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贾岛《寻隐者不遇 》一诗的剪裁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古人在写诗时,特别注重剪裁,苏颂在《和富谷馆书事》说:“珍重诗翁饶藻思,剪裁风物见长新。”陆游在《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也谈到:“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寻隐者不遇》是一首五言绝句,短短一首小诗,理解起来却颇费周折。这主要体现在诗人的剪裁之妙。明代蒋一葵在《唐诗选汇解》评价此诗:“首句问,下三句答,直中有婉,婉中有直。”而近代王文濡在《唐诗评注读本》则说:“此诗一问一答,四句开合变化,令人莫测。”究竟是只问了一句三句答语,还是一问一答呢?

武汉大学尚永亮教授在《唐诗艺术》第7课《唐诗的剪裁》中认为:前三句每一句都含着问,与第四句一起构成三问三答的这样一个格局。作者只是为了造成一种简洁、疏朗的诗境,他只写了答语,而把问句给剪裁掉了。

首句“松下问童子”点明这是一句,他把问的内容通过第二句童子的答话给补充出来。第三句、第四句也同样省略了问的内容,这些内容同样隐含于童子的回答之中。如果我们对这些问答作上一个还原,大致应该是:

作者去找隐者,就问童子:“你师傅呢?”

童子回答:“我师傅采药去了。”

诗人又问:“到哪里去采药了?”

童子回答:“在这个山里采药。”

诗人又问:“在山的哪个地方采药?”

童子回答:“这个山大得很,不知道在那个云遮雾绕的一个山落里在采药。”

这样一问一答,就宛如一场生动的独幕剧,把这个看似很直白的小诗,通过这样一种问和答曲折化了。如果只有一问,后三句都是答语,整个诗境就显得太过直白了。

这是寓问于答的写作手法,把问句寄寓在答语之中,通过答语让读者去寻找其中的问句。这样一来,就省去了许多笔墨,又为全诗增加了许多意趣。

明末清初徐增在《而庵说唐诗》对此诗的剪裁评论得十分恰当:“夫寻隐者不遇,则不遇而已矣,却把一童子来作波折,妙极!有心寻隐者,何意遇童子,而此童子又恰是所寻隐者之弟子,则隐者可以遇矣。问之,“言师采药去”,则又可以遇矣……曰“只在此山中”,“此山中”见甚近,“只在”见不往别处,则又可以遇矣。岛方喜形于色,童子却又云:“是便是,但此山中云深,卒不知其所在,却往何处去寻?”是隐者终不可遇矣。此诗一遇一不遇,可遇而终不遇,作多少层折!今人每每趁笔直下。古人有云:“笔扫千军,词流三峡”,误尽后贤,此唐已后所以无诗也。”

剪裁造成了曲折,包含了更为丰富的内容,这就是唐诗的妙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zhong/1151744.html

相关阅读:语文试题中最易失分的七个题型
古诗音乐描写艺术欣赏
2013年高考语文知识点易错分析:实词色彩不当
培养语感,促进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
中国古典戏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