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山东省德州市某中学2015届高三1月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三 来源: 记忆方法网
试卷说明:

2015届高三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2015.1一:选择题(50分)1、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2 、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C.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3、宋元时期,话本、杂剧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其流行主要是适应了下列哪一社会阶层的需要A.官僚 B.市民 C.皇族 D.农民4、玉石具有温润、坚硬的特点,我国古代形成了独特的玉文化。孔子提倡君子佩玉,主要是因为( )A.玉非常贵重,是财富的标志 B. 玉饰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C.玉石具有祛除疾病的功用 D.玉石的特点与我国古代的道德规范相吻合5、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趋势是(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6、《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些反映了《红楼梦》的创作风格为( ) A.印象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代主义 D、现实主义7、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下列四幅图片,明显体现文人画特色的是 A B C D8 、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自戊戌以,旧则攻吾太新;新则攻吾太旧……”该思想家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胡适9、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 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10、《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 一年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起风起云涌了。报章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斯(思)主义,西也是讨论布尔希(什)维克主义;这里是阐明社会主义的理论,那里是叙述劳动运动的历史;蓬蓬勃勃,一唱百和,社会主义在今日的中国,仿佛有‘雄鸡一鸣天下晓’的情景。”文中所说的“一年”是指( )A.1915年 B.L917年 C.1920年 D.1924年11、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国民革命思想12、近代中国思想界的“西学东渐”经历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由照抄照搬到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发展历程。下面能分别体现这两个步骤的标志性事件是( )A.洋务运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戊戌变法13、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①提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论断 ②关于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理论③科学地分析了当今的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4、有人说:“中国农业的发展,靠的是两平(邓小平 、袁隆平)。”这句话说明( )A、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 B、邓小平 、袁隆平重视农业 C、行政领导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动力 D、杰出人物有时能决定历史的发展 15、标志着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是( )A、1957年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B、邓小平提出教育“三个面向”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D、规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16、“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人文主义 B.启蒙思想 C.禁欲主义 D.蒙昧主义17、《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薄伽丘用这则故事想要说明( ) A.人的自然天性无法阻挡 B.将女人比作祸水很愚蠢 C.青年人从不盲从盲信 D.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 18、15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这一现象说明( )A.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 B.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的影响C.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 D.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19、一位法国思想家说:“《圣经》上声称,妇女触犯上帝遭到惩罚,所以分娩时必遭痛苦。但是,母猪生崽的时候也无一个不痛,不知道它们为何事也得罪了上帝呢?”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主张是( ) A、虔诚信仰上帝 B、妇女解放 C、实行三权分立 D、 反对盲目信仰20、一位科学家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铭文:“他以神一般的力量,……第一个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这位科学家应该是( )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21、20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沦的提出是物理学的一场变革。它( )A.否定了经典力学体系 B.打破了绝对时空观C. 彻底解决了19世纪以物理学面临的危机D. 标志着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开始进入微观粒子世界22、下列四幅作品,从创作风格判断,出现最晚的应该是( )A.《格尔尼卡》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C.《自由引导人民》     D.《日出印象》23、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厅,而贝多芬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共和制度的确立 B.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D.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 24、20世纪初,人们把信天主教称作“吃洋教”,30年代,租界市民被外国巡捕踢了一脚,自嘲为“吃了一记洋火腿”;抗战时期的重庆有“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民谚;其他还有“吃闭门羹,“吃香”,“吃药”等等。这些与“吃”有关的大众语汇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人向注重字词的精练和语法的准确 B.“吃” 在中国是一个非常流行和时髦的词汇C.中西饮食文化处于不断的交融与冲突之中 D.“吃”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25、宋代儒学大师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话,流传甚广,影响深远。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A.注重人文、法理的结合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生二:综合题(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材料一】 兰芝被休(强迫离婚)后: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云有第三郎,……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薄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贵门。……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南北朝时期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节选【材料二】 “闽中少妇丧夫,不能存活,则遍告之亲戚,言将以某日自裁(自杀),而为之亲戚者,亦引为荣,则鸠(筹)资为之治?。前三日,彩舆鼓吹,如迎神人。少妇冠帔衮服,端坐舆中,游历坊市,观者如堵,有力者设宴饮之,少妇手鲜花一束,凡少年之未诞子者,则就其手中乞花,用为生子之兆。三日游宴既尽,当路结彩棚,悬彩绳其上,少妇辞别亲戚,慨然登台,履小凳,以颈就绳而殁,万众拍手称美。【材料三】 《古今图书集成》统计的烈女节妇人数唐代宋代明代51人267人36000人朱熹:“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朱子语类》明清时代,《内训》、《古今列女传》、《规范》等女教读物铺天盖地,明清帝王都曾下过不少诸如此类的诏书、制文。”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依据材料回答,人们(南北朝时期)对妇女再婚持何态度?并阐述理由。(3分)依据材料,概括寡妇殉难的原因。(2分)请依据材料,分析“烈女节妇”由少到多的原因。(3分)上述材料分别自官方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2分)26,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 “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孔子家语?观思》【材料二】 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妇女怀孕后入公立政府组建的“人本院”赡养,实施胎教,婴儿出世后一律由公立的“育婴院”、“慈幼院”抚养;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人如果患病或因工作受伤致残,可以进山东省德州市某中学2015届高三1月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san/334159.html

相关阅读:高三文综历史联考试题(天津市带答案)
广东省“十二校”2013——2014学年度高三第2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山东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期末检测 历史试题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5--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历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