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8
题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1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念父母,顾妻子
顾:顾念 B
、亦颇识去就之分矣
分:道理
C
、恨私心有所不尽
恨:遗憾 D
、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表:表扬
17
.与“
难为俗人言也”
中的“
为”
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
、重为乡党所笑 B
、为十表,本纪十二
C
、故士有画土为牢 D
、不足为外人道也
18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文中谈到孔子等人郁郁不得志,而发愤著述的事例,意在自况。
B
、作者身受“
腐刑”
却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
C
、作者认为,对待受辱,引决不是唯一的办法,要从生命的价值来认识,对自己而言,为的是让“
文采表于后”
。
D
、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在于研究历史,借鉴前人,而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的见解。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6
.D
显明
17
.D
跟
18
.B “
仆偿前辱之责”
说明不是“
不以为辱”
,而是“
知辱发愤”
,像很多先辈那样。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409652.html
相关阅读:《赠卖松人》阅读答案
《苏轼私识范仲淹》阅读及答案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杜甫》阅读答案
“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阅读答案(附翻译)
“半野园者,故相国陈公说岩先生之别墅也”阅读答案(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