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六课第1课时总第15课时
【目标要求】
1、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白作为国家的主人,关心国家的事,积极参与国家管理;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德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2、知识目标: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预习导学】
1、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是什么?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主要职权、它与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的关系?
4、依法治国的含义、意义、基本要求分别是什么?
5、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性是什么?
6、依法治国对一切国家机关及公民的要求分别是什么?
【问题探究】
1、【活动一】 你知道人民是怎样行使权力的吗?
此部分内容的解决,如果有条件可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人大代表选举、人大代表表决或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某项法律时的图片。
教师引用宪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联系地理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既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13亿多人要行使权力,总要通过适当的方式,那么,人民是通过什么方式行使权力的?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归纳总结。
2、【活动二】
出示材料:2009年3月5日至13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近3000名代表认真审议批准了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工作报告,依法选举和决定认命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
学生阅读,归纳得出教材观点。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解决以下问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主要职权、它与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的关系?
3、【活动三】 议一议
党和国家领导人强调依法治国的意义。(此活动为导入活动,不必深入探究。)
学生阅读材料,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得出:依法治国的含义、意义、基本要求等相关知识点。
4、【活动四】
你能说出哪些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行政活动?
答:文化稽查对依法查处非法出版物;税务部门依法征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规范市场秩序;公安部门依法清理流动人口等等。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为什么?)
从我国绝大部分法律法规是由行政部门来执行的,来强调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意义。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一点,教材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5、【活动五】
在日常生活中,你的家人有没有遇到过合法权益受侵害的事情?如果有,问题是如何解决的?通过这一活动归纳得出法治国家对公民个人的要求。
【例题精析】
1、(2008年济宁市)在今年的“两会”上,三位分别来自广东、上海、重庆的农民工人大代表格外“抢眼”。农民工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 )
①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 ②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面临的困难
③充分反映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④是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广泛性的真实体现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作为当今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的农民工,当选为人大代表,恰恰体现了人大代表的广泛性,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农民工作为人民当中的一员,当选为人大代表,恰恰反映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面临的困难,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仅仅靠农民工当选为人大代表,就得以解决,是不现实的。故①③④项正确,答案选C。
举一反三:
1、(多选)(2009南昌市)11. 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该法制定过程中,共征得社会公众意见1.1万余件;全国人大常委会还举行了食品安全法草案立法论证会。这说明( )
A. 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C. 我国重视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法律保护 D. 我国公民享有建议权
2、(2008年武汉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由此看出 ( )
A.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唯一措施
B.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C.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D.法律可使人人得到好处
解析:做好本题关键在于分析好题干中的材料,分析出材料中的意思是要重视法律的作用,深入宣传好法律,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这正与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的内涵相一致。A项中的唯一措施太绝对,C项中依法治国的核心应是依宪治国,D项中法律对违法者来说得到的只能是惩罚, B项不仅说法正确,还与题干意思相吻合。故答案选B。
举一反三:
2、(2009泰安)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的发生警示我们 ( )
①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检查、监督、管理力度,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
②生产者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
③诚信无价,做人做事要诚实守信 ④不负责任的行为害人害己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目标检测】
1、(2009贵阳)2009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代表们共聚一堂,共商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 ( )
A. 根本制度 B. 基本经济制度 C. 根本政治制度 D.基本政治制度
2、(2009呼和浩特)在我国,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是 (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人民代表大会 C. 中央国家机关 D. 人民政协
3、(2009河北)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
①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④规定了人民享有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4、(2009武汉)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党与腐败,水火不容。”这反映了党和国家对治理腐败的高度重视。严惩腐败 ( )
A. 体现了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B. 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C. 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唯一保障
5、(2009娄底市)2008年12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修正后的《防震减灾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专利法的决定》。这体现了我国依法治国的前提是 ( )
A. 有法可依 B. 有法必依 C. 执法必严 D. 违法必究
6、(2009齐齐哈尔)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 ( )
A. 有法可依 B. 执法必严 C. 依法行政 D. 违法必究
7、(2009福州)做一个知法守法的人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并于6月1日起实施。《食品安全法》在制定过程中,向社会征集了1万余条意见和建议,并历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的4次审议。该法的出台,加强了我国对食品安全的监管。
