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一
25
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
”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司马迁《鸿门宴》)
2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欲呼张良与俱去
去:离开
B
.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故交
C
.张良出,要
项伯
要:邀请
D
.籍
吏民,封府库
籍:依靠
23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之”字指代对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项伯杀人,臣活之
之:项伯
B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之:张良
C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不义也
之:沛公
D
.不如因善遇之
之:沛公
24
.下列句子中不能体现刘邦“机敏有谋”特点的一项是
A
.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B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C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25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项伯为报私恩夜访张良,这使战争危机忽然出现了转机。
B
.骂鲰生、拉拢项伯等细节表现出了刘邦粗中有细的性格。
C
.项羽对亲信项伯的信任,为鸿门宴最后的结局埋下伏笔。
D
.人物语言精练,寥寥几笔就刻画出刘邦等人的突出性格。
参考答案:
22. D
23.B
24.A
25.B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489977.html
相关阅读:《苏轼私识范仲淹》阅读及答案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杜甫》阅读答案
“半野园者,故相国陈公说岩先生之别墅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阅读答案(附翻译)
《赠卖松人》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