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语文写作指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引言】

作文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优劣直接影响作文的质量好坏。生动形象的语言就像磁铁一般具有魔力,吸引读者的眼球,激起阅读兴趣。语言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书本,二是社会生活。写文章的时候,我们常常把别人说过的话,写过的好词句,看过的有趣故事,听过的人文轶事,发表的有关言论适当地“搬”到自己的作文里,为我所用,这种方法叫引用。它是作文开头常用的一种方法。

引用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引用(也叫“明引”),就是将他人的原话一字不落地引用到作文里,所引用的语句一般加引号,如:“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一种是间接引用(又叫“暗引”),就是在引用原话时,不照录原句,而是对原句有所改动,所引用的语句一般不加引号。如,我爱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这里,“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是间接引用。这句话出自高尔基语,原话是“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引用运用得好,可以增添文采,丰富作文内容,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引起读者感情共鸣。常见开头引用的方式有:

【他山之石】

1、诗词韵律。如:林清玄《秋天的心》:

我喜欢《唐子西语录》中的两句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这是说山上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计算甲子日历,只知道观察自然,看到一片树叶落下就知道天下都已是秋天了。从前读贾岛的诗,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之句,对秋天萧瑟的景象颇有感触,但说到气派悠闲,就不如“一叶落知天下秋”了。

开篇两句诗,突出了秋天给人一种气派悠闲的感觉,引出话题。而贾岛的“秋风”句,是真真切切地给人们描绘出一幅秋撒长安的美丽画卷,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抒情环境。两句诗从不同的审美角度描写“秋天的心”,为下文做了铺垫。

2.成语、俗语。如:课文《观潮》(人教版四上):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天下奇观”,是个成语,意思是全天下奇特而又少见的事物或难得看到的壮丽景象,这里指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雄伟美丽而又不多见的景象。因为是“天下奇观”,所以吸引人们去观赏。这就提示了描写对象,点明了题旨。又如,课文《我的“长生果”》(人教版五上):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个比喻,我觉得特别亲切。

“长生果”是个俗语,指营养极其丰富。这里将书比喻为“长生果”,意思是说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作者就是在书的引领下写作越来越成熟的,对书的钟爱可见一斑。

3.名言警句。如,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版六下):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说过的一句名言,作者拿它做文章的开头,意思是告诉人们,真理的发现是有条件的,就是见微知著,能从平常的现象中敏锐地发现问题,看到本质,并不断探索,深入思考、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那么,等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开门见山,言简意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4.故事导入。如,课文《太阳》(人教版三下):

有这样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上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文章开头引用《后羿射日》的故事传说,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接着介绍太阳远、大、热三个特点,生动、形象、有趣。

5.人物语言或声音。如,课文《在学校的最后一天》(北师大版六下):

“好啦,孩子们,咱们在一起已经两年了,待一会儿下课铃一响,咱们就该说“再见”啦。

“在学校的最后一天”既是学生在学校的最后一天,也是老师在学校的最后一天。上完这节课,孩子们将告别童年,老师“不再教书,要搬到另一个城市去”。开头照应题目,点名中心,深情地表达出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与不舍,对教学生涯的眷恋。又如,课文《麦哨》:

“呜卟,呜卟,呜……”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1337391.html

相关阅读:2013年高考语文知识点易错分析:实词色彩不当
语文试题中最易失分的七个题型
古诗音乐描写艺术欣赏
中国古典戏剧知识
培养语感,促进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