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现在,大凡到湘西凤凰县一游的人,都是为了沈从文先生而来的。沈先生是凤凰人,沈先生的故居和墓地都在凤凰县城。“
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沈先生没有战死在沙场。其实,沈先生也没有回到故乡。他遥远地死在一个叫做北京的喧嚣的大都市里。当,一个二十岁的士兵为旧生活所窒息,被新生活所感召,突然决定放下枪,拿起笔,要以文学闯天下,他所到的第一个城市就是北京。这个一文不名的青,在自己的文学梦中几乎冻饿而死,但这个顽强的青终于在绝境中立定了脚跟,并且终于在文学的山冈上留下一片美丽的森林。这个闯荡了世界的青终于又死在北京。回到故乡的不过是先生的骨灰。
②
一段迂回的山路,一片逼仄的台地,一块自然坠落的石头,石头略微凿磨的平面上是沈先生的笔迹:照我思索,能理解“
我”
,照我思索,可认识“
人”
。这些话和这石头面对着已经有些污浊了的沱江,一座旧石桥,和一些已经破旧不堪的吊脚楼。在这些话和这石头背后的山坡上环绕着零乱却又茂密的草木。沈先生的大部分骨灰撒进沱江了,只有几块骨由沈先生的孙子亲手埋在这石头下面的。
?
③
沈先生在凤凰城里长到十五岁,而后从军,又在沅江、辰水之间浪迹五。此后,湘西的山水就再也关不住一个轻人的心了。可这二十的人生成了沈先生文学创作的源泉,他那些所有最深沉最美好的文章,都是从湘西的江河里涌流出来的。这个没有上过大学,没有留过洋,没有任何文凭学位的湘西赤子,竟然做成了一件伟业:他用湘西的河水滋润了在一派酷烈的“
西风”
中枯萎断绝的中国诗魂。有了他的《从文自传》,有了他的《湘行散记》,有了他的《边城》和《长河》,中国人枯叶一般飘零的诗情,终于又有了一片水意深沉的沃土。再过许多个世纪,当人们回过头来打量中国传统文化分崩离析的过程,当人们辨别中国人的生命样式和别人有什么不同的时候,沈先生留下的这一片美丽的森林,是会叫人惊奇和赞叹的。
??
④大概是因为沈先生盎然不绝的诗意吧,他竟然在许多时候,在许多人那里被误解成是一位,而且仅仅是一位传统的“
田园诗人”
。许多人把“
美化落后”“
诗化麻木”
的批评放在他的名字上。我一直不解的是,怎么会有这么深的误解和误读。别人不懂也就罢了。难道我们这些中国人也真的再也听不懂中国诗人的歌哭和咏叹了吗?难道历史的风尘真的把我们埋葬得这么深这么重了吗?以致我们竟然听不懂一个肝肠寸断的柔情诗人的悲鸣?以致我们竟然看不见,在夕阳落照下的那样一种悲天悯地的大悲哀?
??
⑤“于是,我就在道尹衙门口平地上看到了一大堆肮脏血污的人头。还有在衙门口鹿角上,辕门上,也无处不是人头。”“
我那时已经可以自由出门,一有机会就常常到城头上去看对河杀人。每当人已杀过不及看那一砍时,便与其他小孩比赛眼力,一二三四屈指计数那一片死尸的数目。”“
但革命在我印象中不能忘记的,却只是关于杀戮那几千农民的几幅颜色鲜明的图画。”
(沈从文《辛亥革命的一课》)
⑥
这个世界上可有一个摆满了人头和尸体的“
世外桃源”
吗?而这些刻骨铭心的记忆,这“
几幅颜色鲜明的图画”
,是所有那些潮湿的吊脚楼,雾气迷蒙的河水和夜幕上闪烁的星星们的背景,所有那些妓女、船工、士兵和农民们的故事,都是在这样一种深重到叫人透不过气来的底色上描绘出来的。走出湘西对于沈从文不仅仅是一次旅行,而是一种对新生活和新精神的追求,是一场再生。这个秉承了新文化运动洗礼的湘西人,以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和自己的家乡时,就诞生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这一片最深沉也最美丽的森林。中国诗歌所最为崇尚的“
神韵”
和“
意境”
之美,在这片森林中流变成为一种不可分离的整体呈现。这是中国诗的传统向现代散文文体一次最为成功的转变。而 ①
(充斥、弥漫)在这些美丽的文字背后的,是一种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对于生命沉沦的大悲痛,和对于无理性的冷酷历史的厌恶。在这肝肠寸断的痛惜的背后,是一种人的觉醒,是一种现代人格的建立。
⑦
对此,沈先生自己说过一句肺腑之言:“
写它时,心中充满了不易表达的深刻悲痛!”
