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20 1 3—20 1 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质量检测历 史 试 卷(满分:1 OO分;完卷时间:90分钟)提示:答案请填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都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本大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 1.2015年福州屏山地铁站考古现场发掘出西汉时期闽越国宫殿遗址专用品“万岁”当(图1),还发现三口汉代水井。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汉初福州地区仍实施分封制 B.“万岁"瓦当是我国出土的最早青瓷 C.瓦当上的字体是当时流行的楷书 D.汉代使用水排获取井水 2.秦汉时期战争与先秦时期相比,北方地区战争次数大幅下降,而 四川、江西、云南却由原来的6次、1次、2次分别增至36次、8次、11次。这反映出秦汉时期 A.江南经济发展迅速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C.政治中心迁往南方 D.国家长期分裂,战乱不已 3.“东汉都城洛阳的中心有草市,市场内高耸的会馆对门是一家瓦肆,楼内人们杯觥交错。”以东汉时期的史实为判断依据,这段描述中错误有 A.二处 B.三处 C.四处 D.五处 4.晋代文学家左思在《咏史》诗中写道:“世胄(世家子弟)蹑(登)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而唐代诗人刘禹锡则在《乌衣巷》中写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瓦解 B.宰相制的终结C.科举制的确立 D.三省六部制的实施高三历史一1一(共8页)5.下列图示与解析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6.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带来了中国社会的蝴蝶效应:《南京条约》的签订结束了广州十三行垄断贸易的时代,推动了上海的崛起,中国进出口重心转移到长江中下游。广州与周边地区的衰落,引发了失业问题。失业问题又直接引发了 A.太平天国运动 B.民族工业兴起 C.新思想的萌发 D.维新变法运动 7.从1 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中国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有549家,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潮。形成这一“高潮"的主要背景是 A.洋务运动的兴起 B.“实业救国”呼声高涨 C.抵制日货运动的掀起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8.1929年《大公报》刊登一则《离婚法论》卖书广告,称:“本书共二十余万言,有学说、有法条、有判例、有轶闻,足为解决离婚问题之圭泉,足供改进法律之参考。"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西方法律开始传人中国 B.北洋政府加强法治建设 C.大公报属于政论性报刊 D.婚姻观念中法律意识增强 ’ 9.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在设计《辛亥革命在福州》展览时,计划分为四个板块:①《辛亥革命的社会背景与革命前夕的福州》②《黄花岗上的英烈》③_______④《中山莅榕、八闽生辉》。下列符合第三板块主题的应该是A.《四川保路风云激荡》 B.《武昌首义福州光复》C.《约法颁布民国荣光》 D.《提倡国货福州先行》高三历史一2一 (共8页)l 0.1 9 1 9年l 2月陈独秀在《实行民治的基础》中写道:“我们现在要实行民治主义,是应当拿英美做榜样。”l920年9月他在《谈政治》中提出:“若不经过阶级战争,若不经过劳动阶级占领权力阶级的地位,德莫克拉西(民主)必然永远是资产阶级的专有物。"这表明陈独秀A.坚持资产阶级民主派立场 B.成为五四运动领导人 C.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 D.倡导成立中国共产党11.1986年,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一部电影(图2)轰动海内外。台湾领导人蒋经国在看过这部电影后不久,调整了大陆政策,同意开放国民党部队老兵回大陆探亲。这部电影表现了A.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七七事变 B.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浴血奋战C.中共在敌后战场的英勇抗战D.中国军队取得抗战的首次大捷1 2.老照片是尘封的历史。图3和图4共同见证了新中国A.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组成 B.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 C.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D.依法治国方针的确立l 3.1953年中共中央通过的一份决议指出:领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由低级到高级,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点到面;就能够引导农民群众——在开始是一部分,随着将是大部分,而最后将是全部——跟着我们走向社会主义。”此决议目的是 .A.动员农民打土豪分田地 B.推动农业合作化运动C.鼓励农民加入人民公社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4.据日本《每日新闻》援引美国方面的解密资料称,1967年8月,日美防卫高层在东京举行秘密会谈,协商美国若与中国发生核战争,将把核武器带人日本小笠原,让核武器基地化,日本方面对此将给予配合。日美这一会谈的背景是 A.古巴导弹危机 B.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D.中国原子弹、氢弹的成功爆破高三历史_-3一 (共8页)l 5.20世纪70年代,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我国外交关系新突破的关键因素是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的解冻 D.“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 l 6.1993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团结奋进》,总结了过去的一年。