(1)《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实行许可制度。食品生产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规定保护了消费者的哪一项权利?消费者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应怎么办?(7分)
(2)上述材料体现了我们所学教材知识的哪些观点?请写出两条。(4分)
8.【聚焦人大】材料一:2008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就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和2008年的打算作了汇报。
材料二:肖扬指出:五年(2003?2007)来,最高人民法院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确保法律严格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新贡献。共审理各类案件20451件。依法惩罚刑事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依法惩罚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12万件。依法平等保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权利,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1)最高人民法院向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作报告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课后训练】
1、(2009无锡)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决定国家的重大事务。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
A. 国家的一切权力由人民直接行使
B. 人民对国家大事的决定权,是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的
C. 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直接行使立法权
D. 人民通过直接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2、(2009泰安)2009年3月5日至12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避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全国人大代表汇聚北京,代表人民的意愿,共商国是,审议批准了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工作报告。这表明()
①在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权力
③全国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赋予的权力,讨论和决定国家重大事务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009威海)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国家对地方政府及负有监管职责的主要部门依法实行了责任追究,共有18名涉案人员被逮捕判刑。据此回答
3、 对涉案人员追究法律责任,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基本要求中的( )
A. 有法可依 B. 有法必依 C. 执法必严 D. 违法必究
4、 上述材料说明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
①以宪法为最高的行为准则 ②加强立法,健全法律监督
③提高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 ④严格依法办事,防止违法乱纪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5、(2009年青岛)近年来,我国被依法判决但执行困难甚至无法执行的案件有增长的
趋势。一位西方哲人说过“如果法律不能被执行,那就等于没有法律。”
这主要说明 ( )
A. 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
B. 执法必严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
C. 法制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D.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重要性
6、12. 2009年1月16日,陕西省第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胜利闭幕。大会期间,代表们审议通过了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重要事项。这说明 (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 人大代表有权决定国家的一切事务
C. 人民代表大会要对政府负责,受政府监督
D. 只有人大代表才能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7、(2009河北)走近法律,简要回答。(7分)
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以158票赞成、3票反对、4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该法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食品安全法为食品安全构筑了一道强有力的防线。
(1)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食品安全法,体现了法律的哪一个特征?(2分)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什么权力?(1分)
(2)为什么说食品安全法为食品安全构筑了一道强有力的防线?(4分)
8、(2009苏州)
材料一:2008年9月12日,我国卫生部根据送检样本,认定陕、豫、鲁、皖等10余个市患肾结石婴幼儿,系由喂养石家庄“三鹿牌”含三聚氰胺的配方奶粉所致。全国患儿共有1253名,两人死亡;为此,国务院实施全国奶制品专项检查。
材料二:2009年2月28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获高票通过。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9号主席令予以公布,并将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1)阅读材料,联系教材“护佑生命安康”和“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的内容,我们未成年人应领悟到哪些道理?(2分)
(2)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围绕“法律和食品安全”话题展开讨论。现在邀请你加入他们的讨论,结合“认识依法治国”的有关知识,请说说你的观点。(3分)
【质疑反思】
课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第三单元第六课第2课时总第16课时
编写人:常春玲 高培刚 审稿人:吴佩贞 王风明
【目标要求】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宪法的重要作用,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
2、知识目标:宪法的作用和法律地位。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能力目标:
认识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从而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预习导学】
1、宪法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2、宪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宪法的构成及现行宪法是什么?
4、怎样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5、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为什么?
6、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问题探究】
1、【活动一】
从法律家族聚会中,你能看出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吗?
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中拟人手法介绍的 “一次隆重的法律家族聚会” 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比如: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或者以动画形式展示出来,并加入更详实的资料与案例,对比理解“宪法的地位”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2、【活动二】
小齐为什么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她是怎样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的?
答:(1)因为:A、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B、认真学习宪法等法律知识,懂得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2)以法律为武器,采用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小结:怎样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3、【活动三】
你能说出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吗?
