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
尚书司门员外郎晋
初,州之东,其城因大丘,其隍因大溪;其隅因客土以出溪上。其外连山高陵,野林荒墟,远近高下,壮大闳廓,怪奇可喜之观,环抚之东南者,可坐而见也。然而雨隳潦毁,盖藏弃委于榛丛?草之间,未有即而爱之者也。君得之而喜,增甓与土,易其破缺,去榛与草,发其亢爽,缭以横槛,覆以高甍,因而为台,以脱埃氛,绝烦嚣,出云气而临风雨。然后溪之平沙漫流,微风远响,与夫浪波汹涌,破山拔木之奔放。至于高桅劲橹,沙禽水兽,下上而浮沉者,皆出乎履舄之下。山之苍颜秀壁,巅岩拔出,挟光景而薄星辰。至于平冈长陆,虎豹居而龙蛇走,与夫荒蹊丛落,树阴?暖,游人行旅,隐见而断续者,皆出乎衽席之内。若夫云烟开敛,日光出没,四时朝暮,雨?明晦,变化不同,则虽览之不厌,而虽有智者,亦不能穷其状也。或饮者淋漓,歌者激烈;或靓观微步,旁皇徙倚,则得于耳目与得之于心者,虽所寓之乐有殊,而亦各适其适也。
抚非通道,故贵人蓄贾之游不至。多良田,故水旱螟?之灾少。其民乐于耕桑以自足,故牛马之牧于山谷者不收,五谷之积于郊野者不垣,而晏然不知?鼓之警,发召之役也。君既因其主俗,而治以简静,故得以休其暇日,而寓其乐于此。州人士女,乐其安且治,而又得游观之美,亦将同其乐也。故予为之记。其成之月日,嘉?二之
11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而雨隳
潦毁
隳:毁坏
B
.盖藏弃委
于榛丛?草之间
委:废弃
C
.其隅因客土
以出溪上
客土:好的土壤
D
.发其亢爽
亢爽:地势高旷
12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①
谓其山溪之形,拟乎岘台也
②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B
.
①
以
脱埃氛,绝烦嚣
②
樊哙侧其盾以
撞
C
.
①
而
虽有智者,亦不能穷其状也
②
秦以城求璧而
赵不许,曲在赵
D
.
①
数与其属与
州之寄客者游
②
客从外来,与
座谈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
分)
(
1
)山之苍颜秀壁,巅岩拔出,挟光景而薄星辰。(
4
分)
译文:
(
2
)游人行旅,隐见而断续者,皆出乎衽席之内。(
4
分)
译文:
(
3
)晏然不知?鼓之警,发召之役也。(
4
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1
.
C
别的地方的土
12
.
A
助词,肯定语气(
B
①
连词,表目的
②
连词,表修饰。
C
①
连词,表转折,可是
②
连词,表假设,如果
D
①
连词,和
②
介词,和)
13
.译文:
(
1
)山峦的苍翠,岩壁的秀美,顶峰的挺拔,裹挟着光影而迫近天上的星辰。(
“
拔
”1
分,
“
景
”1
分,
“
薄
”1
分,语意通顺
1
分)
(
2
)来往行人时隐时现又断断续续,都在人们端坐拟岘台时扑入眼帘。(
“
行旅
”1
分,
“
见
”1
分,
“
衽席
”1
分,语意通顺
1
分)
(
3
)太太平平,不知道军事(或
“
击鼓
”
)警报,应征去作战的事。(
“
晏然
”1
分,
“
?鼓
”1
分,
“
发召
”1
分,语意通顺
1
分)
附《拟岘台记》参考译文:
尚书司门员外郎,晋
起初,抚州城东面靠着一座大山丘,护城壕沟凭借一条大溪流,城角是从别处运土修成,耸立在溪流之上。城角外面山峦连绵,高陵挺拔,苍茫的林木,荒凉的废墟,或远或近,或高或低,气象雄壮开阔,令人惊奇欣喜,这番环绕抚州城东南部的景观,坐在城角都能一览无余。然而经过雨水的冲刷破坏,城角逐渐被掩埋废弃在树丛杂草之中,再也没有到这里登临而喜爱它的人了。
抚州并不是交通要道,所以有地位的人和富商不到这里来。但这里良田很多,所以水旱虫灾也很少发生。当地居民很高兴种田植桑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所以放牧在山谷的牛马到了时候不牵回家,堆放在野外的粮食不垒墙守护,太太平平,不知道军事报警和应征去作战。
?
二九月九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532822.html
相关阅读:《送韩十四江东觐省杜甫》阅读答案
《赠卖松人》阅读答案
“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阅读答案(附翻译)
《苏轼私识范仲淹》阅读及答案
“半野园者,故相国陈公说岩先生之别墅也”阅读答案(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