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语文教研:走出“鸡肋”的窘境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教研”是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或应引起注意的问题进行研讨和探究,对其做宏观或微观的解析,从而找到理想的解决方案。教研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搞好教研是必不可少的。但据笔者的观察了解,在某些地方“教研”已经扭曲变形,异化变味,与理想意义上的教研渐行渐远。

与一些老师闲聊,发现他们对教研的心态很纠结:一方面,希望尽可能多地参加教研活动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教研活动更多的时候与他们的期望值之间有距离,时间长了,他们对教研活动就或多或少表现得消极甚至抵触。可以说,教研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教师眼中“食之无味,弃之不舍”的“鸡肋”。有位老师在参加完某次教研活动后说:“这样的活动即便不参加,也不会有什么损失。”有的老师对形式化与庸俗化的教研活动更是深恶痛绝,认为这是“白白耗费教师的生命”。

如何让教研走出“鸡肋”窘境,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与实践的课题。

一、“报告会式”教研怎样搞?

笔者曾多次参加过这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活动的流程与形式大同小异:先由某位(有时两三位)有关人员作报告,然后一哄而散。这是典型的“单边式教研”,发言者滔滔不绝地讲,听讲者笔走龙蛇地记或频繁地拍照录像,二者之间缺少真正的交流与对话。即便有的教师听讲时多少有些触动,但过后能不能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现对接,答案应该不会很理想。

搞好这样的教研活动,关键在组织者(主要是教研员)。不能一味埋怨老师们对教研活动没有热情,首先要反思的是,我们的教研活动是否真正能够给老师以有益的启发与收益,是否能对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实实在在的帮助。

比如,请哪些人做报告,讲些什么内容,采用何种形式,这些要经过调查研究,要仔细斟酌,并与相关人员沟通协调。笔者认为,报告的内容,一是老师们教育教学急需或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有助于教师持续化专业发展的理论与技术。报告与发言要避免大而空,更要避免低端与过时。几年前笔者参加新课程培训会,听某专家的讲座如坠五里云雾之中,出于礼貌又不好意思退席,几个小时的时间简直是受罪;前两天参加某县高二的教研活动,发言者所谈的经验是绝大多数教师都经历过的,且其中有些做法明显有违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作为组织者,要具备如下的素质:一是自身要有一定的最新教育教学理论的贮备,对学科教育思想有高远的、深刻的、独到的认识,尤其是要能够将这种思想与具体的学科教学实践有机融合,这样才能发出有启发性的声音,才能对大多数教师起到专业引领作用。二要对本区域内教师的“底细”真正“门儿清”,从中选择最适合做报告与发言的人选,凝聚最精干的力量,形成集团化优势。三是要有把教研工作作为事业来做的热忱,注重保证教研活动顺利进行的相关细节,像如何调控活动的节奏,如何充分调动更多的教师参与对话等等,都是组织者不可忽略的很重要的问题。

二、“课例研讨式”教研向何处去?

这种教研活动有两种情况,第一种由市、区县组织,某个学校承办。一般是先听一两节展示课(或示范课),然后再进行一番“你好我好大家好”式的点评。这样的教研活动,看似热热闹闹,“研”的成分其实很低很低。由于这样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形象工程”,承办者最希望听到的就是颂扬,是肯定,是锦上添花,活动流于形式当然也就不是什么怪事。

课例研讨活动怎么展开才能收到实效?一般情况下,执教展示课或示范课的,大多是有些名气、比较优秀的教师,对他们的课的评价往往会一边倒,把优点、亮点无限度放大,有时甚至把很常规的课堂处理说成匠心独具的教育智慧,而教学中不够理想之处或值得商榷的地方,却被点评者不约而同地忽略掉了。在这样的教研活动中,话语权更多的时候被预先安排好的几个人把持着,普通教师很难介入其中。从理想层面,这样的教研活动,应该有执教者与听课者之间的交流与碰撞。要允许执教者把教学设计背后的教育教学理念、课堂上相关环节的处理,以及对自己教学的反思等等,做较为具体的陈述;同时也要允许听课者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质疑。这样才能在交流与碰撞中实现教研效能的最大化。这样的教研活动,老师们怎能不喜欢之至?