学生活动:看图:教材中的“法律体系金字塔”;查阅宪法、刑法、兵役法、环境保护法等的相关条款。(注:教师在上课前下发事先印好的宪法部分章节的摘要。)
依据宪法第 18条的规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依据宪法第 103条的规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依据宪法第 11条的规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等。
学生归纳,得出结论:是“母子”关系。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为什么?)
(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普通法律是依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4)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最后归纳得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从内容规定、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方面阐述了宪法的特征,明确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开始逐步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主动学习宪法、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例题精析】
1、(2008年恩施)右边漫画表明:在我国法律体系中 ( )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
B.宪法规定了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C.宪法与普通法律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
D.宪法的制定与修改程序和普通法律相同
解析:有关宪法的内容,考查的重点是宪法的地位以及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考题形式灵活,往往结合宪法的修改、《义务教育法》的修改、《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来命题,对相关问题需要学生在记忆的基础上理解并灵活运用。本题考查的正是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当中的地位,根据所学可知A项正确。答案选A。
举一反三:
2008年,劳动合同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企业所得税法、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颁布实施。这些法律法规无一例外的标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或者“以宪法为依据”。这表明 ( )
A.宪法包含了其他法律、法规 B.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
C.普通法律具有与宪法相同的法律效力 D.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
【目标检测】
1、(2009无锡)15.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 ( )
A. 行政法 B. 民法 C. 刑法 D. 宪法
2、(2009重庆)2008年是我国社会保障立法全面推进的重要一年。有关社会民生的《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慈善事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就有四十多项。上述这些法律法规都是依据宪法制定的,这是因为 ( )
①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内容
②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地位
③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
④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A 、 ②④ B、 ①② C、 ①④ D、 ③④
(2009河北)截至2009年1月底,我国现行有效法律达231件,行政法规600多件,地方性法规70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600多件。回答3~4题。
3、上述材料表明 ( )
①我国法治建设取得重大成就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备
③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④我国的所有事务已完全纳入法治轨道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③④
4、在我国所有的法律法规中,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最高的是 ( )
A. 刑法 B. 未成年人保护法 C. 民法通则 D. 宪法
5、(2009呼和浩特)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是 ( )
A.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 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并存的国家
C.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D. 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国家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内容有 ( )
A.国家的性质 B.犯罪的特点和刑罚
C.国家的根本制度 D.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7、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说明全国人大享有( )
A.任免权 B.决定权 C.监督权 D.立法权
按照全国人大通过的关于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省、直辖市,应有农民工代表”被首次明确。我国1亿多农民工也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直接拥有自己的代表。据此回答4?5题。
8、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A.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农民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D.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A.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是我国的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C.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拥有国家所有的权力
10、(2009贵阳) “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法由我生,效力我最高。”
(1)请你猜猜这一谜语的谜底。(打一法律名称)
(2)这一法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效力如何?表现是怎样的?
