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的孩子在四岁以前,都是无忧无虑的快乐孩童,可是,进了幼稚园以后,就会有些改变了,那是因为有人告诉了他们:生命有种极限,任谁也无法抗拒。
②
我记得女儿听到这个消息的那一天,我正在厨房做中饭,秋天的阳光从窗外照进来,把屋子里照得很亮很温暖。她一脸惶急的来找我了:"
妈妈,你有一天会死掉的,是吗?"
③
我诧异地回过身来,低头看她。我的小胖女儿有着蔷薇的双颊,黑葡萄的瞳仁,还穿着学校的小白围兜,早上去上学时候的那种笑容不见了,换上了一种忧急而又严肃的表情。我微笑地摸摸她的脸:"
不会啊,妈妈会活到很老很老的。"
④"
可是,他们说,活到多老也有一天会死的啊!"
⑤
我假装轻松地开冰箱,拿出青菜和水果来,心里盘算着该怎样回答她,怎样为她解释这样的第一课呢?一面洗菜,一面仍然是用不在意的语调来回答她:"
妈妈要到很老才会死,那时候你已经长得够大,就不会有什么关系了。"
⑥"
可是,不管怎样样,你总是会死掉的,那我就再也看不到你了,我不喜欢这个样子,怎么办呢?"
说着说着,她的小泪珠就一串串地掉了下来,我把她抱进怀里,轻轻地拍着她的背,好温暖好柔软的小宝贝啊。我亲爱的孩子,妈妈也不喜欢这样啊!妈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啊!
⑦
儿子到了四岁,同样的情景又重复出现了一次。他问得比姐姐还急,跟前跟后的,非要我给他一个比较满意的答复为止。
⑧
我大概也是笑容满面地哄了他一阵子,孩子到底还小,还是可以慢慢哄过来的,然后,他们就能高高兴兴地出去玩了。要到某一些特别的时刻里,才会再提几句,但是,第一次的那种惊惶以后再没出现过了。不过,我想,那种感觉是仍然存在的,只是小心地藏在某一个不愿触及的角落里而已,就像他们的母亲一样。
⑨
我和他们,其实也没有什么差别啊!
⑩
前几,很想变做一棵树,一棵可以继续生长,永远不死的树。
(11
)我想做一棵高高大大的树,有挺直的躯干,有茂密的枝叶,风吹过来的时候,每一片叶子都会翻动,云拂过来的时候,我知道,也能感受那种轻柔的凉意。水从地里流过来的时候,我也知道,并且能从容地吸取。
(12
)我想做一棵很敏感又很快乐的树,可以活好几千好几万,而每一春夏秋冬的变化都能记住,所有美丽的回忆都可以存进轮里面,一层松一层紧,一圈淡一圈深的,都妥妥帖帖地放在心里,该有多好!
(13
)我就常常做这种梦,并且,偶尔走进森林时,也常会仔细端详,想挑选一棵适合我的理想的树。
(14
)一直到有一天晚上,忍不住了,终于把我的感觉向丈夫说了出来:"
假如能变成一棵树该有多好,永远也不会受死亡的威胁。"
(15
)"
谁说的?树的龄也有限制的啊。"
(16
)"
可是,不是有很多树可以活很久的吗?"
(17
)"
了不起几千,还是逃不了枯萎死去的一天啊。"
丈夫在灯下一面看书,一面微笑着回答我。他那样轻描淡写却又那样肯定的一句话,把我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
(18
)整个晚上,我走来走去做了很多家事,却没有再说一句话。
(19
)生命本来就是一个无法解答的谜题。
(20
)我和我幼小孩子的心情,其实并没有两样。我不能说生命不甜,我不能说生命不美,但是就是因为它的甜蜜和美丽,才使我心中充满了忧伤,而也就是因为心中充满了忧伤,我更加珍惜眼前一切的甜蜜和美丽。还是让春去秋来,让岁月逐渐把我改变了吧,我愿意接受上苍一切的赐予和一切的安排。
(作者:席慕容,文章有删改)
19.
