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应试策略5
(一)《考试说明》对“探究”的要求及考纲解读:
1.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要求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
【考纲解读】要求考生答题时多角度、全方位进行思考,角度不能单一,须分层答题,思考不能太肤浅,能透过现象看出本质,提炼出其丰富的意蕴。
2.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探究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考纲解读】“民族心理”、“人文精神”一般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是作品中固有的,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解读文本蕴含的这些深层含义。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考纲解读】“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是特别强调考生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观点”。所谓的“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观点”不是“为所欲为”、“信口开河”,是依据文本而合理推断。
(二)探究性试题命题的原则及特点:
1、设题重实际:它以高中学生应有的知识文化积累、阅读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基础,符合高中生作答。
2、设题有规律:一般在文章的重点、疑难等关键处设题。如文中的议论、抒情处。
3、设题讲根据:一般依据材料的内容(植根于文本)探讨研究,而不是“随心所欲”,任意发挥。
4、思考有层次:要求考生从不同层面或角度作思考,一般文本中少有现成的答案。
5、答案有限制:它不会像平时可以“见仁见智”。这是选拔人才的高考,阅卷时总会给出一个相对统一的参考答案,也就是说答案肯定不会“百花齐放”。
6、题干表述有区别:有的题干直接说“请你探究一下……问题”;有的不明说,诸如“谈谈你的看法”“说说你的理解”等等。
(三)“探究性”试题的解题应对策略
从对《考纲》的解读中可以看出,所谓“探索”,就是有“我”有“思”的解读。以前考试大多无“我”无“思”,只要按照命题人的解读选择或者表述即可,不要发表自己的见解,也不能发表自己的见解。现在的要求深入了一步,这是对考生的尊重,也是对作品的尊重。这个考点要求我们紧紧记住三个词:由点到面,放入背景,带入自我。
依据上述特点,“探究性”试题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应对:
1.由点切入,放大内涵。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者的思想情感首先蕴含在一些关键的词语中。一些探究题便在词语这样一个“点”的层面设题。如果我们忽视它,答案就难以到位。应对的措施是从关键词的“点”入手,联系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一内涵,分层级解答其好处,揭示其丰富的意蕴。如2019全国卷Ⅰ第14题:
“我遇见一位年轻的农夫,在南方一个充满阳光的小镇。那时是春末了,一期稻作刚刚收成,春日阳光的金线如雨倾盆地泼在温暖的土地上,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苦楝树上鸟雀追逐,竹林里的笋子正纷纷涨破土地。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真是人间里非常幸福的感觉。”(林清玄《阳光的香味》)
【问题】在“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想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1)植物成长的声音一般是听不到的,用“想”比“听”更形象,更合适。(2)这样写有一种品味大自然的意思,更富有表现力。
【解析】第2段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春末阳光如雨、万物生长、大自然生机勃勃的生动画面。“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一句,上承前面对牵牛花、苦楝树、竹林里的笋子的描写而来,作者用“想着”而不用“听着”搭配“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追求一种类似诗歌中所谓“通感”的效果。“想”是思想、想象的意思,为什么说用“想”比用“听”更合适呢?这里便是对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能力的考查。首先从基本层面来说,植物成长的声音我们不易察觉,一般是听不到的;另外从深层次来说,“想”加入了主观思考的意味,可以凸现作者对自然的品味探索。用“想”能把自然界内在化,带给人一种品味大自然的意味,更富有表现力。考生如果能把“想象”和“声音”两者的特点联系起来考虑,就能想到化抽象为形象、虚实结合、更富有表现力等内容。
2.顺藤摸瓜,探究心理。含蓄是文学作品的一个普遍特性。为了表达情感,作者往往借助一些意象进行描述。答这样的探究题要能透过重要的意象把握作者的心理。这些意象就是解开作者“心思”的钥匙。我们要善于顺着重要意象的“藤”摸作品所蕴含的心理的“瓜”。如2018全国卷Ⅱ第17题:
“然而,今天的马缨花,却仿佛总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即使是在黄昏时候,在深夜里,我看到它们,它们也仿佛是生气勃勃,同浴在阳光里一样。它们仿佛想同灯光竞赛,同明月争辉。同我记忆里那些马缨花比起来,一个是照相的底片,一个是洗好的照片;一个是影,一个是光。影中的马缨花也许是值得留恋的,但是光中的马缨花不是更可爱吗?