【课后训练】
1、(2009山西)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其核心是( )
A. 依宪治国 B. 依法行政 C. 有法可依 D. 违法必究
2、(2009镇江)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 )
A. 刑法 B. 宪法 C. 教育法 D. 民法
3、(2009山东青岛) 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以宪法为依据制定的食品安全法、刑法修正案(七)和修订后的保险法。这说明( )
A. 我国法律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B.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C. 我国宪法是其他法律的具体化
D. 宪法是食品安全法、刑法和其他法律的总和
4、(2009江西南昌)2008年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弘扬法治精神,服务科学发展”。法治的核心是宪法,因为我国宪法是 ( )
A. 国家的根本大法
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C. 法律家族中最严厉的法律
D.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5、(2009绵阳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十八条明确规定:“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说明 ( )
A.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B. 其他法律和地方性法规不重要
C. 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D.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6、下列选项中的两部法律是母法与子法关系的是 ( )
A.教育法;义务教育法 B.刑法;刑事诉讼法
C.民法通则;未成年人保护法 D.宪法;刑法
7、作为青少年,在维护宪法尊严方面我们能做到的是 ( )
①认真学习宪法 ②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③参与讨论宪法的条文 ④与违反宪法的现象作斗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2005年9月27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有关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俗称“起征点”)立法听证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历史上举行的第一次立法听证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举行立法听证会 ( )
①有利于进一步密切国家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②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增强立法透明度,推进立法民主
③有利于公民直接参与决定国家大事
④能够让法律得到大多数公民的批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2009锦州市)(6分)邓小平同志说:“要通过改革,处理法治和人治的关系。”江泽民同志说:“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法治国。”胡锦涛同志强调:“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体现了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什么?(1分)
(2)依法治国有哪些基本要求?(2分)
(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一个公民应该怎样做?(3分)
10、(2009苏州)我国宪法在总纲的第一条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从法律知识的角度,上述材料主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质疑反思】
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课时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参考答案
【预习导学】
1、开放,闭关自守 2、引进来,走出去,对外开放 3、世界上所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 4、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根本基点,对内搞活,对外开放 5、基本国策
【例题精析】
1、ABCD 2、ABCD
【目标检测】
一、 ××√
二、CCBC
三、这一观点是片面的。中国要发展,就要打开国门,向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大胆吸收世界各国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发展自己。这是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结论,闭关自守只能导致愚昧和落后。但是,在我们这样一个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点,把立足自己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
【课后训练】
一、CACCBB
二、甲的观点错误,乙的观点正确。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相互取长补短,在竞争与合作中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
三、(1)重要原因是闭关锁国。(2)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3)①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世界国家和地区的联系和交流日益紧密,世界一天一天变得更加开放。②中国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到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③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课时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参考答案
【预习导学】
1、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2、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
3、发展问题,优生优育,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4、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5、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6、“三个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判断所有问题的根本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7、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例题精析】C
【目标检测】
一、××√
二、DBDC
三、(1)少吃或不吃口香糖、使用电子贺卡、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等。(言之有理即可)(2)①我市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环境的压力,它影响了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②是构建和谐社会,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课后训练】
一、CDCBD BBCCC
二、1、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2)实地调查、走访、座谈、查阅资料、问卷调查、抽样分析等。(说正确三点即可)。(3)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关心我们的生存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保护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子孙;保护环境,请从点滴小事做起;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等。(4)提示:学生只要答出一种环境问题即可,如:水污染、大气污染、沙尘暴、水土流失、生活垃圾 、白色污染、森林减少、草原减少……;学生要对自己回答的环境问题提建议。
2、略
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三课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参考答案
举一反三:BAA
目标检测:1-8 ABBCC BCC
9.(1)污染大气,使得空气中烟尘和其他污染物的浓度急剧增加,不利于人体健康;降低大气能见度,妨碍交通,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造成资源的浪费等。
(2)①多举办一些科普宣传,使农民知道秸秆露天燃烧的危害,对秸秆的价值有更深刻的了解;②政府、环保等部门发挥作用,监督农民尽量不烧或少烧;③引导农民作好秸秆还田工作,充分利用其中的有机质;④用作饲料、建沼气池、秸秆发电、加强秸秆的综合利用
课后训练 1-12 BB CDDDC CBDCA
13.实践探究题
(1)最符合节约的要求,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功效的设计:①用口杯接水刷牙;②作业本→草稿纸→废纸回收。 ③洗脸、洗澡、洗衣服、洗菜、淘米→刷拖把→冲厕所; 洗脸、洗菜、淘米→淋花或淋树。 (2)①当前中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 ②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 ③人人参与节约资源、能源的行动,既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又可增加社会财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以节约资源为荣,以浪费资源为耻;节约资源,人人有责;全民动员,建设节约型社会。
14.材料分析题
(1)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 (2)人口的过多和过快增长,必然给自然资源和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3)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治理和保护环境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②与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结合起来,使人口控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真正纳入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③与科教兴国战略结合起来,依靠科技,提高保护治理环境的能力和水平.④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我国应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必须加强资源和环境法规、资源和环境知识的教育,提高全体人民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意识。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就要全面规划,科学布局,保持生态平衡,防治环境污染。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绝不能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4).作为中学生,应当充分认识环保重要性,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自觉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守护好我们共有的家园。(再答一些具体的方法)