根据文章内容填空。(4
分)
文章围绕“
生命”
这个谜题,记叙了三次“
解题”
的经过,最终醒悟到:要“ ”
,要“ ”
(用原文语句回答),表现出她 、 的人生态度。
答案:更加珍惜眼前一切的甜蜜与美丽愿意接受上苍一切的赐予和一切的安排 乐观 旷达(每空1
分)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抓住关键词“
最终”
,在文章结尾处顺藤,抓住关键词“
醒悟”
摸瓜,即可得出前两空的答案。后两空,要在解答前两空的基础上,用积极向上、乐观旷达之类的词语概括作者的人生态度。
20.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7
分)
A.
请从人物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③
段画线句。(4
分)
我的小胖女儿有着蔷薇的双颊,黑葡萄的瞳仁,还穿着学校的小白围兜,早上去上学时候的那种笑容不见了,换上了一种忧急而又严肃的表情。
答案:该句运用了外貌描写(1
分)、神态描写(1
分)的描写手法;“
蔷薇的双颊”“
黑葡萄的瞳仁”
刻画出女儿的幼小可爱(1
分);“
早上去上学时候的那种笑容不见了,换上了一种忧急而又严肃的表情”
生动地表现出女儿因为听人说生命的极限谁也无法抗拒,担心妈妈有一天会死掉的担心、焦急以及急于求证这种想法的正确性的认真情状(1
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描写手法的赏析。第一步,回忆描写人物的手法有哪些;第二步,把画线部分文字与描写手法一一对照,明确这一句描写女儿的双颊、瞳仁、衣着、表情,使用了外貌描写与神态描写的手法,最后结合句子分析这些描写体现了她怎样的形象、心理即可。
B.
结合语境,说说第⑥
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
分)
我把她抱进怀里,轻轻地拍着她的背,好温暖好柔软的小宝贝啊。
答案:“
好温暖”
是“
使人感到好有温情”
的意思,“
好柔软”
是“
好柔和”
的意思(1
分);句中形容的是幼小的女儿带给妈妈的感受,女儿担心妈妈会死掉,担心再也看不到妈妈了,这样的话语让母亲感到自己在孩子心中的重要性(1
分)感受到孩子对自己的依恋与爱,有一种温馨的感觉(1
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加点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时从两个词语的本义出发,结合第⑥
段具体语境(女儿担心妈妈有一天死掉)分析女儿对母亲的爱以及这种爱带给母亲的温暖与柔软。
21.
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第⑨
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3
分)
答案:承上启下(过渡)(1
分),承接上文两个孩子对生命极限的担心忧虑(1
分),引起下文“
我”
对生命极限的担 忧(1
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关键段落作用的能力。细读第⑨
段,抓住关键词“
我和他们”
,明确“
他们”
指的是上文所述的两个孩子,两个孩子与“
我”“
其实也没有什么差别”
的是对生命极限的忧虑,即是⑨
段之后“
我”
的感想,所以该段在结构上起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22.
将文章第(11
)段与下面链接的语段进行比较阅读,指出它们在写作上的一个不同点,并结合内容说说作用。(5
分)(提示:可从修辞手法或写法的角度作答)
【链接】……
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啊!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
(节选自冰心《谈生命》)
答案:示例一:从修辞手法上分析:文章第(11
)段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将“
我”
比拟作一棵高高大大的树,描写这棵“
树”
遇到风、云、水时的情状,反映了人生会有各种经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链接材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生命比作一棵小树,给人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活力。
示例二:从写作手法上分析:文章第(11
)段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很直接地表达出“
我”
想要成为怎样的一棵树以及内心的感受。链接材料主要运用了描写的手法,通过描写小树生长以及汲取养分时的画面来表现生命的活力。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写作特色的能力。两者均是写对生命的感悟,但是目的不同,文本语段重在写生命经历值得珍惜,链接材料重在表达生命需要积极乐观的态度,因此两者使用了不同的修辞。前者使用了比拟,将人比作树,后者使用了比喻,将生命比作树,由此生发开去即可。写法上前者重感受抒情,后者重画面描写,由此生发开去即可。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348952.html
相关阅读:高中三年级散文复习阅读:《牡丹的拒绝》阅读答案
散文阅读《李首峰坚守的胡杨》附答案
《我们这样近,我们这样远》阅读答案
《路,在没路的地方》阅读答案
宗璞《促织,促织!》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