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字方叔,其先自郓徙华。?六岁而孤,能自奋立,少长,以学问称乡里。
谒苏轼于黄州,贽文求知。轼谓其笔墨澜翻,有飞沙走石之势,拊其背曰:“
子之才,万人敌也,抗之以高节,莫之能御矣。”
?再拜受教。而家素贫,三世未葬,一夕,抚枕流涕曰:“
吾学忠孝焉,而亲未葬,何以学为!”
旦而别轼,将客游四方,以蒇其事。轼解衣为助,又作诗以劝风义者。于是不数,尽致累世之丧三十余柩,归窆华山下,范镇为表墓以美之。
益闭门读书,又数,再见轼,轼阅其所著,叹曰:“
张耒、秦观之流也。”
乡举试礼部,轼典贡举,遗之,赋诗以自责。吕大防叹曰:“
有司试艺,乃失此奇才耶!”
轼与范祖禹谋曰:“
?虽在山林,其文有锦衣玉食气,弃奇宝于路隅,昔人所叹,我曹得无意哉!”
将同荐诸朝,未几,相继去国,不果。轼亡,?哭之恸,曰:“
吾愧不能死知己,至于事师之勤,渠敢以生死为间!”
且作文祭之曰:“
皇天后土,鉴一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万古英灵之气。”
词语奇壮,读者为悚。
?喜论古今治乱,条畅曲折,辩而中理。当喧溷仓卒间,睥睨而起,落笔如飞驰。元?求言,上《忠谏书》《忠厚论》,并献《兵鉴》二万言论西事。朝廷擒羌酋鬼章,将致法,?深论利害,以为杀之无益,愿加宽大,上纳其言。
?中绝进取意,始定居长社,县令李佐及里人买宅处之。卒,五十一。
(取材于《宋史·
李?传》,有删改)
9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而家素贫,三世未葬
素:向来
B.
将客游四方,以蒇其事
蒇:完成,解决
C.
乡举试礼部,轼典贡举
典:主持,主管
D.
词语奇壮,读者为悚
悚:恐惧
10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
:谒苏轼(
于)
黄州
多(
于)
南亩之农夫
B
:子之才,万人敌(
也)
其闻道(
也)
亦先乎吾
C
:吾学忠孝(
焉)
(
焉)
用亡郑以陪邻
D
:?(
虽)
在山林
齐国(
虽)
褊小,吾何爱一牛
11.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
.轼谓其笔墨澜翻,有飞沙走石之势
苏轼说他的文笔如波涛翻腾,有飞沙走石的气势
B
.将同荐诸朝,未几,相继去国,不果
打算一起推荐李?给朝廷,没多久,几人相继去世,此事便没有结果了
C
.至于事师之勤,渠敢以生死为间
至于勤勉侍奉老师,哪敢因生死相隔而间断
D
.?深论利害,以为杀之无益
李?深刻论析利害关系,认为杀鬼章没有好处
12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
.李?六岁丧父,但能奋发自立,勤奋好学,后来向苏轼赠送文章求教。
B
.李?在苏轼的帮助和勉励下,经过几努力,终于安葬亲人完成心愿。
C
.贡举考试遗漏李?,吕大防赋诗自责,并与范祖禹商量一起推荐李?。
D
.李?谈论治乱很有见解,元?间曾上书言事,并有建议被皇上采纳。
13.
上文中,苏轼劝勉李?说:“
你的才华,是可以和万人匹敌的,如果再有高尚的节操促进,就没有人能比得上你了。”
这说明苏轼特别看重高尚的节操对于个人成才的重要性。对苏轼的见解,你有什么看法?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和认识。(200
字左右,12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9.D
(悚:恭敬)
10.D
(虽:虽然。A
于:表动作行为方向/
比;B
也:表判断/
语助词;C
焉:兼词/
代词,哪里)
11.B
(“
几人相继去世”
有误,应为“
几人相继离开京都”
)
12.C
(“
吕大防赋诗自责”
有误;与范祖禹商量推荐李?的是苏轼)
译文
:
李?,字方叔,他的祖先从郓迁居到华。李?六岁便没了父亲,能够发奋自立,稍微长大点,凭借学问精通而在乡里被称颂。
他到黄州拜谒苏轼,赠送文章以求被知晓。苏轼说他的文笔如波涛翻腾,有飞沙走石的气势,拍着他的背说:
“
你的才华,是可以和万人匹敌的,如果再有高尚的节操促进,就没有人能比得上你了。
”
李?拜了两拜接受了苏轼的教导。李?家向来贫穷,接连三代都没有安葬,一天晚上,他摸着枕头流着眼泪说:
“
我在这里学习忠孝的道理,但父母没有安葬,还要学习干什么呢!
”
天亮就告别了苏轼,打算游历四方来完成这件事。苏轼热情给予他帮助,又作诗勉励有节操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几,李?便把累积几代的灵柩三十多副全部集中起来,归葬于华山之下,范镇立碑作表赞美了这件事。
李?更加勤奋读书,又过了几,再见到苏轼,苏轼看到他的著作,赞叹道:
“
这是和张耒、秦观同类的啊!
”
乡里举行礼部考试,苏轼主管贡举,遗漏了李?,作诗自责。吕大防感叹说:
“
有司主试才艺,竟然遗失了这一奇才啊!
”
苏轼和范祖禹商量说:
“
李?虽然身在山林,但他的文章有锦衣玉食的气质,把奇宝舍弃于路边,是古人所叹恨的,我们怎能没有这种遗憾呢!
”
然后打算一起推荐李?给朝廷,没多久,几人相继离开京都,此事便没有结果了。苏轼去世,李?恸哭,说:
“
我惭愧自己不能为知己而死,至于勤勉侍奉老师,哪敢因生死相隔而间断!
”
并且写文章祭奠苏轼道:
“
皇天后土,鉴一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万古英灵之气。
”
词语奇崛雄壮,读到的人会感到恭敬。
李?喜欢谈论古今世道的安定与动乱,思路通畅而又条理分明,雄辩而又合乎道理。当遇到世道混浊非常事变时,就拍案而起,傲然而视,落笔如飞。元?间要求臣民上书言事,李?上书《忠谏书》《忠厚论》,并进献二万字的《兵鉴》谈论西边战事。朝廷擒拿羌族首领鬼章,将要以法治罪,李?深刻论析利害关系,认为杀鬼章没有好处,希望宽大处理,皇上采纳了他的建议。
李?中无意进取,才定居在长社,县令李佐和邻里买了住宅让他住。李?死的时候五十一岁。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1206457.html
相关阅读:《苏轼私识范仲淹》阅读及答案
“半野园者,故相国陈公说岩先生之别墅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杜甫》阅读答案
“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阅读答案(附翻译)
《赠卖松人》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