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中考语文考前复习及评分标准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中考语文考前复习及评分标准?

?2019中考语文考前复习及评分标准

一、《中考考纲》语文考点突破(特别注意第12-18页古文默写)

二、《容易写错的字》(默写)(打印)

三、《生词听写》(全六册)(打印)

四、文言文词语解释(打印,2份,共8页)

五、名著

考前不复习的:《西游记》《汤姆?索亚历险记》(以上两篇14、2019年考过)

按以下顺序复习(6篇):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

钢铁是怎样炼(练)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格列弗游记——斯威夫特

朝花夕拾——鲁迅

繁星?春水——冰心

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

特别注意:人物性格、情节、比较(可能会涉及两篇名著并作比较)

第1题,默写(10分)

出现问题较多的不是古诗词,而是古文,如果你感觉没把握,请复习:

一、《容易写错的字(古诗39首+新增9首)》

二、《文言文复习之默写(文言文24篇)》

复习时间: 分钟;

第2题,词语(4分)

见《人教版7-9年级各册生词汇总》

复习时间: 分钟;

第3题,词语选用(3分)

复习时间:0分钟。

第4题,改病句(3分)

见练习

特别注意以下几种类型:

1.重复:

忍俊不禁地笑 非常娴熟 全身遍体鳞伤 美丽的倩影 仔细端详 亲眼目睹 在心里由衷地 一直始终 本地土著 各位同学们

2.杂糅:

《朝花夕拾》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革命 家鲁迅先生在上世纪30所写的一部散文集。

答案:

《朝花夕拾》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在上世纪30所写的一部散文集。

3.词语顺序:

在阅览室里近几天许多同学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答案:

近几天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改病句复习用时: 分钟

第5题,句子的仿写(4分)

复习时间:0分钟。

特别提醒:注意审题,最近我们所做的都是与排比、比喻相关的,这种可能性占90%,但仿写句不一定都是写排比、比喻句,所以,一定要看清题目,是排比、比喻的才像我们平时练习那样做,如不是,则不能一味像平时那样答。

课内文言文阅读

《邹忌讽齐王纳谏》《满井游记》为2019、2019年考过。

第6-8题

第6题,3分

释词(见练习,两份) 分钟

第7题,4分

翻译(见练习) 分钟

第8题(3分)

选择题0分钟

课外文言文阅读

读不懂怎么办?

某些字可能读不懂,被卡住了,怎么办?跳过去,把下面的内容连起来,很可能会因后面的内容弄懂了,前面被卡的字也能弄懂。如果仍被卡住,那就没办法了。课外文言文阅读从来也没有让所有人都得满分的设想。从答题的角度看,也并非每一个词都弄懂才能够答题。

第9题,词语解释(3分)

这些词通常我们是学过的,要回想一下,看在哪里学过,解作什么。如:

主人许之——不知何许人也

以上两个“许”字,其意思肯定不同。

复习时间: 0分钟(建议)

第10题 断句(3分)

断句题的提醒:打草稿。

第11题 简答题(3分)

一定要从多个角度回答,只要不是错误的,那么,你所答角度,只要粘上边就得分。

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材料:《一点通》

时间:不定

(三) 应用文类文段阅读(10分)

两道选择题加一道简答题

提醒:

一、为节约时间,可先看题目后阅读原文;

二、选择题分值很高,选择要慎重;

三、可能要填涂答题卡;

四、对选择题的判断,一定要找相应句子仔细分辨。

复习时间: 分钟

(四)文学作品类(17分)

一、标题的作用

新颖、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作为文章的线索;

表达情感

例一:《背影》

1.《背影》——全文的线索

2.背影指“父亲”的影像,蕴含着父亲对儿子的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感激。

文章《从后排坐起》的标题有何作用。(4分)

17 4 作为行文的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更紧凑;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从后排坐起”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标题的含义:既指小女孩头上的以及后来带给“我”的栀子花,也指小女孩可爱、善良、纯洁的心灵,还指老师对一个所谓的“差学生” 的尊重、平等、信任和关爱。

文章以“栀子花开”为题,通过以“栀子花开”为线索组织材料,叙写对母亲往事的回忆,以栀子花喻母亲,将“栀子花开”散发的芬芳写出母亲的慈祥,比喻母亲对儿女无瑕醇厚的爱,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