我从此就爱上了这光中的马缨花,我也爱藏在我心中的这一个光与影的对比。
我愿意马缨花永远在这光中含笑怒放。”(季羡林《马缨花》)
【问题】文中所说的“光与影的对比”具体指什么?文章写马缨花有什么寓意?(8分)
【答案】①“光与影的对比”是指新旧时代马缨花的对比。“光”中的马缨花长在阳光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影”中的马缨花长在阴森凄苦的深院里,给苦闷寂寞的作者以心灵的慰藉。②马缨花是作者在新旧时代情感寄托的载体。作者通过写对马缨花的感情变化,表现出心情和生活的态度的变化。
【解析】文章前面用很多笔墨写过去大院子里的生活,作者“孤零零”地一个人住在一个很深的大院子里。每到晚上回到家,仿佛进入了古墓,“遗世而独立”,没有一点活气。只有充满香气的马缨花让“我”温暖,让“我”把它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十多年后,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也走过了许多新地方,看到过许多新东西,当“我”看到长在阳光下的马缨花时,“我”的情感也随之激动,“影中的马缨花也许是值得留恋的,但是光中的马缨花不是更可爱吗?”作者在马樱花上寄寓的情感,也正是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3.注重比较,揭示实质。探究不是闭门造车,很大程度上需要比较。作者常常将不同的事物在一定的背景下所呈现出的不同状态放到一起让我们阅读,其实,这就是要我们进行比较来理解。所以,比较是探究题解答的一个良方。通过比较,我们便容易发现作者所想表达的真实思想。如2019年广东卷第17题:(冯骥才《夕照透入书房》)
【问题】文中出现了三次与“说”相关的描写。试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为什么在作者笔下,《傅雷文集》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苏格拉底小雕像却“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2)“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联系上下文,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内涵?
【答案】(1)作者托物言志,借书籍的特性和雕像的外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因为作者认为文字记忆的思想和精神比物质更持久,能够真正“永存”,而《傅雷文集》正是这种“永存”的代表。所以,作者让《傅雷文集》说:“我可以永存。”面对“紧闭着嘴巴”的苏格拉底雕像,作者为了表达“昨天的哲人只能解释昨天,今天的答案还得来自今人”这一观点,所以才让它“一声不吭”,以反思在当今商品世界中真正的“失语”者是谁这一问题。
(2)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代表着在冲击和破坏中一息尚存的传统民间手工艺。它“张嘴大叫”的造型象征着不甘毁灭的悲啼。“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蕴含着作者对以泥公鸡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和民俗文化目前处境的同情和忧伤之情。
【解析】作者将《傅雷文集》和苏格拉底雕像拟人化的作用是“托物言志”。无论是《傅雷文集》的“可以永存”,还是苏格拉底小雕像的“一声不吭”,都是作者借物来表达自己的思考与观点。第(2)题的答案应该包含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泥公鸡”的“哀鸣”象征什么?从原文段中不难知道,“泥公鸡”象征了幸存的传统民间工艺(传统文化),它在夕阳下“凄厉的哀鸣”则象征了传统民间工艺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濒临灭绝的哀号。作者在文中写道:“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显然,这不仅是“泥公鸡”的哀鸣,也是作者的哀伤与忧虑。
又例如2018湖南卷第19题:
“我这番话都是替两句人人知道的诗下注脚。这两句诗就是“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大约诗人的领略力比一般人都要大。近来看周启孟的《雨天的书》引日本人小林一茶的一首俳句:“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觉得这种情境真是幽美。你懂得这一句诗就懂得我所谓静趣。中国诗人到这种境界的也很多:“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乌相与还”;“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像这一类描写静趣的诗,唐人五言绝句中最多。你只要仔细玩味,你便可以见到这个宇宙又有一种景象,为你平时所未见到的。”
【问题】比较第五段中的小林一茶的俳句与中国诗人的诗句,指出它们在境界上有哪些相同点。
【答案】①都表现为一种幽美的情境。②都是在静观寻常事物中妙悟到的另一种景象。③都能从中看出诗人悠然自得的、空灵的心境。
4、深入“慎”出,抒展学识。放得最宽的探究题是属于“谈谈你的看法”之类的“融入法”试题。这种题目将考生“融入”其中,也将当下的生活理念“融入”其中。解答这类试题,我们要注意“深入‘慎’出”,即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谨慎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自己的见解要有时代性,符合民族心理,有人文精神。确立了自己的观点后,再抒展自己的学识进行简单的论证。如2019年重庆卷第19题:
“实际说,村落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仅就是农民居住的地方这一点。村落应该还有一种精神,一种温馨,一种微微的甘甜。村落是和城市相对应的存在,对于农民,它给予他们居住、生活的必需,而对于都市,它给予温暖和诗意。它既是一种物质存在,又是一种精神存在。……到了今天,村落剩下的就是一个符号,就是聚居农民的某个地方。所看到和理解的是新楼瓦舍,而农民那千古以来一成不变的生存形式和给别人的温馨、对自己的麻木和忍耐,却被人们从村落中删去了。……我不敢说别人什么,而我自己,或多或少,总是感到一种内疚的。我们对村落意义的删节,并不单单是因为社会发展所致,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农民的背叛。只有在大都市住腻的当儿,我们才会想到村落,而想到的那个村落,除了田园的诗情,对农民的愁情是决然不会有的。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或幸或悲。”(阎连科《说村落》)
【问题】文章中说:“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或幸或悲。”这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你怎样看待村落的命运?
