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比较阅读“二十四春,秦使人告晋大臣”“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文言文阅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 7 题。 二十四春,秦使人告晋大臣,欲入重耳。晋许之,於是使人送重耳。二月,重耳立为晋君,是为文公。文公使人杀子圉。子圉是为怀公。其秋,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7
题。
二十四春,秦使人告晋大臣,欲入重耳。晋许之,於是使人送重耳。二月,重耳立为晋君,是为文公。文公使人杀子圉。子圉是为怀公。其秋,周襄王弟带以翟伐王,王出居郑。二十五,周王使人告难於晋、秦。秦缪公①
将兵助晋文公入襄王,杀王弟带。二十八,晋文公败楚於城濮。三十,缪公助晋文公围郑。郑使人言缪公曰:“
亡郑厚晋,于晋而得矣,而秦未有利。晋之强,秦之忧也。”
缪公乃罢兵归。晋亦罢。三十二冬,晋文公卒。
郑人有卖郑于秦曰:“
我主其城门,郑可袭也。”
缪公问蹇叔、百里?,对曰:“
径数国千里而袭人,希有得利者。且人卖郑,庸知我国人不有以我情告郑者乎?不可。”
缪公曰:“
子不知也,吾已决矣。”
遂发兵,使百里?子孟明视,蹇叔子西乞术及白乙丙将兵。行日,百里?、蹇叔二人哭之。缪公闻,怒曰:“
孤发兵而子沮哭吾军,何也?”
二老曰:“
臣非敢沮君军。军行,臣子与往;臣老,迟还恐不相见,故哭耳。”
二老退,谓其子曰:“
汝军即败,必於肴
?
厄矣。”
三十三春,秦兵遂东,更晋地,过周北门。周王孙满曰:“
秦师无礼,不败何待!”
兵至滑,郑贩卖贾人弦高,持十二牛将卖之周,见秦兵,恐死虏,因献其牛,曰:“
闻大国将诛郑,君谨修守御备,使臣以牛十二劳军士。”
秦三将军相谓曰:“
将袭郑,郑今已觉之,往无及已。”
灭滑。滑,晋之边邑也。当是时,晋文公丧尚未葬。太子襄公怒曰:“
秦侮我孤,因丧破我滑。”
遂墨衰?②
,发兵遮秦兵於肴,击之,大破秦军,无一人得脱者。虏秦三将以归。
(节选自《史记·
秦本纪》)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

]
吕祖谦《东莱博议》)
[

]

秦缪公(?—
公元前
621
),也作秦穆公。②
衰?(cuī dié
):古代丧服。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我主其城门 主:掌管
B
.更晋地,过周北门 更:更改
C
.何移之速也

移:变化
D
.相与之久也

与:结交
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
.缪公乃罢兵归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B
.因丧破我滑 因河为池,践华为城
C
.虏秦三将以归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D
.秦、晋连兵而伐郑

夜缒而出,见秦伯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周王室兄弟阋墙,日渐衰微。周襄王遭到弟弟攻打只好出逃郑国,向秦晋求告,最后还是依靠缪公、文公的支持才得以回朝,杀死弟弟。
B
.烛之武审势度势,一言纾难。烛之武陈说利害,指出灭掉六国只会利晋而无益于秦,还会给秦国埋下祸患,最终促成秦国退兵,保全郑国。
C
.秦穆公利益至上,相时而动。秦穆公本来是助晋围郑,认清利弊之后马上叛晋而亲郑,但后来有人出卖郑国时,又不惜劳师袭远攻打郑国。
D
.晋文公借力使力,晋国坐大。晋文公借助秦的力量回国登位,又在秦穆公的带领下助襄王回朝。城濮之战四后,晋文公竟能阻击大破秦军。
7
.把原文中面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
)且人卖郑,庸知我国人不有以我情告郑者乎?

2
)郑贩卖贾人弦高,持十二牛将卖之周,见秦兵,恐死虏,因献其牛。

3
)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4

B
 
5

D
 
6

D
7
.(
10
分)

1
)况且,(既然)有人出卖郑国,怎么知道我国就没有把我们的实情告诉郑国的人呢? (
3
分)

2
)郑国有个做买卖的商人弦高,赶着十二头牛将要到周地去卖,遇见秦军,他害怕被杀或被俘,就献上他的牛。(
4
分)

3
)(秦穆公)一旦被烛之武(所说)的利益诱惑,抛弃晋国(就)如同擤鼻涕吐唾沫,对于郑国又有什么(不能抛弃的)呢?(
3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534879.html

相关阅读:《苏轼私识范仲淹》阅读及答案
“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阅读答案(附翻译)
《赠卖松人》阅读答案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杜甫》阅读答案
“半野园者,故相国陈公说岩先生之别墅也”阅读答案(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