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汉语中,无论是韵文还是散文,都有不少结构上对仗的语句,比如对偶句、排比句、互文句和对文句等。从形式来看,这些语句往往字数相同(或大体相同),结构相同(或大体相同);从结构来看,处在相应位置上的词语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其语法功能基本一致,词义相同或相近、相对或相反,语意上常常相互呼应或补充。把握结构上的对仗特点,运用训诂学的理论来解词释句,不仅能豁然开朗,精准无误,而且如行云流水,毫无滞涩。试以《屈原列传》和《报任安书》为例予以解说。
一、句中对仗
例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析]“博”与“强”相对,都为形容词,其中“博”可以释为“广博、渊博”;“闻”与“志”相对,当为名词,分别释为“学识、见闻”和“记忆力”。这是由两个偏正短语组成的并列式结构,根据原句结构特点,可以直译为“(他)有广博的学识,很强的记忆力”,但文言文的翻译力求表达简洁明了,因此可以调整为“(他)学识广博,记忆力强”。
例2.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析]“正”与“直”相对,为形容词,“道”与“行”相对,为名词,可以译为“道德端正、品行正直”。“竭”与“尽”、“忠”与“智”分别对应,语意上互相补充,是互文句,可以译为“竭尽忠心和智慧”。
例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析]“小”与“大”、“迩”与“远”分别对应,语意相反,构成对文。
例4.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析]“存”与“兴”相对,动词;“君”与“国”相对,名词。这是两个动宾短语构成的并列结构,可以释为“思念国君,振兴楚国”。
例5.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析]“兵”与“地”、“挫”与“削”分别对应,两个主谓短语构成并列结构,译为“军队遭挫败,国土被削割”。
例6.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析]“怀”与“握”相对,动词,分别释为“怀藏”和“手握”;“瑾”与“瑜”相对,名词,都是美玉,比喻美德。这是两个动宾短语构成的并列结构,语意上互相补充,构成互文,直译为“怀藏、手握着美玉”。在此语境中,使用的是比喻义,应译为“保持美玉一样的高洁美德”。现在,常用它来比喻人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
例7.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例8.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
[析]这两句与前面的例子稍有不同,“而”所连接的均为动宾短语,共同构成并列结构。“随其流”与“扬其波”、“哺其糟”与“啜其?”分别对应,其中“随”与“扬”、“流”与“波”,“哺”与“啜”、“糟”与“?”又一一相对。可以译为“顺应潮流去推波助澜”和“吃点酒糟、喝点薄酒”。
例9.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析]“混浊”与“清”、“醉”与“醒”分别相对,语意相反,构成对文。
例10.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析]这是两组反义词构成的并列结构,“愚”与“智”、“贤”与“不肖”是对文,可以释为“愚昧、聪明、贤能、不贤能”。
从以上示例可以看出,句中对仗的往往是并列结构的短语,但是构成并列结构的成分有所不同,或为偏正短语(如例1),或为主谓短语(如例5),或为动宾短语(如例4、6、7、8),或为并列短语(如例10)。还有一些对文句(如例3、9)和互文句(如例2)也构成句中对仗。
二、句间对仗
例1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析]“明”与“娴”相对,动词,分别释为“明晓”和“熟悉”。同时,“明于治乱”和“娴于辞令”是两个动宾短语,又构成宽对,译为:“明晓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应对的语言。”
例12.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析]“入”与“出”为对文,在句法上作状语,可以译为“在朝(对内)”和“对外”。
例13.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析]“邪曲”与“方正”为对文,其中“邪”与“方”、“曲”与“正”又一一相对,语意相反。在句法上作主语,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分别释为“邪恶不正直的人”和“端方正直的人”。
例14.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析]“天”与“父母”、“始”与“本”分别相对,都为名词。其中“始”与“本”为近义词,可以译为“起源”“本源”等。
例15.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析]“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这是由8个名词组成的两组并列短语,不仅在句间相对,而且在句中也分别相对。其中“劳”与“苦”、“倦”与“极”,“疾”与“痛”、“惨”与“怛”一一相对,可以分别释为“劳累、辛苦、疲倦、困惫”和“疾病、疼痛、凄惨、悲痛”。从句法上看,作状语,当译为“在……的时候”。