【答案】(1)作者的情感态度:①对当今村落的处境表示同情与遗憾;对“村落以外的人”的态度感到迷惑与无奈。②唤起人们对村落命运的关注和思考。(2)略(提出自己的观点,符合社会发展实际即可,注意表述质量。)
【解析】这是一道涉及民族文化的题目,文章内涵较深,对于理解没有太大的障碍,但是对于“融入”考生的“看法”这个问题,因其涉及表达,有一定的难度。作者的情感态度归纳出来后,考生的观点就不能与之无关。这个关联决定答题方向。要答出深度,不能仅仅在“同情”、“遗憾”、“迷惑”、“无奈”等观点上打转,有必要联系当前社会实际,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这也是探究题的指向。
5、内引外联,恰当表述。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内引外联”是探究性试题的一个重要方法。要善于“内引”,做到不离句、不离段、不离篇。还要善于“外联”,由阅读的文本联想到所学的有关作品的背景、作者及社会生活知识等,进行知识拓展迁移。在作答时,不能脱离原文,所有的探究分析都必须与原文有直接的联系,或者针对原文的某一方面来谈,可以对从原文摘取的重要语句加以合理的“加工”、“整合”,最大限度地“踩上得分点”,确保多得分,或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但一定要做到“言之有理”,这四个字是得分的要害。“理”在于:考虑原文内容,结合时代背景;作者性格、遭遇;联系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既有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同时还要照顾到阅读理解的共同性。如2019年广东卷第18题:
“父亲没有吭声,他温柔地看着我,示意我和他一起出去。我们一起向河边走去。我强烈地感到无畏和兴奋。“爸爸,你会带我上船吗?”
他只是看着我,为我祝福,然后做了一个手势,要我回去。我假装照他的意思做了,但当他转过身去,我伏在灌木丛后面,偷偷地观察他。父亲上了船,划远了。
父亲再没有回来。其实他哪儿也没去。他就在那条河里划来划去,漂来漂去。每个人都吓坏了。从未发生过,也不可能发生的事现在却发生了。
……
父亲有一个秘密的补给来源,那就是我。我每天偷了食物带给他。后来我惊异地发现,母亲知道我做的一切,而且总是把食物放在我轻易就能偷到的地方。她怀有很多不曾流露的情感。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父亲从不踏上泥土、草地或河岸一步。从没生过火,他没有一丝光亮。他的身体怎样?不停摇桨要消耗他多少精力?河水泛滥时,他又怎么能幸免于难?我常常这样问自己。
……
后来,姐姐搬走了,哥哥也到城里去了。母亲最后也走了,和女儿一起生活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留了下来。我从未考虑过结婚。我留下来独自面对一生中的困境。父亲,孤独地在河上漂流的父亲需要我。我知道他需要我,尽管他从未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不管怎么样,我都不会因这件事责怪父亲。
我等待着,等待着。终于,他在远方出现了,那儿,就在那儿。我庄重地指天发誓,尽可能大声地叫着:
“爸爸,你在河上浮游得太久了,你老了,回来吧。你不是非这样下去不可,回来吧。无论何时,我会踏上你的船,顶上你的位置。”
他听见了,站了起来,挥动船桨向我划过来。他接受了我的提议。我突然浑身战栗起来。因为他举起手臂向我挥舞,这么多年来这是第一次。我不能……我害怕极了,发疯似的逃掉了。因为他像是从另一个世界来的人。”
【问题】有人说,“河的第三条岸”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象征着“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如果这样,那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持何种态度?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案】如果说“河的第三条岸”是“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既支持,但又害怕、不理解。首先是支持,表现在乐意跟随父亲一起上船;在父亲需要的时候帮助你“偷”食物;当全家人都走了我还在默默地守护着父亲,说“无论何时,我会踏上你的船,顶上你的位置。”其次是不甚理解,少年的不理解,只为了追求而去,当父亲接受你的提议后,我浑身战栗,害怕极了,甚至“发疯似的逃掉”,把父亲看作是“另一个世界来的人”。
【解析】本题要答出两个方面,一是支持,二是害怕、不理解。题干要求联系全文作答,那就必须结合小说中必要的信息来加以说明,这两个方面所涉及的情节丰富,要能够归纳和整合。
总之,文字类本文阅读“探究性”试题,能够让学生“个性化”发现问题,“独特性”解决问题,教师要积极对学生作答题指导,使学生的“探究”更有意义。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1309784.html
相关阅读:古诗音乐描写艺术欣赏
2013年高考语文知识点易错分析:实词色彩不当
培养语感,促进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
中国古典戏剧知识
语文试题中最易失分的七个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