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可见,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目标蕴涵着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就不能无视这种差异,而应因人定标、因材施教。初中阶段依照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分层的标准是由原有基础知识、智商高低、学习态度、过程来决定其学习水平,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提出不同学习要求。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现根据本人多年教学经验,谈自己的一点做法。
(一)教学态度人文化
教育要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态度民主、语言亲切、行为亲善,才能具有亲和力、感染力,让学生不由自主地、不拘一格地、灵活地发挥自己的个性特征,主动充满热情地投入发现、思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自然而然的获取知识。
(二)确定分类学习目标
首先按班内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自愿、不公开为原则,实行动态分类,将学生分为A、B、C三类,然后,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按新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内容,制定分类学习目标。如对“3.2.2比例的基本性质,黄金分割”的教学目标制定出共同要求和不同要求。
共同要求:会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题。
不同要求:A类:能推导比例的基本性质(包括等比性质的推导)及灵活运用;B类:理解比例基本性质的推导过程;C类:了解比例基本性质的推导过程。
(三)设置分类的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既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启迪学生的思维灵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堂课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各类学生是否都能被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对基础题,先让C或B类学生回答,让他们也能感到成功的喜悦。对于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问题,可让A类学生回答。也可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开放性题目,扩大学生的参与面。这样既能提高C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进取心,同时也能使A、B类学生达到较高的层次。
如在上完乘法公式后,可出示练习:
例、已知a+b=4,ab=7,求⑴(a+b)2;⑵a2+b2;⑶a4+b4;第⑴小题比较容易,直接运用公式,可得到结果。要求C类学生做,并请一位C类学生板演;第二小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会添需要项,把未知转化为已知。要求B类学生做,并请一位B类学生板演;第三小题不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会添需要项,把未知转化为已知,还会降次,将高次项转为低次项,乘方的积转为积的乘方等相关知识的转化。要求A类学生做,并请一位A类学生板演。
(四)编排分类的课堂练习题
课堂练习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能反映课堂的教学效果,又能达到初步巩固知识的目的。课堂练习应精心编排,设计出分类的练习题。其中基本要求一致,习题技巧分三个层次,分别与A,B,C三类学生的水平相适应。教师对A类学生要提出明确具体的学生任务,着重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在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应适当点拨,使他们奋发进取,充分发挥;对于C类学生,则应多辅导,多鼓励,多练习,多板演,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讲评时,教师要重在分析、启发、诱导,同时要培养学生规范解题的习惯。对C类学生中做对的要加以表扬、鼓励,使其树立学习信心,对板演中出现的差错,不能放过半点,帮助学生对差错进行分析、找出原因,直到学生真正理解掌握为止。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共2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304113.html
相关阅读:初中数学正方形的几何知识点
学习初中数学的方法之高质量练习
初中数学角的公式大全
平行四边形?初中数学题精选
浅谈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