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结构】
第1
段:秦晋围郑。
第2
段:临危受命。
第3
段:智退秦师。
第4
段:晋师撤离。
【疑难解读】
1
、第一自然段仅25
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
明确:
①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2
、秦晋为何围郑?(用原文回答)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明确:
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埋下了伏笔。
3
、面对为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
明确:
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②郑伯从谏如流,情真意切,感动了烛之武。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承担了赴秦说秦师的重任。
4
、第三自然段中,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
明确:
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
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5
、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有何异同?
明确:
同:都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
异:郑
伯:直截了当;烛之武:迂回曲折
6
、本文是如何结尾的?
明确:
以晋文公再风云突变中,头脑前行,毅然撤军作结。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人物形象分析】
1
、烛之武:(1
)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
)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
)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
、郑伯:(1
)善于纳谏。
(2
)勇于自责。
(3
)善于言辩。
3
、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
、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
、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470041.html
相关阅读:粤教版语文必修一二古诗文期末复习默写题
《留取丹心照汗青》阅读答案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学案及答案
高中语文课文内容编制的语言运用题选粹
高中新课程语文教材必修一字词音形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