文段开头的作用(文学作品类)

新颖、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开启(引出)下文;

开篇点题;

渲染(烘托)、铺垫

关于“文章末段的作用”

通常地,有以下的作用:

★点题;

★点明中心(画龙点睛)、卒章显志、深化主题

★照应前文(开头);

★总结全文;

★留下余味,给读者以深思;

★表达了……抒发了……

《栀子花开》结尾的作用

结构上,再次提到“栀子花开”,照应了开头,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更完整紧凑;内容上,以花喻人,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

分析结尾划线句“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中,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在选文的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3分)

总结全文,(1分)照应题目(或点题),(1分)点明善心的传递可以温暖人心这一主旨。(1分)

句子的作用

内容+结构

如问“含义”,则一般不答结构作用。

只要问“含义”,则一定有言外之意,一般要答字面意思,然后再答深层含义。

下面先说结构作用

开启(引出)下文、总结上文

承上启下(过渡);

设悬念、铺垫、照应、打伏笔;

形成全文的线索;

某情节的作用

使文章产生波澜,推动情节发展,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刻画人物形象

景物描写的作用

一、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如《孔已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饯,买一碗酒。”交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具体的人文特点。

再如《一面》中第5段“门外,细雨烟似的地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及当时的自然环境,也暗含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驿路梨花》中的开头部分“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向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这句话写出了山高、山大,同人物当时反映出当时人物焦急的心情。

又如该篇课文第六段“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优美的景物衬托出人物愉悦、轻松的心境。

三、展示人物性格

四、推动情节的发展

《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烈日下的景物描写和暴雨中的景物描则展现祥子在不同自然环境中同样的悲惨的命运,推动情节发展,突出故事主题。

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故乡》是一篇优秀的短篇小说,其中有好几段精当、简扼的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起到什么作用呢?让我们共同来分析研究一下。

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时候既然是深秋,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段景物描写是“我” 渐近故乡时在船上所见。那“阴晦”的天气,“苍黄”的天色,“呜呜”的冷风,“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活画出一幅死寂般的故乡冬景图。作者用这些语句极力渲染了农村萧条、荒凉、沉寂的气氛,以烘托“我”当时的悲凉心情,以表现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残酷蹂躏下农村日益衰败这个主题。

回到家中,见到老屋“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呈现出寂寥、破败的惨状。远望故乡一片萧条,近看老屋寂寥笼罩,让“我”的心更感悲凉。此处明写景暗抒情,既渲染了氛围,又以小见大,表现了广大农民渐趋破产的悲惨境遇。

当母亲向“我”提到闰土及“他也许就要来了”的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西瓜,……”这段景物描写,色彩鲜艳明丽,“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瓜地,与后面西瓜地里小闰土活泼、勇敢的形象相映生辉,显得十分神奇。从而衬托出“我”对闰土的喜爱、对记忆中的故乡无限怀恋、向往之情。

“我”和母亲、宏儿离开故乡时,作者描写景物道:“我们的船向前走,两岸的青山在黄昏中,装成了深黛颜色,连着退向船后梢去。”“宏儿和我靠着船舱,同看外面模糊的风景”。此处的景物描写和开头的景物描写目的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模糊的风景”中的“模糊”,还衬托了“我”心情的“模糊”,即除了悲凉,还有沉闷、悲哀。试想,“我”亲眼看到故乡的破败和人民的境遇,亲身体验到人际间的隔膜,怎能不感到沉闷、悲哀呢?这“悲凉”和“沉闷”,作者其后也作了交代:“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在文尾,作者再次描写了海边的景色:“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与上文的景物描写并非重复。前面那段描写,是“我”回忆中的景象,是实写;而此处是“我”憧憬中的美丽景象,是虚写。因为“我”看到故乡萧条、破败之景,深感失望,但又不甘心故乡继续萧条、破败下去,于是,就为故乡的远景勾画了这帧美丽的蓝图,表现出“我”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决心。

总之,《故乡》中的景物描写,无论是记忆中的景物还是现实中的景物,都渲染了一定的气氛,起到了衬托人物心情,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1164996.html

相关阅读:解题方法:初中语文做题方法和做题思路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题之临窗看柳
初中语文阅读题之江南逢李龟年
2018初中语文阅读题之学会感恩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第二部分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