15.(1)对外开放、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2)①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②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③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紧密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我们经济社会发展;④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第二单元第四课第四课时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参考答案
举一反三:1-5BCCDD
目标检测:1-8 DBDAC CCD
9.材料分析题:
(l)材料一、二表明,我国的科学技术还比较落后,特别是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能力还不强。(2)体现了我国正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国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3)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已成为当代经济和科技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我们青少年一方面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努力培养自己的精神和创新能力。
课后训练:1-12 BD CDDBD BDAAB
13.实践探究题: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还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②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③为适应全球范围内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应对严峻挑战,我国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2)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战略;要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要发展先进文化,培养全社会的创新精神;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言之有理即可。)(3)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的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在学习中独立思考,从小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要学以致用,勇于实践。
第十三课时参考答案:
目标检测:1-4CDCC
5、(1)软实力指的是“中华文化”。特点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2)发展先进文化应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宣传和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同时,以开放的心态态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
课后训练:1-5CBABC
6、(1)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3)每方面1分,满4分为止。①党和政府的力量。(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力量)②社会主义制度的力量。③法制的力量。④科学技术的力量。⑤民族精神的力量。
第十四课时参考答案
举一反三: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2)在灾难面前,一个民族要团结一致,共同应对,才能形成抗击灾难的巨大力量;要自强不息,才能愈挫愈勇,不会被灾难打倒;要充分发挥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艰苦奋斗,才能实现灾后的重建和复兴。(3)略
目标检测:
1-5 BDDAC
6、(1)①抗击雪灾。②实现抗震救灾的胜利。③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④“神舟”七号成功发射。评分说明:任举以上两个事例即可,如答出其他符合要求的重大事件也可得分。
(2)爱国主义。(2分)
(3)略(2分)评分说明:语言精炼,能够表达真情实感即可得分。
课后训练:1-3ABB
4、(1)抗震救灾;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神七”飞天,太空行走等。
(2)爱国主义。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有巨大的凝聚力;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3)树立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学习,从身边小事做起;关爱他人,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不言代价和回报。(6分,答到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第三单元第六课第1课时人民当家做主的法治国家参考答案
举一反三:1、A C D. 2、C.
【目标检测】1、C. 2、B. 3、C. 4、A. 5、A. 6、C.
7、(11分)(1)①安全权、知情权或公平交易权。②途径: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7分)
(2)①全国人大拥有立法权。②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③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④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⑤公民享有批评建议权。⑥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生权利等。(写出2条,4分)
8、(1)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大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拥有最高监督权,最高人民法院要对全国人大负责,受它监督。
(2)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②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③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④“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要求;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等。
【课后训练】1、B. 2、D .3、D .4、A. 5、D .6、A.
7、(1)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或法律由国家制定);②立法权。
(2)为食品安全提供了完善而有力的法律保障;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行为;制裁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行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或生命健康权、安全权)等。
8、 (5分)(1)①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②法律是未成年人的“保护伞”和“守护人”。(2) ①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②加强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真正实行依法治国。
第三单元第六课第2课时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参考答案
举一反三:B.
【目标检测】
1、D .2、A 3、B. 4、D. 5、C. 6、C. 7、D 8、C 9、A
10、(1)宪法(1分)
(2)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宪法为“母法”,普通法律为“子法”。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4分)
【课后训练】1、A 2、B .3、 B .4、A 5、A 6、D.7、C. 8、A
9、(1)人民群众(1分)。
(2)有法可依、有法必依(1分)、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分)
(3)要学会依法办事,依法律己(1分),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1分),依法维护国家利益,把依法治国落到实处(1分)。(只要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语言通顺,即可得分)
10、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或答: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或答: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三课时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总第十七课时
编写人:王风明、吴佩贞 审稿人:高培刚、常春玲
【目标要求】
1、知识目标: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要依法行使自己的建议权和监督权。维护国家安全。
2、能力目标:依法正确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等政治权利,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自觉履行公民的政治义务,树立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
【预习导学】
1、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指 。行使政治权利的表现??行使 。
2、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公民有提出 ;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 。
3、对于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要 正确行使。公民行使监督权利时,应当 ,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 。
4、国家安全,包括哪些内容?