所谓“
大音稀声”
,所谓“
有大美而不言”
。不像当时的一些作家们那般浅薄直露地“
噫!噫!啊!啊!”
,未必就不懂得痛苦,未必就没有深刻。事实上,这正是沈从文先生不为潮流所动,独到而深沉的追求。——
一个能和时代风格相 ②
(抗争、抗衡)而独立于世的作家必定是大家。在当时那一派峻急、坚硬、浮躁的白话“
国语”
的主流中,沈从文的从容沉静和优美大度尤其显得殊途一致。在沈从文诗意神话的长廊中,《边城》无疑是最精美的篇章。那是关于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和一只狗的童话。随着一幅幅或浓或淡的画面从眼前消失,在你整个的身心都得到深沉的舒展之后——
慈祥的祖父去世了,健壮如小牛的天保淹死了,美丽的白塔坍塌了,姑娘的情人出走了,“
也许永远不回来了”
,善良天真的翠翠,在挣扎不脱的命运中再一次面临了母亲的悲剧,翠翠那一双“
清明如水晶”
的眸子,不得不“
直面惨淡的人生”
。溪水依然在流,青山依然苍翠如烟,可是一个诗意的神话终于还是破灭了。这个诗意神话的破灭虽无西方式的剧烈的戏剧性,但却有最地道的中国式的地久天长的悲凉。如果说沈先生的文字流露出了某种“
世外”
的意味,那也是因为湘西这块土地一直是苗族和土家族世代杂居之地。这是一块不曾被正统的儒家文化彻底同化的土地。这块土地曾无数次对中原文化以死相拼,才保持了自己的“
率真淳朴”“
人神同在”
和“
悠然自得”
。也正是这一脉边缘的“
异质文化”
,成就了沈从文的独特。也正因为这个产生于中国本土的独特性,又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沈从文先生才有可能“
自然而然”
地完成对于中国诗歌的承接和转化。
⑧
随着新文化运动狂飙突进的喧嚣声的远去,随着众声喧哗的“
后殖民”
时代的来临,沈从文沉静深远的无言之美正越来越显出超拔的价值和魅力,正越来越显示出一种难以被淹没被同化的对人类的贡献。在世界性的文化大潮的交汇和吞没中,在难以言说的沉沦和阵痛中,这是一次边缘对于中心的拯救,这是一次弱势对于强势的胜利。总会有那么一天,总会有越来越多的精神的成熟者,听懂了一个肝肠寸断的柔情诗人的咏叹。总会有那么一天,总会有越来越多的纯美的寻觅者,读懂了一个悲悯的智者地久天长的书写。
??
⑨站在沈先生这块天然未凿的石碑面前,沈先生微含笑意的脸从斑斓的石纹中显现出来,有谁能读懂困顿在那些苍老的皱纹里的创痛和沧桑?做为文学家的沈从文最终还是没有能走到底,来到新中国的沈先生,与大部分从“
旧社会”
过来的知名作家一样,在一片“
旧社会的渣子”“
新时代的落伍者”“
腐朽的资产阶级”
的谴责中,无奈地放下了手中的笔。他的后半生虽然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那样的煌煌巨著问世,但那已不是文学。留在这里的这块石头,不过是一个跋涉者骤然止步的记录。
??
