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一中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考历史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的之位 B.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C.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D.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2.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A.丞相 B.郡守 C.州牧 D.刺史3.政论家认为,唐宋以后,丞相制度最好的时代是唐代。这主要是因为( )A.任命一人当宰相,避免纷争 B.三省分权,相互牵制 C.宰相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大权 D.尚书台掌管军国大事 4.自秦朝历汉唐至明清的两千余年间,中国古代国家的特征是 ①皇帝“家天下” ②中央集权制度 ③官僚制度 ④“多民族”与“大一统”………………(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5.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一百多年前,“教育救国”、“实业救国”、“政治救国”等合流形成“救国热潮”。当时,“救国”成为中国社会主要思潮的原因是 .甲午战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日本全面侵华,民族危机加剧C.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发展D.新文化运动促使学校教育发展“起初①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②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后来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最后④开放厦门、福州、上海、宁波、广州为通商口岸。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那么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②①③ D.③④①②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 此评价最适用于( ) A.义和团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9.“万里长征,辞却了,王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缴移栽桢干质A.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规划了新中国的发展方向B.孙中山和毛泽东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C.新中国的成立是对孙中山革命目标的继承和发展D.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完全一致11.新华社迎接党的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以下一些关键词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关节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日出东方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 进京赶考B.力挽狂澜 进京赶考 日出东方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C.日出东方 星火燎原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进京赶考D.力挽狂澜 日出东方 进京赶考 星火燎原 灯塔指引12.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取时,“把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他采取的这一措施( )A.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B.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C.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到“黄金时代”13.中国隋唐科举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C.扩大了统治基础 D.实现了选贤任能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是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所评价的是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美国联邦共和的确立C.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 D.近代德国宪法是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 ) A.要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B.要及时播种、除草、灌溉C.要多种植五谷,才能获得丰收 D.要年年种植五谷,改良土壤18.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 “乞巧节” (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它起源于我国古代 “牛郎与织女” 的美丽传说。导致这一节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B.人们对神话传说的钟爱 C.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D.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19. ) ①长途贩运贸易活跃 ②区域分工明确 ③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④生产社会化明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1.《江宁府志》记载:“机户不得逾百张,张纳税当五十金,织造批准造册,给文凭然后敢织。”由此判断,下说法不准确的是( )A.当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统治者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发展C.工场主承受巨大的经济负担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在当时的中国已经十分普遍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3.下列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形态①在中国近代虽然逐渐解体但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经济形态对近代中国起到了“破坏”和“建设”双重作用.经济形态②④⑤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经济形态⑤最能反映近代中国发展的主流26.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承载着时代脉动的气息。以下某地曾流传的顺口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踢得好,砸的对,一村一个革委会” ②“深翻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翻三尺三,麦秸做扁担”③“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④“骑着摩托满街跑,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 ④①②③ D.②①③④27. 1979年3月,中央电视 A.中国民族产业面临挑战 B.中国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国实行开放政策”上述材料反映了( ) 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 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 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 D.中国共产党建立带来的社会变化29.“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该诗歌吟咏的新事物是 ( ) A.电话 B.电子邮件 C.邮寄信件 D.电报“直到现在我们粉碎了敌人的反复扫荡,这算作第三个阶段……总起来一句话,我们粉碎了敌人的囚笼政策,打破了敌人以堡垒主义来摧毁我们……”这一事件的报道最有可能出自( )A.《新青年》 B.《苏区工人》 C.《新华日报》 D.《解放战争报纸号外》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40分)31. 材料一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足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材料二 由于山西人重商、敬商,所以在山西出现了“学而优则商”、“以学保商”的社会风尚。……清朝嘉庆以后,社会不靖,盗贼四出,山西杀虎口是晋商赴包头必经之地,但此处盗贼猖獗,有民谣称:“杀虎口,杀虎口,没有钱财难过口,不是丢钱财,就是刀砍头,过了虎口还必抖。”尽管如此,晋商却未因此退缩,而是越去越多,形成“走西口”大潮。 ……他们以家族宗法与乡里之谊,以会馆地域行业之便,以崇奉关公,讲义气,讲相与,讲帮会来协调人与人,商号与商号之间的关系,进而增强团结,逐渐形成了地方商帮群体。……清代祁县富商乔致庸把经商之道排列为:第一是守信,第二是讲义,第三才是取利。 ——张玉明、赵书华《明清晋商与经营》 材料三 现代商帮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阶层,他们往往能够影响甚至决定一个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成为经济社会的主导力量。同时,摆在现代商人面前的不仅仅是国内的激烈竞争,更要在全球范围内拼搏,坚持做大做强,这就要求新商帮不但要汲取原有区域旧商帮的优秀商业传统,更要把中华商帮的商业精髓融会贯通,“市场不分东西,商人不分南北”,“学天下”进而“赢天下”。 ——李勇《论现代新商帮兴起的积极效应》 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简述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分)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什么新现象?在激烈的竞争中,晋商能够纵横商海的原因有哪些?其成功经营的核心是什么?(7分)依据材料三,概述现代商帮的兴起有何积极效应?(3分)材料一? 明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材料三 《中国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 中国1960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材料四 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废除人民公社制度。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我国实现工业化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福建省建宁一中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卷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san/822810.html
相关阅读:高三文综历史联考试题(天津市带答案)
广东省“十二校”2013——2014学年度高三第2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山东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期末检测 历史试题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5--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历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