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贤治
鹰是可骄傲的。它栖止于地面,又高出地面,在土拨鼠梦想不到的地方自由地飞翔,任何洞穴都不可能限制它的意志。深邃的眼睛,铁样的硬喙,矫健的双翼,都一样慑人心魄;远远地,只要瞥见了它的影子,就会立刻让你感到勇敢和坚定。由于鹰,我不只一次地窃笑那些讽刺艺术家,他们可以把神圣的上帝漫画化,却无法绘制出一匹懦弱的鹰,猥琐的鹰。
然而,如果一旦停止了飞翔,鹰还是鹰么?
夜读《葛兰西传》,我所面对的,无疑是一匹囚鹰。这位意大利共产党的创建人,一生忠诚于他的主义的信仰,却不安于教条式的啄饮。他不断向前探索和拓展着人类解放的道路。只要前进着就不可能没有失误,但是对于他,我们同样用得上列宁称赞卢森堡的那句话:“鹰有时比鸡还飞得低,但鸡永远不能飞得像鹰那样高。”
葛兰西,在这个世界上只活了46个头,最后四分之一的岁月是在岩石和水泥镶嵌的天空底下度过的。由于世界性的声援,墨索里尼独裁政府不敢立即杀害葛兰西,只好使用慢慢折磨的办法使他致死。他们的方针是:“我们要让这个头脑20不能工作。”
而葛兰西,早就下定决心以强硬的意志,去折磨法西斯的铁窗和镣铐了。他写道:“说到底,在某种程度上是我自己要求被关押和判刑的,因为我从来不想改变我的观点。我已准备为我的观点贡献生命,而不仅仅是坐牢。因此我只能感到平静,并对自己感到满意。”
斗争以独特的方式重新开始了。
几乎从入狱的时候起,葛兰西就极力争取一种“特权”。但是,他所需要的不是优厚的薪金、别墅、小轿车,或随意支配别人的权利。在这儿,面包、水和空气都成了限度的给予。他是名副其实的无产者。他需要享有的唯一特权就是“写作自由”:有写作所需要的纸张和书籍。这个知识分子出身的革命家从来未曾轻视过文化知识,相反认为,“任何革命都要以紧张的文化渗透和批判工作为前奏。”他把政治犯组织成一个“文化学校”,自己既当教员,又当学生。晚上,当大家用扑克打发多余的时光时,他却继续读书和写作,不息地开发足以使他的内心生活完全倾注于其中的庞大的思想计划。
每天,他都如此工作达几个小时,写作时从来不坐下,但没有西方一些站着写作,即所谓“自动写作”的作家那般的悠闲自若。每当来回踱步间完美了一个思想,他就走到桌旁,站着写到纸片上。由于没有足够的文件和书籍,由于记忆、想象和逻辑推进成了文字的重要来源,由于随时可能的刑讯、迁徙和死神的临降,他只能以备忘录的形式把思考的结果记录下来。思考,工作!思考,工作!这就是他生活的全部!
折磨并非完全来自刑罚和疾病。对葛兰西来说,最难忍受的恐怕莫过于同志的误解和亲人的隔阂了。有难友甚至说他不再是共产党人,而是机会分子,因而主张把他摒弃在集体和放风的院子之外。至于亲人,尤其是妻子,来信的情况很不正常,这不能不使他的心里充满忧伤。他写道:“我没有预料到的是在这种监狱之外又增加了另一种监狱,即我不仅被隔绝在社会生活之外,而且还被隔绝在家庭生活之外。我可以预料我与之战争的敌人可能给我的打击,但我却不能预料来自我不可能怀疑的其他方面的打击。”
一天他那深邃有力的眼睛终于阖上了。由于脑溢血,他的双手,那被链子束缚的翅膀,再也无法作奋力的挣扎。他是永远永远失去日夜向往的天空了……
作为一个领袖人物的葬礼,根本说不上隆重,简直是凄清。那天,暴雨如绳,送葬的只有两个亲人而已。
鹰的名字是同飞翔联系在一起的。不同于檐下的麻雀,不用谋求安全的庇护,它的胸怀只有无遮的大旷野可以衬托;没有鸠鸟的占有欲,创造才是它的渴望,因此栖止的地方就不仅仅是悬崖边的一块平整的石场。它不懂退避,不懂安歇,它的哲学只能是勇敢的进取。在乌云翻滚的时刻,即使所有的鸟雀都已归巢,天空仍然鸣响着它的双翼:翼下是风暴,翼上是睛空。
而晴空,永远是我们所期待的。
19.葛兰西用哪些“独特的方式”进行了斗争?请作简要概括。(4分)
20.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葛兰西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5分)
21.这篇文章以“囚鹰”为题,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9、① 极力争取“写作自由”的特权;
②把政治犯组织成一个“文化学校”,与他们一起进步;
③用读书写作充实自己,开发庞大的思想计划;④在恶劣的环境里,他站着思考、写作,以备忘录的形式记下思考的结果。(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3点给4分)
20、作者从正面和侧面表现葛兰西。①写他在狱中的写作生活,表现他意志坚定、勇敢进取的精神;侧面:②引用独裁者的话反衬葛兰西思想的巨大影响力;③写同志的误解和亲人的隔阂,反衬他革命者的孤独与坚定。(回答“正面”“侧面”得1分,①点得2分,②③任答一点得2分)
21、①“囚鹰”二字,形象生动,吸引读者;②“鹰”虽“囚”仍不改其志,以鹰喻人,高度赞扬了“囚”于狱的葛兰西意志坚定、勇敢进取的精神;③文章首尾均正面赞美“鹰”的意志,以“囚鹰”为题,能紧扣文本内容,凸显主题。(答对一点给2分,6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509528.html
相关阅读:《路,在没路的地方》阅读答案
高中三年级散文复习阅读:《牡丹的拒绝》阅读答案
散文阅读《李首峰坚守的胡杨》附答案
宗璞《促织,促织!》阅读答案
《我们这样近,我们这样远》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