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建筑向来是建筑艺术家与美学家们备加推崇的经典,比如东方佛教的寺庙,西方宗教的大教堂,伊斯兰教的清真寺。这些建筑背后包含着的文化内涵使建筑具有恒久弥新的魅力,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这其中就包含有催眠的因素。
我们先来看看东方的佛寺与西方宗教的教堂各自有怎样的特点。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之后,佛寺逐渐具有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中国佛寺大都依山而建,取山在中国文化中的感觉——高、静、幽。建筑以殿堂为主,四方对称,多采用传统的梁柱式结构,并且梁柱的数目、方位都有固定的讲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风格。寺庙外形楼阁相簇、飞檐斗拱、结构精巧,在内部空间的处理上给人以高远的感觉,并且照顾了声音的反射,使发出的声音都会有饱满的回响,时刻给人一种气势恢宏的印象。色彩方面,寺庙一般以朱红、青灰为主,加上自然的山水植物之色,显得厚重,内部墙壁上都有形态逼真、甚至略带夸张的油彩画。寺庙内的神灵塑像高大辉煌、栩栩如生,如天津市蓟县城内的独乐寺观音阁高二十三米,构架空灵,飞檐张扬洒脱,阁内的十一面彩塑观音像高达十六米多,色彩鲜艳,表情生动。人们站在塑像面前会感觉巨人从高空直压下来,相当具有震慑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布达拉宫。拉萨缺氧、高寒、高海拔且植被稀少,一片灰褐色之间,布达拉宫楼群傲然矗立山巅,红白两色的楼群连接天地,格外恢宏!其中,红宫专供宗教领袖和整个宗教机构使用,白宫主要用于一般的工作与生活,其纯白的基色象征着圣洁和灵性,与云海连成一片,金色的圆顶在阳光中跃然云间。人们在布达拉宫脚下仰望这座圣殿,无需言语,就可以不自觉的心无杂念,无需指点就可以专注于内心的虔诚——这便已然进入了催眠状态。布达拉宫的神奇便在于此,当属催眠的绝顶建筑与最佳境地。
西方最经典的宗教建筑当属哥特式建筑,主要用于天主教教堂。哥特式大教堂在城市里往往是该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主体高大宏伟,大理石的建材给人以整洁、浑然一体的感觉,外部高耸的尖塔群高者入云、矮者挺拔,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教堂内部多使用尖形拱门、肋形拱顶和飞扶壁,厚重度大大减少的同时,产生垂直向上、高耸入云的动感,大幅饰有彩色玻璃花窗,使教堂内光线丰富而有层次;教堂的塔顶、门前饰有精美的浮雕和石刻,教堂内部往往装饰有宗教色彩浓重的饰物,力求营造出神秘感。如被米兰人称为“世界奇迹”的米兰大教堂,从高空俯视宛如一个巨大的拉丁十字架伸展在米兰的城市间。这座教堂通体白色,长150米,宽49米,中部堂顶高约45米,教堂上建有135座大理石尖塔,中央尖塔高达108米,尖塔上较大的人物雕有2000多尊。教堂两侧建有高高的花窗,上面饰以彩色玻璃拼成的圣经故事,精美而华贵,集中体现了教堂的神圣。
比较之下,我们不难发现,尽管东西方宗教建筑的风格完全不同,但给人带来的感觉却有许多相似之处,而这些相似之处正是其催眠要素的所在。
首先,东西方的宗教建筑在规模上都给人们一个神圣的暗示。建筑外部都非常高大,给人以气势恢宏的感觉,同时内部都注意到了高度空间上的设计,使人走在其中忍不住抬头仰望——正是这个抬头的动作,使思考停顿、大脑空掉,身体渺小的感觉立即没有阻抗地浮现出来,在对方气势的震慑下,神圣感油然而生,这便是催眠的第一步。
其次,东西方的宗教建筑都借用了视觉来达到催眠的作用。东方寺庙内部整体的光线偏厚重,但色彩却很丰富,看久了人的眼睛就会疲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看花了眼”——这时非常容易进入催眠状态。而西方教堂力求给人以华丽、神秘的感觉,也会使人在不知不觉中被浅催眠(催眠深度的三个层次见第一章第三节)。
第三,东西方宗教建筑的内部音响效果都有助于催眠。宗教建筑的主要作用是作为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如寺庙里的诵经、跪拜,教堂里的讲经、礼赞等等。在这些仪式中,人们所处位置所听到的声音十分饱满,频率中偏低,让人感到非常的舒服与放松,加上对倾听内容抑扬顿挫的重复,使人很容易进入催眠状态。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uimian/17991.html
相关阅读:实施催眠的相关注意事项
催眠技巧大全-神奇之手法
催眠技法之身体摇晃测试:测试专注能力
催眠的花园:引导词
催眠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