5、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国家的安全关系着 。没有国家的安全, 。
6、公民履行维护国家安全政治义务的方式。
【问题探究】
1、小毅参加选举
(1)学生阅读材料,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选举权属于哪种公民权?行使选举权需要什么条件?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导入新课:公民的选举权属于政治权利。我国公民行使选举权是有条件的,一是年满十八周岁,二是没有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
2、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
(1)学生阅读,填表。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3)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引起下文:公民在行使监督权等政治权利时要注意,一定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公民行使政治权利时,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
3、依法行使建议权、监督权
(1)让学生说出四幅图片反映的内容,思考这些内容与行使政治权利的关系。
(2)可以采用辩论的方式,说出正反方的观点,阐明理由。
4、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1)学生阅读材料。
(2)教师指导学生思考:中国地图的完整与国家利益、国家安全有什么关系?我们为什么要维护中国地图的完整?
5、小民的选择
(1)学生讨论:小民有几种选择?后果分别是什么?
(2)教师引导归纳。选择一:出卖情报。后果:工厂倒闭,损害了国家、集体的利益,也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危害了国家安全。对小民及其父亲而言,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承担法律责任。选择二:拒绝。后果:工厂的利益不受损失,保守了国家的商业秘密,维护了国家的经济安全,尽到了公民的义务。
(3)根据上述归纳,组织学生进行辩论。
(4)教师总结:我们应选择后者,因为国家秘密事关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秘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例题精析】
(2009中考?无锡) “我有问题问总理”网络互动平台已经连续几年在“两会”期间推出。2009年2月28日,北京学生韩冰在与温家宝总理在线交流时,就“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上学问题”提出了建议。该同学的行为。( )
A. 承担了自己对社会应尽的法定义务
B. 超越了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范围
C. 以合法方式行使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D. 以合法方式履行了公民建议的义务
解析:C。该题考查对“公民的政治权利”的理解和认识。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依法积极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是公民意识强的表现。首先排除A和D,韩冰是在行使权利;最后排除B,这种方式没有超越法律的规定。
举一反三:(2009中考?泰州) “我一直认为群众有权利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并且对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评意见,政府也需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温家宝总理的这段话体现了我国公民享有( )
①人格尊严权 ②监督权 ③批评建议权 ④知情权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目标检测】
一、判断:
1、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我们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
2、公民行使监督权应当以事实为依据,必要时可以采取贴大字报的方式公开揭露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 )
3、没有国家安全,公民个人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 )
4、保守国家秘密仅是成年公民应尽的义务。( )
二、单项选择:
1、(2009中考?苏州) 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 )
A. 发现权和发明权 B.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 批评权和建议权 D. 知情权和参与权
2、在一次地方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中,小刚发现有人有选票,有人没有选票,请你判断下列人物中哪几位有选票( )
①信仰佛教的李大妈 ②公务员王叔叔 ③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赵某 ④17岁的高中生大勇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3、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可以( )
①提出批评 ②提出建议 ③进行揭发 ④进行诬告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4、公民可以对下列对象行使监督权( )
①市政府 ②公安局 ③市长 ④某公安人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5、明朝顾宪成写成有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主要启示我们( )
A. 要关心国家大事、参与政治生活 B. 要始终以学习为中心
C. 要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D. 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
6、李某乘公共汽车时,发现后座上放有一个内装标有“机密”文件的牛皮纸口袋,李某的正确做法是( )
①视而不见,不予理睬 ②不随意翻阅里面的文件 ③及时上交给公安部门 ④把文件带回家中藏起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三、辨析题
某中学门前的马路两侧,由于挤满了卖菜、卖小吃、卖水果、卖小玩具的摊位,经常导致进不能进,出不能出的拥堵现象。这给学生进出校园带来极大的不便,也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秩序。对此同学们议论纷纷,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是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没做好。小明同学认为:对于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我们无权过问,也没有办法过问。
