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一 来源: 记忆方法网
试卷说明: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1、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2、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幅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内外服制 3、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4、临淄是先秦和秦汉时期著名的大都会,在这里出土过“齐国钟官长”印(为掌管钱财之官)、“齐铁官长”、“齐铁官丞”印,及西汉初年带有“淄川王”、“胶西王”等字样的传世印泥(古时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的印章的泥块)。这些发现可以印证西汉时A.官营手工业发展的事实 B.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C.在各地设立封国的事实 D.已经出现印刷术的事实5、有论者称,虽说是“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但秦王朝却以其浑厚刚强的气魄,开创了其后持续二千年之久的封建国家方方面面的基本模式。下列各项中能够支持这一结论的是A.实行男耕女织经营方式 B.建立中央集权政治体制C.开创重农抑商经济政策 D.确立儒学的统治地位6、唐朝时“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与此观念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7、有史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A.废分封,置郡县 B.建立法律体系 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8、“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描述的是A.西汉的刺史 B.北宋的通判 C.明朝的锦衣卫 D.清朝的军机大臣9、“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养了顺从性。”这是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A.战国的军功爵制 B.汉代的察举制 C.唐朝的科举制 D.明代的科举制 10、“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这段材料可能出自A.《新唐书》B.《资治通鉴》C.《元史》D.《明史》 11、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12、孟德斯ww w.750gk.c om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佐证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的史实是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D.清朝设置军机处13、在公元116年的A.①②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C.防止高级司法人员流失 D.鼓励法官忠于职守15、1689年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各国资本主义代议制政体的建立,这说明A.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 B.共和政体的确立C.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 D.欧洲资本主义制度诞生16、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17、以下图片资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最能说明“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偏离轨道的插曲”这一观点的是 18、金耀基在《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之构建'一文中说:“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当时“中国知识精英“又进一层”表现为A.大力倡导实业擞国 B.猛烈抨击儒家道德 C.主张变革政治制度 D.积极发动反清斗争19、法国历史学家亨利?高第说:“我并不认为这在当时是个好办法。我们这样做了,就使得中国人感觉到,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此外,对同胞无辜的血,我们也不应该向石头寻仇。法国人与其英国同盟军的分歧就在这一点上:抢劫,可以;放火,不行!”亨利?高第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A.英军武力强占香港岛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D.德国强租胶州湾地区20、“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直接说明了辛亥革命A.彻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君主专制制度21、某学者在其著作《西方民主史》中写道:“对于19世纪以来的世界民主进程中的成功或不成功的后来者来说,英国方式使人羡慕,美国方式使人向往,而法国方式令人效法。往往是英国方式并不成功,便想起了法国方式。”下列各国民主进程的发展符合作者所说的“后来者”的是A.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B.十月革命后的俄国C.19世纪60、70年代的德国D.19世纪末的日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 B.《新青年创办》、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办 D.中华民国成立、五四运动24、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日,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日,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①开设工厂 ②协定关税 ③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领事裁判权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5、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令保全,不令倭得”。文中所要保全的国土是A.香港 B.台湾 C.东北 D.南京26、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排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五四”精神 ②“延安”精神 ③“井冈山”精神 ④“长征”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③④②27、“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史学家张萌麟在这里写的“转变关头”是指 A.抗日战争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解放战争28、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 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 C.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D.五国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29、马克斯?韦伯等指出,任何官僚组织为了发挥其正常的管理效率,都必须建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即使是专制君主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官僚组织的活动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内阁制 D.军机处30、1940年抗日战争时期的《军政》杂志曾经刊登诗歌一首“晴天霹雳太行头,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竟扶危局定神州”。“此役”应指( ) A. 淤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 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26、(2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但现代民主来之不易,它的创建花费了人类大约2400多年的光阴。……许多民族的无数仁人志士为之作出过自己的贡献——或以其卓越的智慧、或以毕生的精力,甚或以宝贵的生命。但说到最初的突破之功,那还得归于古希腊的贤哲们。 ——马克?《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三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由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文《同盟会宣言》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古希腊民主对现代民主的影 28、(1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近代中国人根据当时的形势创作的宣传漫画(1)选取一幅宣传画,说明其反映的历史信息。(4分)图画序号反映的历史信息(2)“国”字传统写法是?,但在图片三中却写为“?(口内一个民字)”,并认为是当时民众的一个新创意。说明这个创意表达的思想观念,解释其社会原因。(8分山东省淄博市高青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yi/235677.html

相关阅读: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5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块模块考试历史(理
高一年级历史下册暑假作业题[1]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 历史
广东省中山市桂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