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西周时“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有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公田变为私田 B.铁器牛耕的推广C.国家走向统一 D.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2.下图为唐代长安城示意图,下列有关唐代长安城商业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商业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被彻底打破B.出现了夜市C.草市有了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D.政府取消了对商业活动的管理3.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A.英国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B.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海关C.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D.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4.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曲折发展,但最终未能繁盛的根本原因是A.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 B.中国始终没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C.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政治地位 D.受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制约5.1956,第一辆汽车“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就此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也成为“一五”计划成果的典型代表。下列关于“一五”计划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有①1953年开始执行,1957年底胜利完成 ②优先发展重工业,建成的重要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③一五计划期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④“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顺利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6.1984年3月24日,某省几十位厂长经理在省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此后《人民日报》WWW.K**S*858$$U.COM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之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C.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7.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C.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8.1915年离开中国的俄国人米夫回国后,把在中国生活十五年期间的见闻写了篇回忆录,他的回忆录中不可能出现A.在北京观看电影《定军山》 B.在长江乘坐中国制造的轮船C.在南京听到两位华人朋友互称“先生”D.在上海看电视转播民国新闻9.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文中所谓“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的历史人物分别是A.麦哲伦、达?伽马 B.哥伦布、达?伽马C.哥伦布、迪亚士 D.迪亚士、麦哲伦10.下图漫画能够反映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1.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先后打败的国家是A.法、荷、西 B.西、法、荷 C.荷、法、西 D.西、荷、法12.马克思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于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A.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B.殖民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帮助殖民地进行建设C.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D.殖民地国家应该重视交通业的发展13.下图为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图中周期②和周期⑤的经济增长 波峰分别凸显了“英国世纪”和“美国世纪”的到来,其中“英国世纪”是指A.英国 “世界工厂”地位确立 B.英国殖民帝国建立C.英国代议制确立 D.英国垄断组织形成14.2009年12月23日中国汽车企业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公司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就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达成一致,引起世人关注。下列关于汽车工业的表述正确的有①汽车的发明比火车早 ②把人类社会带入了蒸汽时代③汽车工业带动了石化工业发展 ④带来了环境污染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5.“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朝地狱里冲。”这首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民谣出现的时代背景是A.世界经济大危机 B.罗斯福新政 C.肯尼迪执政 D.克林顿执政16.20世纪30年代,美国资本家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作燃料,把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水果烂在果园里,咖啡用来铺路,这种现象说明了:A.美国经济进入了极度繁荣时期 B.资本主义生产与市场之间矛盾极端尖锐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D.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17.罗斯福说:“为了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里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是指A.用提高国家垄断的程度来消除经济危机 B.用发展经济的手段来缓和社会矛盾C.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政策调整D.对世界经济旧秩序的一次新改革18.罗斯福新政后,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这充分说明 ①新政之前自由放任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占主导地位 ②新政之后凯恩斯主义开始取代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③这一变化不符合广大私营企业老板的利益 ④这一变化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②③19.“我来了,为胜利而来。”这是美国民主党参议员、前总统克林顿的妻子希拉里打出的竞选2008年总统的标语。回顾历史,下列属于克林顿总统施政纲领的是A.改革经济运行机制,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和调节B.继续奉行自由放任政策,让经济进行“自我治疗”C.提出“新边疆”和“伟大社会”的施政纲领D.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干预20.以下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排列组合,其中最正确的一组是:A.稳定发展—“滞胀”—复苏—繁荣B.“滞胀”—复苏—稳定发展—繁荣C.复苏—稳定发展—“滞胀”—繁荣 D.繁荣—“滞胀”—稳定发展—复苏21.一部描写1919年苏俄人民抗击协约国和国内白匪的电影,有这样几组镜头,你认为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A.一位农民牵着几头羊到集市上去卖,与一位买主讨价还价B.几乎所有的工厂都注明“苏维埃国有”字样C.老百姓的生活用品由政府定期发放,他们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D.成年人每周都自觉参加一天义务劳动22.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斯基在日记里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 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 D.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粮食23.“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是( )①受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②斯大林的个人因素③受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 ④苏联国内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状况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4.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在经济上的主要表现不包括A.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造成企业生产消耗大经济效益低C.注意利用市场价值规律的作用 D.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5.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苏联经济始终存在的问题是:A.对外扩张包袱过重B.国民经济军事化问题严重,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C.个人崇拜严重 D.高科技产业毫无进展26.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俄罗斯问题专家马歇尔?戈德曼说:“戈尔巴乔夫始终不了解经济改革的目的应该是改善人民的生活,他太留恋旧体制了。对他来说,改革首先意味着增加机床的生产。”说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A. 大力提倡开垦荒地 B. 加紧与美国军备竞赛C. 对旧体制未作任何调整 D. 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27.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28.现今,一台DELL笔记本电脑是由美国的工作人员和中国两个设计队伍联合设计,其主要零部件,如CPU、内存、显卡、风扇和主板等,来自于美国、马来西亚、韩国、日本、菲律宾、中国大陆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这反映出A. 各国的生产能力基本一致 B. 经济全球化的显著特征C. 全球化加据了各国的竞争 D. 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被动29.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源是A.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和变化 B.“士”在社会、政治活动中十分活跃C.私人办学兴起,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 D.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落30.在评论秦朝灭亡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指的是(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施行“仁政”C.兼相爱,交相利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31.以下对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的根本目的表述正确的是A.儒家通过吸取各流行学派的精华从而取代各家学派B.通过政治上的统一来维护思想上的统一C.通过思想上的统一来保证和巩固政治上的统一D.皇帝应该严格按照儒家思想来约束自己32.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是A.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 B.汉武帝创设太学C.隋唐科举制度的创立 D.明朝八股取士33.某校高中学生在编演“宋明理学”历史短剧时,为陆九渊设计的台词应该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天人合一”“天人感应”34.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中,在哲学领域成就最大的云南省玉溪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交流卷)历史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yi/251673.html
相关阅读: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 历史
高一年级历史下册暑假作业题[1]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5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块模块考试历史(理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广东省中山市桂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