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记忆方法网
试卷说明: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省五校协作体高一期中考试历史 试卷试卷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2、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襄公二十三年》记载:“季武子无适子(嫡子),公弥长,而爱悼子,欲立之。”《孔子家语?曲礼公西赤问》:“公仪仲子嫡子死而立其弟。”材料涉及的制度是: A.分封制度 B.宗法制度 C.郡县制度 D.监察制度2.宗法制的实行使西周的政治制度具有浓重的A.神权色彩 B.血缘色彩 C.平等色彩 D.民主色彩 奴隶主生活更加腐化B.周天子的权威得到强化C.分封制度遭到严重破坏D.青铜铸造业有了较大发展A.周B.秦C.汉D.唐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相关评述正确的是A.秦朝的中央官制体现此原理B.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C.作者对原理长期不变感到不满D.作者对后世官制持否定态度荀子: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引文的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制B.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C.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D.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 A.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B.三省六部制、内阁制C郡县制、行省制 D.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10. 杨家将的故事是根据宋太宗时期西路军副帅杨业的故事改编的。杨业是前方作战的将军,本应该具有较大的自由权,但却受到皇帝正帅和监军等多方面的制约,只能绝对服从不得应变,最后战死沙场。A.丞相 B.知州 C.枢密使? D通判 下列王朝,不曾设置丞相的是?A.清 B.明 C.汉 D.秦A.监察制度 B.三公制度 C.谏议制度 D.选官制度13.“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选自《旧唐书》)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 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14.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职文渊阁C. 设三司总管国家财政D. 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C.唐代 D.宋代16.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拥有决策权,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17.下列关于清朝军机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B.皇帝挑选亲信重臣担任军机大臣  C.军机大臣只是跪奏笔录 D.军机处的设立者是雍正帝  18.公元前430年,希米奥30岁,他是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中的男主人。有一天,他去参加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并在会上发言和表决,还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津贴。这一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古代雅典 B.古代中国 C.古代印度 D.古代罗马19. 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的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员流放海外。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 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 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 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20. 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帝国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唯有法律是征服世界最为持久的征服。”在“征服世界的法律”中,其基本法是: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新敕》  C.《查士丁尼法典》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21.罗马法中确立了许多原则如自由人在私法范围内权利平等原则契约自由原则财产权不受限制原则遗嘱自由原则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诉讼中的不告不理原则等。这些原则 A.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范围B.主要体现了罗马平民要求C以经济利益为唯一衡量依据D.具有超越时空的借鉴价值 公元六世纪晚期,一位罗马公民因故意伤害一名外邦自由民,被宣判有罪。法官对其量刑的依据,最有可能的是??A.《十二铜表法》 B.习惯法C.《民法大全》?D.公民法 法国史学家基佐在论述英国革命时说没有一种旧因素彻底消亡也没有一种新因素彻底胜利或者某一种原则取得了独霸的优势。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英国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制定了第一部成文宪法C1832年的议会改革 D.形成了责任内阁制 英国的《权利法案》、法国的《人权宣言》和美国的1787年宪法都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产物,它们的共性主要表现在A.都是反对封建统治的产物B.都是民主政治的保障C都是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妥协的产物D.都充分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 伊丽莎白女王,她经常检阅部队、批准或签署法律等等,这一现象表明她A.拥有绝对的否决权B.只是例行公事,只具有象征意义C.可以用来控制、制衡议会两院 D.行使行政权 下列有关英国国王与首相权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国王是个虚君,首相拥有实际的行政权和权?B.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首相只是国王的得力助手?C.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首相拥有实际的行政权D.英国国王,首相某论著的目录为议会之母驴象之争一票共和国家干预。据此判断该论著的名称可能是A.《东西方政治制度比较研究》B.《古代西方政治制度透视》C《西方国家政治制度论析》D.《现代西方经济制度考量》魏源曾描述某国政治制度二十七郡(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材料中的大酋A.选民直接产生,职位不能世袭B.直接领导政府,统率武装力量C拥有绝对权力,有权解散议会D.代表国家形象,没有实际权力 根据下列信息判断,这是哪一个国家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德两国是交战双方的主要成员,萨拉热窝事件之后,德国首先向法国宣战,其后法国也对德国宣战。请思考,在宣战之前,双方要经过哪些程序A.德国——首相经过议会同意宣战;法国——总统直接宣战B.德国——议会直接宣战;法国——议会直接宣战C.德国——皇帝直接宣战;法国——总统提出法案,国防部长副署,议会同意后总统宣战D.德国——皇帝提出法案,议会同意后皇帝宣战;法国——总统直接宣战梁启超曾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考察美国的宪政制度,他在《新大陆游记》中写道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而其人民有两重之爱国心者也。质而言之,则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这里主要是指美国实行A.共和制 B.联邦制 C.代议制 D.三权分立右图是一幅政治讽刺漫画标题为别争了我们都一样。以下选项与作者观点相一致的是A.“党派精神是政府的最危险的敌人B.“两党只是同一个钱币的正反两面C.“如果非同一个政党一起就不能进天堂,我宁愿永不进天堂D.“在共和党选区我是民主党人在民主党选区我是共和党人欧美的历史学家曾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禁运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鸦片战争更深层次的意图是A.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地 B.用武力冲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障碍C.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 D.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 《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而言,最严重的后果是 A.外国列强大批入侵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封建的自然经济解体    D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本卷共2道题。其中36题12分,37题18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36、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只可说是一个君主一统的政府,却绝不能说是君主专制。就政府组织政权分配的大体上说,只有明太祖废止宰相以下最近明、清两代六百年,似乎迹近君主专制,但尚绝对说不上黑暗。……人才的选拔,官吏的升降,刑罚的判决,赋税的征收,依然都有传统客观的规定,绝非帝王私意所能动摇。如此般的政体,岂可断言其是君主专制?……只缘清末人,熟于西洋18世纪时代如法人孟德斯鸠辈的政论,他们以为国体有君主、民主之分,政体有专制、立宪之别。中国有君主而无国会无宪法,便以为是君主专制。……极精密极完整的政权分配,使全个政府的行政机关各有依循,便不必有宪法而政府自有限节。而况明代以前,宰相为行政领袖,与王室俨成敌体。王帝诏命,非经宰相副署,即不生效。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1)材料一反应出钱穆先生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看法是什么?他是如何论证自己的看法的?(4分)材料二 梭伦规定,一切成年的雅典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有选举执政官的实权,但只有第一等级的人才有被选举权,执政官必须接受公民大会的监督,公民大会对于“四百人会议”的决议,也有最后的否决权。在雅典最盛时代,约有9万的自由公民,除了女性和儿童外,能参加公民大会的成年男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yi/245580.html

相关阅读: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 历史
高一年级历史下册暑假作业题[1]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广东省中山市桂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5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块模块考试历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