第二种情况,很多学校把听课与评课作为校本教研活动的基本形态。可以是同一年级、同一学校、同一学科间的听课,也可以是不同年级、相关学科间的听课。其目的在于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倡真实的课堂,讲课者没必要做“精心准备”;而理性的、有效的评课,既可以对所听之课贯穿的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也可以对其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对讲课者和听课者来说都是可珍视的咀嚼过程,于日后的教学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但有些老师上公开课往往反复排练,更多的时候课堂成了舞台;有的老师听课的目的很简单即“学”,听后回去机械模仿。而评课者则“专拣好的说”,什么“体现了最新的教育理念”、“现代化教育手段运用得恰到好处”、“确实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原则”、“点拨精当、语言生动”等等,有时平平常常的一节课竟被夸成了“天下第一”。缺点吗,有,但总让人觉得不痛不痒,比如“时间掌握得不好”、“教师有些紧张”等等。于是好好的切磋交流提高的机会在庸俗的“面子”的笼罩下白白错过。顺便提一句,各学校的课例研讨,执教公开课的大多是年轻教师。尽管谁都承认,多上公开课,多经过类似的历练,年轻教师成长的脚步会更快些,但研讨过程中还是应该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保护年轻教师的积极性,二是评价要真正具有建设性。

上海教科院杨玉东老师曾用“萝卜烧萝卜”概括教研活动中的无效现象:每个教师都能够积极发言,“你说我说大家说”,但说来说去似乎很难跳出感触式的怪圈;尤其是一群经验水平相当的老师之间,更容易囿于同水平反复。从这个意义上讲,能上好课,是教师专业水平高的标志;能评好课,同样也是教师专业水平高的标志。这样的教研活动,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师而言,都提出了显性或隐性的不同层级的要求,只要能投入地参与其中,每个人都会有收获的。

三、应该追求怎样的“考试研究”?

有考试就有应试,考试研究理应成为教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的考试研究应该是科学的理性的,包括对命题指导思想的解析,对考试与日常教学关系的准确定位,以及如何改进考试命题、优化命题质量等方面的研究等等。

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某些地方的考试及考试研究却走向了反面。我讲几个听来的笑话。

笑话一:某区有些学科平时的教研活动,参加的人很少,但期中与期末考试前的两次教研活动,却颇有“天下云集响应”之势。因为在这样的教研会上,命题者对考试范围、试卷结构、试题类型等等要作详细具体的介绍,甚者还可能对试卷中的个别题目予以巧妙地暗示。谁若不参加这样的活动,就有可能让自己的学生在随后的考试中“损失大大的”。

笑话二:在高三研讨会上,某教师详细介绍考场写作技巧。如何开头该教师给出了“比喻法”与“诠释法”;关于论据的使用,给出了详略组合、正反组合、事物组合、虚实组合等方法,并指出要对论据进行“冷处理”,也就是要阐释分析,分析的方式则有“一步一回头”等套路。该教师坦言自己谈的其实都是“骗术”,都是纯技术操作。

笑话三:个别地方每年都要煞有其事地举办“高考预测研讨会”或“高考信息吹风会”;有些教师则向学生推荐《高考母题探秘》《中考提分王》之类的“秘笈”,理由是“反正不会吃亏”。

第一个笑话中考试的结果可能“皆大欢喜”,但其对日常教学可能产生的强负作用如何消除?看起来,彻底摒弃唯功利主义思想,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的高三教师常慨叹工作强度大,常抱怨教研活动过于频繁而又收获不大。同他们聊《考试说明》,竟反应聊聊;与他们谈高考命题所折射的学科思想,同样反应寥寥。原因是没有认真读过,更没用心琢磨过。与他们谈如何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有老师质疑说,这样能提高成绩吗?不如只教技巧与方法。但技巧、方法转化为能力,是离不开思维训练的。舍本逐末、顾此失彼,这样的“应试训练”,只能是高投入低产出。另外,值得特别强调的是,考试研究绝不能云山雾罩,听风就是雨,“占卜式研究”与“取巧式研究”应该被彻底清除,彻底归零。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1294969.html

相关阅读:中国古典戏剧知识
古诗音乐描写艺术欣赏
2013年高考语文知识点易错分析:实词色彩不当
语文试题中最易失分的七个题型
培养语感,促进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