社论写到:“这一年年初,邓小平同志和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精神对如何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的道路继续前进,作出了明确而有力地回答",这个回答是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B.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l 7.“我将根据公民大会及500人会议通过的法令规章投票。至于无法可循的案例,我将尽我所能作最佳判决,不偏不倚。"这段誓词的宣誓人任职于古代雅典的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陪审法庭 D.十将军委员会l 8.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为庆祝某一事件,给自己加封了一个新头衔“几内亚之主,及对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半岛、波斯和印度的征服、航海与贸易之主宰。”这一事件是 A.达.伽马船队抵达印度海岸 B.哥伦布船队达到美洲大陆 C.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D.葡萄牙成为“海上马车夫" 1 9.图5中曲线代表四个国家: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其中代表英国的是 世界工业生产的相对份额(1750-1 900年) A.① B.② C.③ D.④ 20.13世纪中期,英国大法官布雷克顿的名言“国王在万人之上,但却在上帝和法律之下”被广为传颂。这表明当时英国已经 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B.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 C.确立了司法权独立的原则 D.产生了法律高于国王的观念高三历史 一_4一 (共8页)2 1.美国记者约翰?里德写道:“他站在那里,扶着讲台,眨着眼睛巡视人群,……显然没有注意长时间的欢呼,这欢呼持续了好几分钟。当欢呼声静下来后,他只简洁地说了一句话:我们现在将开始建立社会主义秩序!晾天动地的欢呼声便再次响起。”与这一场景直接相关的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诞生 C.俄国二月革命的胜利 D.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22.以下言论是苏联(俄)领导人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其中属于斯大林的是A.商业的发展……在有千百万小生产者存在的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B.必须使我国各地区毫无例外地都布满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 C.一切就这么简单,玉米就是灵丹妙药 D.在国内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23.1948年,一批输往欧洲的物资上贴有标签(图6 )。与此直接相关的历史现象是 A.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署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大西洋公约》的缔结 D.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 24.1963年美国、英国和苏联签署了《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但法国和中国拒绝签署。这一事件反映了 A.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冷战格局的加剧 C.第三世界的崛起 D.两格格局的形成 二、非选择题(第25题1 6分,第26题1 8分,第27题20分,共计52分) 25.(1 6分)中国历代王朝都重视通过户籍或其它制度实施对民众的管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居延是中国汉唐以来西北地区的军事重镇,在此出土的汉筒残卷记录了这样的内容: 三坞燧长居延西道里公乘徐宗,年五十……宅一区,直三千;田五十亩,直五千;用牛二,直五千。 ——《居延汉简甲乙编》(二四?一B) (注:①燧:最基层的哨所。②公乘:爵位。③直:值。)(1)据材料一,归纳汉简记录的主要信息。该材料可作为研究汉代历史哪些领域的史料?(5分)材料二 明代手工业者一律编入匠籍,隶属于官府,世代相袭,实行轮班或住坐为国家服高三历史 一5一 (共8页)役。明初规定:轮班匠须一年或五年一班轮流到官手工作坊服役,每班平均三个月。住坐匠则是每月赴官手工作坊中服役十天,若不赴班,则须月出银一钱由官府另雇他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2)据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工匠地位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6分)材料三 清代八旗制度在努尔哈赤创立时既管理军国大政又有监督和任免大汗的权力。顺治、康熙、雍正几代帝王采取措施逐步对八旗制度进行了调整和改革。 (3)据材料三,概括清代前期强化八旗管理的主要方式,这体现了该时期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5分)26.(1 8分)国家财政收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英关税、土地税及其在财政收入所占比率》(单位:白银万两) (1)据材料一,比较1490—l602年间中英两福建省福州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纯word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san/335181.html
相关阅读:辽宁省大连市第三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广西武鸣高中2014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调研检测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贵州省六校联盟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2015绵阳二诊历史(仅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