

)“
重子



山林之人



愚不肖者

皆能得趣,他们的共同点是
—— (
用自己的话回答
)
26

(2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用原文回答
)
27

(4

)
作者在第二段中说长、官高、品大是得到意趣的障碍,可是在文末却又提到品高、官高、壮的陈正甫是深于趣的人,你认为这矛盾吗
?
请说说理由。
[
参考答案
]
23

(2

)
形象生动地表明了意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
或:只能用心领悟,而无法诉诸语言
)
的特点。
24

(2

)D(A“
难得

而并非不能得;

玄虚

指玄妙虚无的道理;
C“
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

不是知识越多越不能理解意趣,而是个人的自然天性被知识束缚才不能领会意趣
)
25

(2

)
都是得自自然的不刻意追求的
(
意近即可
)
26

(2

)
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
27

(4

)
不矛盾。











虽然有碍于

意趣

的获得,但只要能够

会心

,能够摆脱这些束缚,回归自然,依然是可以得到

意趣

的;也表明了作者对于朋友及其作品的赞扬。

[
参考译文
]

世上的人最难得的只有情趣。情趣像山上的景色,水的味道,花的光彩,女子的姿态,即使擅长言辞的人也不能一句话说清楚,只有领会于心的人知道它。现在人们羡慕情趣的名声,做出得到情趣的样子,于是有人辨别谈论书画、收藏古董,认为这样就有了清雅的情趣,寄意于玄妙空洞的谈论、摆脱尘俗纷扰去隐居,认为这就是脱俗的情趣,还有更低等的,有人模仿韦应物烧香煮茶,自以为很有情趣。这些都只不过是情趣的表面,与情趣的精髓有什么关系呢?

情趣,如果是从自然之性中得到的就是深层的情趣,如果是从学问中得到的往往就是肤浅的情趣。当一个人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有情趣这种东西存在,但是他的所作所为都有真正的情趣。脸上没有故作庄重的神色,眼睛不专注于某一物,嘴里喃喃地自言自语,双脚跳跃不定,人生最快乐的时光,真没有超过此时的。孟子所说的

没有失去孩童淳朴天真的心思

,老子所说的

能够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

,大概都是指这种情况,情趣在最无私心杂念,最大彻大悟的时候才是最上乘的情趣。生活在山林的人,无拘无束,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所以虽然不刻意地追求情趣而情趣却靠近他。愚昧无才能的人之所以有情趣,是因为他们没有品第。品第越是卑下,所以追求的东西就越低下。有的是酒肉,有的是歌女,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无所顾忌,自己认为在世上不追求什么了,所以全天下的人批评嘲笑他他也不顾,这又是一种情趣。等到纪越来越大,官职越做越大,品级越来越高,身体像套着无形的枷锁,心灵如同扎着芒刺一般,全部身心都被见闻知识所束缚,道理学得越深,而离情趣越远。

我的朋友陈正甫,是个深谙情趣真谛的人,所以他所编著的《会心集》中的若干人,有情趣的居多,如果没有情趣,即使像伯夷那样耿介有操守,像严光那样清高的,也不收录。呀,谁称得上像正甫君你这样,既有品级,又有官职,纪又到壮,却又如此懂得情趣呢!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537753.html

相关阅读:“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阅读答案(附翻译)
《苏轼私识范仲淹》阅读及答案
“半野园者,故相国陈公说岩先生之别墅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赠卖松人》阅读答案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杜甫》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