⑩其实,沈从文先生又何需一块石,何需一座山,何需一条河来为自己的不朽做纪念呢?只要打开他的书,你就能走进他那一片无比深沉又无比美丽的森林。让我们向这片森林深深地鞠躬吧!
22.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①②
处,最恰当的一组是(2
分)
A.
充斥 抗争 B.
弥漫 抗衡
C.
弥漫 抗争 D.
充斥 抗衡
23.
文中黑体字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2
分)
A.
一文不名 B.
分崩离析
C.
刻骨铭心 D.
殊涂一致
24.
根据文意,题目“
另一种纪念碑”
是指(3
分)
A.
沈从文故乡湘西的美丽风景 B.
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C.
沈从文先生风格独特的作品 D.
沈从文先生伟大的人格
25.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作者认为,是故乡湘西独特的自然山水、风土人情与地域文化成就了沈从文先生独特的文学创作风格。
B.
沈从文先生与传统的“
田园诗人”
最大的不同,是他的作品在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画卷背后蕴含的强烈的悲悯情怀。
C.
沈从文先生继承了中国诗歌崇尚“
神韵”
和“
意境”
之美的传统,并成功地将它运用到现代散文文体的创作中。
D.
文章肯定了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成就,但也含蓄地表达了对他主动放弃文学创作而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不满和惋惜。
26.
结合全文来看,“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这一片最深沉也最美丽的森林”——
沈从文先生的作品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
分)
27.
结合语境,写出划线语句“
这是一次边缘对于中心的拯救”
中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6
分)
28.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中说,湘西这块土地成就了沈从文的独特。请你结合读过的作品(如老舍、孙犁、汪曾祺等),选择其一,简要说明作家所处地域与其创作的关系。(6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22.(2
分)B
23.
(2
分)D
应为“
卓尔不群”
。殊途一致,本指由不同途径达到同一目的地,后比喻采用不同方法得到相同结果,同“
殊途同归”
。但从上下文语境来看,这里是赞扬沈先生的创作在同时代的作家中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强调的是不同。
24.
(3
分)C
25.
(3
分)D
提示:沈从文先生放弃文学创作是被迫的,作者为他的遭遇感到惋惜和悲愤。如果有不满,也是对那个时代的不合理的文艺政策不满。
26.
(4
分)示例:(1
)取材湘西,富有诗意;(2
)暗含悲痛,悲天悯地;(3
)从容镇静,优美大度;(4
)超然世外,率真自然。(意思对,答出两点即可)
27.
(6
分)答案要点:“
边缘”
:被大多数人抛弃了的中国文学传统;“
中心”
:西化了的文学创作风格;(在新文化运动大肆批判传统文化,全盘西化的背景下,中国文学注重诗情、从容沉静和优美大度的传统已经被大多数作家抛弃,处于弱势地位;沈从文先生的作品,使中国文学的优良传统得以保留并发扬广大,和同时代创作上西化了的文学作品相比,越发彰显其出独特的价值。意思对即可)
28.
(6
分)提示:只要能就某一作家的作品和他所处地域的文化特点的联系进行分析即可。例如萧红的《生死场》与东北文化、老舍的作品与北京地域文化、汪曾祺的作品与江南水乡的地域文化、孙犁的《荷花淀》与白洋淀地域特点等。观点清楚,能结合作品具体内容加以分析,视语言水平酬情给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502016.html
相关阅读:高中三年级散文复习阅读:《牡丹的拒绝》阅读答案
《路,在没路的地方》阅读答案
《我们这样近,我们这样远》阅读答案
散文阅读《李首峰坚守的胡杨》附答案
宗璞《促织,促织!》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