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假字
1
.秦王必说见臣(通“悦”,高兴
yu
è)
2
.使工以药淬火(通“?”,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cu
ì)
3
.日以尽矣(通“已”,已经)
4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通“凌”,凌辱)
5
.今日往而不反者(通“返”)
6
.请辞决矣(通“诀”,诀别)
7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震”,震慑)
8
.设九宾(通“傧”,傧相
[b
ī
n
xi
à
ng]
,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
b
ì
n
。)
9
.图穷而匕首见(通“现”)
10
.秦王还柱而走(通“环”,绕)
11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通“捧”)
12
.卒起不意(通“猝”)
二、文言实词
1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动词,亲近,接近)
2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形容词,刻毒)
3
.可以解燕国之患(动词,解除,解救)
4
.人不敢与忤视(动词,有勇气做,敢于)
5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动词,回来)
6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动词,遭受)
7
.持千金之资币物(名词,资财、钱物)
8
.乃骇而图之(动词,图谋,筹画)
9
.拔剑,剑长,操其室(名词,剑鞘)
10
.非有诏不得上(名词,皇帝下的命令,诏书)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
.名词作状语
①
进兵北略地(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②
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③
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
④
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⑤
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马上)
2
.名词作动词
①
前为谢曰(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②
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③
左右既前(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④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名作动,穿白衣,戴白帽)
⑤
乃朝服,设九宾(朝服:名作动,穿朝服)
(二)动词的活用
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三)形容词的活用
1
.形容词作名词
其人居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2
.形容词作动词
则秦未可亲也(形容词作动词,亲近、接近)
3
.形容词的意动
①太子迟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②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四、古今异义
1
、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2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3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长之人)
4
、将军岂有意乎(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还有“故意”之意)
5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古义:对待。今义:遇到,碰到。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6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7
、终已不顾(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8
、左右乃曰(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9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10
、秦王购之金千斤(金: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今义:特指黄金)
11
.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礼物
今义:货币)
12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13
.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的侍卫
今义:中医医生)
14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义:投击
今义:拿着)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335435.html
相关阅读:《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学案及答案
高中新课程语文教材必修一字词音形集锦
《留取丹心照汗青》阅读答案
粤教版语文必修一二古诗文期末复习默写题
高中语文课文内容编制的语言运用题选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