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河西走廊的风》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初中散文阅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河西走廊的风 李新勇 上中学的时候,就知道河西走廊。河西的发音,听起来清新悦耳,内秀温柔;走廊则让人感觉豪迈旷阔,辽远绵长。河西与走廊放一起,由不得使人联想到树木丛 河西走廊的风
李新勇
上中学的时候,就知道河西走廊。“河西”的发音,听起来清新悦耳,内秀温柔;“走廊”则让人感觉豪迈旷阔,辽远绵长。“河西”与“走廊”放一起,由不得使人联想到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牛羊成群、驼铃悠扬等诸如此类的景象。
人是追赶想象的怪物。为证实早些想象中的景象,我们常常踏上或远或近的旅途。况且,在这曾经的“丝绸之路”的重要部位上,还沉积着那么多诗句,一直在等我们用眼睛和心灵去揣摩和体悟呢!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幽怨与无奈,“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深情和挂念等等。
出了兰州向西北走,越走越荒凉。车过乌鞘岭,就像跨过一道门槛。身后,那来自太平洋的季风,已经无法给这里的土地带来多少青翠的生机。而这乌鞘岭,恰恰是地理版图上季风与非季风、干旱与半干旱的分界线。眼前,连绵的大漠和戈壁,在狂暴冷酷的西北风中,显得苍凉寥远。距离铁路时远时近的祁连山上,几乎没有草木,与铁路两旁的土地一样,褐黄、干枯。唯一生动的,是不管山头怎样高低错落,那整齐的雪线之上,依旧终不化晶莹洁白的积雪。这些积雪是河西走廊的命脉,加上隐没在山间的冰川,一同哺育着河西走廊上所有生物,从昨天、今天到未来。山脚下,时断时续出现一些或大或小的绿洲。这些绿洲上不是村镇,就是城市。
在武威下火车,改乘汽车。坐了一段汽车,又改乘马车。我们向一个著名的绿洲进发。来自西伯利亚的西北风一路迎面吹过,在耳畔划出尖锐的啸叫。西伯利亚距此是那样遥远,没有想到从那里吹来的风,到这里依然如此强劲。
在抵达绿洲之前,几乎全是戈壁和荒漠,很少有草木,即使偶尔碰上一棵两棵带刺的植物,看起来也是那样孱弱和猥琐。想那两千多前的汉代,这里还是块丰饶的、翡翠般的土地,是游牧民族的天堂。仅从那首被霍去病击败的匈奴人所吟唱的“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的悲歌中即可见端倪。一转眼,两千过去了,这里居然落魄到如此地步。
马车的颠簸,让我们似乎回到了久远的代。风把马的鬣鬃扯成一面呼啦啦的旗。道路两边不时有连片的油菜,当地朋友说,要是早一个月来,我们就可看到金黄的油菜花与祁连山顶的积雪相映成趣的美妙景象。
路边,不时出现三五个毡房组成的小村落。每当我们经过的时候,都会走出一两个老人向我们眺望,有的手里还牵着五六岁的小孩子。朋友告诉我,那些都是留守的老人和孩子,他们是在看我们是不是他们从远方归来的亲人。朋友说,如今在河西走廊,绝大部分体格健全的青壮,都外出打工去了。有的一两回来一次,有的一去之后不再回来。大片土地撂荒了,长出茂盛的野草。另一个朋友说,土地撂荒没有什么不好,这些土地原本就应该属于野草;再说,就是这些油菜地,耗费了大量的宝贵的冰川融水。
一路上,他们喝着西凉啤酒,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居然没有一点醉意。在接受主人献上的哈达后,就着大块的牛羊肉和酥口的油果子,又喝起了张掖大曲。周围的邻居听说来了客人,也端出自家酒和肉,围进毡房来。跟过节一样,毡房里立即增添了不少热闹。很快有人起身唱歌跳舞。上了纪的嗓子和腰肢,已经无法将一个民族昔日的雄健剽悍、抑扬婉转展现到淋漓尽致的程度,却并不妨碍他们表达热情好客、古道热肠的情绪。
我吃着蘑菇面,愉快地感受着这一方水土养育出来的淳朴民风。心里却有一些小想法。比如,关于土地被撂荒,重新变成绿洲——这多半应该算作好事;比如大批青壮离开家乡,由此减轻了祁连山融冰所要承载的人和因人而蓄养的牲畜的用水负担——这更不是什么坏事情。曾经在一份资料上看到,雪线上移、冰川退缩、草原退化、林木减少,成了困扰河西走廊甚至整个中国西部持续发展的四大难题。而这四大难题,都会因为前边两种情况的出现而出现转机。
谁说不是呢?当我们向主人告别的时候,主人遗憾地说,我们是他在这里最后招待的一批朋友,将来要访他,就得去深圳。他说他儿子和媳妇已经在深圳那边打拼了将近十,有了自己的事业,站稳了脚跟,他的孙子和孙女也在那边上了好几学了。
  在返回路上,西北风仍旧那么吹着。不管是在来还是去的路上,都没有看见成群的牛羊,也没有听见悠扬的驼铃,但感觉上,河西走廊上汪洋恣肆的风,已经不像先前那样粗糙和莽撞了。

——选自
《散文海外版》,有删改
19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作者认为祁连山积雪是河西走廊的命脉,是它与冰川哺育了生活在这里的世世代代同胞。
B
文中引用匈奴人的悲歌是为了说明祁连山土地丰饶,是游牧民族的天堂。
C
“风把马的鬣鬃扯成一面呼啦啦的旗”一句用比拟手法,突出了河西走廊西北风的强劲。
D
作者通过苍凉寥远的大漠、孱弱猥琐的植物与热情好客的民风对比,歌颂了河西走廊人民纯朴的心灵。
E
作者认为青壮外出打工和土地撂荒问题并不影响河西走廊的持续发展,当地人也能理解。
20
.文章开头写对河西走廊的联想和想象有什么作用?
21
.文中写到的“风”对理解作者的情感有什么意义?
22
.文章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在感觉上“不像先前那样粗糙和莽撞了”?

答案
19
.B E
20
.与下文形成对比,用现实证明河西走廊并没有想象中的优美和充满诗意。
21
.文中主要写了西北风和民风。作者从自然环境的荒凉和落魄,一个民族的热情好客和纯朴乐观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的重要。
22
.呼应前文,紧扣标题。虽然西北风使大漠戈壁荒凉,但纯朴的民风让作者对河西走廊的感觉更细腻、更具体,更能理解他们现在的生活。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397252.html

相关阅读:《太阳和霓虹灯》阅读答案
初中散文阅读及答案:温新街《油纸伞》阅读答案
《绝唱》散文阅读及答案
《西风胡杨》阅读答案及详细分析
散文《有家无长》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