例16.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析]“信”与“忠”相对,名词,分释为“诚信”、“忠贞”。“疑”与“谤”相对,动词,分释为“怀疑”、“诽谤”。“见”与“被”互文,同义互训。两句均为被动句,译为:“诚信却被怀疑,忠诚却被诽谤。”
例17.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析]“上”、“下”、“中”相对,可以释为“远古”、“近古”、“中古”。“称”、“道”、“述”相对,词义相同,是变文,可以释为“称颂、称道、称述”等。
例18.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析]“文”与“辞”、“约”与“微”分别相对,“志”与“行”、“洁”与“廉”分别相对。“文”与“辞”、“志”与“行”为名词,“约”与“微”、“洁”与“廉”为形容词。可以译为:“文笔简约,言辞含蓄,志趣高洁,品行端正。”
例19.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析]“称”与“举”相对,词义相近,分别释为“描述”和“列举”。
例20.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析]“志”与“行”相对,名词,“洁”与“廉”相对,形容词。
例21.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
[析]“眷顾”与“系心”相对,动词,分释为“眷恋”、“惦记”。分别与“楚国”、“怀王”构成两组动宾短语。
例22.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析]“君”与“俗”、“悟”与“改”分别相对,这是两个主谓短语作动词(“冀幸”)宾语的句子。
例23.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析]“求”与“举”、“忠”与“贤”分别相对。“为”与“佐”互文,词义互训。当译为“寻求忠臣、任用贤良来辅佐自己”。
例24.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
[析]“亡国破家”与“圣君治国”相对,前者为并列短语,后者也当是并列短语,应译为“圣明的君王、清平的国家”。
例25.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析]“内”与“外”相对,作状语,分释为“在内”、“在外”。“惑”与“欺”、“郑袖”与“张仪”分别相对,以“于”作标志词,构成两组被动句,可以译为:“被郑袖蛊惑,被张仪欺骗。”
例26.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析]“颜色”与“形容”相对,作主语。“憔悴”与“枯槁”相对,作谓语。译为:“脸色憔悴,身体和容貌都像干枯的树木一样。”
例27.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
[析]“混浊”与“醉”相对,形容词,都作谓语。“随其流而扬其波”与“哺其糟而啜其?”相对,这是两组并列短语的对仗,它们又分别由两组动宾短语组成。
例28.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析]“沐”与“浴”相对,动词,词义相近,为“洗头”和“洗澡”。“弹冠”与“振衣”相对,这是两组动宾短语,结构一致,分别译为“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和“抖掉衣服上的尘土”。
例29.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析]“身”与“物”、“察察”与“汶汶”分别相对。在句中,“之”都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察察”和“汶汶”是定语,分别修饰中心语“身”和“物”,翻译的时候应将定语放到中心语前面来。可以译为:“作为一个人,又有谁愿意让洁白的自身,接触到污秽的外物呢?”
例30.读《鹏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析]“同”与“轻”相对,为意动用法,即“以……为同(轻)”。“死生”与“去就”相对,这是两组反义词,其中“去”是指被贬归野,“就”指在朝为官。可以译为:“把生和死等量齐观(等同看待),把弃官和得官等闲视之(看得很轻)。”
综观以上示例,可以发现句间对仗也可以分为两类,其中大多是工对,少数是宽对(如例27)。
在阅读古文时,充分利用结构上的对仗特点来推断词义、解词释句,可以帮助理解文章内容,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试一试,何如?
数学)
专题推荐: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119618.html
相关阅读:培养语感,促进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
古诗音乐描写艺术欣赏
2013年高考语文知识点易错分析:实词色彩不当
语文试题中最易失分的七个题型
中国古典戏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