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西省汾西县第二中学校 郭燕梅
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落实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主渠道。语文教学人文性的特点,决定了课堂教学必须特别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全过程。
一、发展个性,培养特长
确立以发展个性、培养特长为重点的课堂教学目标,在当前要特别注意教学目标的多元性、基础性与阶段性、差异性的统一。
所谓多元性,就是指教学目标的构成应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既要让他们掌握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又要提高他们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养成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同时,通过有关的训练和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所谓基础性,就是指教学目标的定位不仅要为完成学科教学任务服务,更要为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培养其特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由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决定的。具体说,教学目标必须规定全体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具有评估、激励功能;必须着重指向以内隐形式存在于学生心理层面的基本素质,包括认知结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基本能力、情感品质等,具有导向作用。只有注重基础的教学目标,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中逐步挖掘并培养学生的特长。所谓差异性,就是指教学目标的实施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承认学生的差别,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在达到共同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由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个体的具体目标,使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弹性。
二、切合实际,满足需要
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基础、认识水平、理解能力等各不相同,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给予的指导和帮助自然不同。成功的课堂教学,在内容的设计和呈现上,必须始终以切合学生的实际为特点,以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前提。
语文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工具性和人文性,学会自主学习语文,已经成为许多学生共同的需要。有人把“有效地学习交流所需要的本领”看作未来教育应该具备的特点之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改变学生仅是知识的“容器”的现状,在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要坚持不懈地突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三、因材施教,启发讨论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首先,必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尊重学生对自己未来发展的选择,多鼓励、少训斥;多引导、少包办;多指导、少埋怨。其次,要把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倡导个别化的教学形式,增强个别教学的针对性,力求做到课堂教学群体性与个别性相统一。对教材中安排的选学内容及作业,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再次,注重培养学生自身成功的能力,给学生以成功的信心和希望,为其创造成功的机会,帮助他们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去获取成功。此外,还要积极开发学生的各种非智力因素,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心理障碍,使其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1262811.html
相关阅读:2018初中语文阅读题之学会感恩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第二部分讲解
初中语文阅读题之江南逢李龟年
解题方法:初中语文做题方法和做题思路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题之临窗看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