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分
)
材料一:子曰:
“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 (
《论语
·
雍也》
)
材料二:公孙丑曰:
“
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
①
也?
”
孟子曰:
“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
②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
③
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 (
《孟子
·
尽心上》
)
[
注
]
①
孳孳:同
“
孜孜
”
,勤勉。
②
彀率:拉开弓的标准。
③
跃如:跃跃欲试的样子。
(1)
孟子以
“
大匠
”“
羿
”
为例,是要说明什么问题?
(2
分
)
(2)
从以上两个选段看,孔孟的教育方法怎样体现
“
中道而立
”
的思想?
(4
分
)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9. (1)
是要说明教学不能降低
“
道
”
的标准。
(2
分
)
(2)
①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根据从学者才智水平的高低传授相应的知识,这种恰到好处的教育,正是中道的体现。
②
孟子要求教育既要启发到位又不要包办代替,这种恰到好处的指导也是中道的体现。
(
每点
2
分。本题的难点在于理解
“
中道而立
”
的含义,从第二则料可知,
“
中道而立
”
强调的是
“
示范
”
而不是
“
代替
”“
降低
”
,联系第一则材料的
“
中
”
,就可以推断出
“
中
”
其实就是
“
中庸
”
。明确了
“
中
”
的含义后,结合两个语段的教育方法,略加阐述即可。
)
【参考译文】
①
孔子说:
“
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
②
公孙丑说:
“
道是很高很好啊,
(
但要学它,
)
那就像登天那样,似乎不可能达到;何不让它变得有希望达到从而使人每天不懈地追求它呢?
”
孟子说:
“
高明的木匠不会因为笨拙的徒工而改变、废弃绳墨,羿不会因为笨拙的射手而改变拉开弓的标准。君子
(
教导别人,正如教人射箭,
)
拉满了弓却不射出箭,只是跃跃欲试
(
地做示范
)
。君子站立在道的中间,有能力的人便会跟从他学。
”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415688.html
相关阅读:《苏轼私识范仲淹》阅读及答案
《赠卖松人》阅读答案
“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阅读答案(附翻译)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杜甫》阅读答案
“半野园者,故相国陈公说岩先生之别墅也”阅读答案(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