请对小明同学的观点加以评析。
【课后训练】
一、单项选择:
1、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在灾后重建过程中,许多热心网民积极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这些网民正确行使了( )
A. 生命健康权 B. 名誉权 C. 建议权 D. 知情权
2、2009年4月,中共镇江市委通过网络、信函等方式在全体市民中开展“我为镇江科学发展献一计”活动。中共镇江市委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进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能等征求社会各方意见。这一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
A. 公民积极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B. 公民享有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利
C. 公民直接决定国家与地方的重大事务
D. 公民履行参政议政的义务
3、2009年2月28日,温家宝总理来到中国政府网,与亿万网民在线交流,网民们积极谏言献策,这一做法( )
①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优势 ②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意 ③保障了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④有利于公民行使建议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4、近年来,不断壮大的网络监督浪潮,已成为网民表达诉求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成为监督官员的另一重要力量。由此可见( )
A. 我国已经建立起最完善的法律监督机制
B. 实行依法治国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方略
C.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就是要有法可依
D. 公民依法行使批评权、监督权,有利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5、一天上午,章某到某政府部门办事。该部门的工作人员迟到了半个多小时,而且对待章某的态度傲慢,表现得极不耐烦。章某将此情况通过政府网站上的“市民心声”栏目向有关部门作了反映。章某的这一做法( )
A. 是自私自利的表现 B. 是爱管闲事的表现
C. 损害了工作人员的名誉权 D. 依法行使了公民的监督权
6、为了使民意的表达更加顺畅,使民众与政府的沟通更加便捷,人民网强国论坛推出了“两会”民意征集大型互动栏目《我有问题问总理》,网友共提出了147702条问题,反腐倡廉、物价房价、教育公平、医疗改革等话题是网民关注的重点。这一做法( )
①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建设 ②有利于促进国家机关提高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 ③有利于切实保障公民的监督权 ④能保障人民享有平等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7、中国政府网自2006年1月1日开通以来,已经进行了200多场访谈,政府官员相继走进演播室,倾听群众真实的声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监督权,提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②使公民行使权利的途径更加广泛 ③公民随意表达意见,会干预国家管理,不利于办事效率的提高
④有利于促进国家机关提高决策水平和决策的科学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8、公民履行参与政治生活的责任,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 )
A. 道德水平,坚持以德治国 B. 法律意识,坚持依法治国
C. 科技文化水平,实行科教兴国 D. 公民意识,依法行使民主权利,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9、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下列属于正确形式的是( )
①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向有关方面提出 ②通过信访制度向各级人大政协或政府反映 ③写大字报在街上张贴 ④举行游行示威,表达自己的意愿 ⑤散发传单,让民众了解自己的意见 ⑥通过电台、电视台或报纸等新闻媒体反映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②⑥ D. ③④⑤
10、张某在国家安全部门工作,在一次同学聚会上,为了显示自己知道许多内幕消息,就向大家泄露了一些国家秘密。张某的行为( )
A. 享受了言论自由的权利 B. 可以理解,毕竟告诉的是同学
C. 是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表现 D. 有可能危害国家安全
11、公民履行维护国家安全政治义务的方式有( )
①保守国家秘密 ②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 ③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 ④为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公务提供便利和协助。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2、《国家安全法》规定,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属于( )
A. 危害国家安全罪 B. 破坏社会秩序罪
C. 危害公共安全罪 D. 侵犯国家利益罪
二、当家作主,行使权利:
2009年1月21日至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五次座谈会,征求对即将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经济、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界代表,企业界代表和工人、农民等基层群众代表,分别出席了座谈会。
(1)上述事实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2)行使建议权、监督权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保守秘密,维护安全:
【目标检测】
质疑反思】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san/67705.html
相关阅读:第一单元 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复习讲学稿
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
2012届中考政治弘扬民族精神 爱我锦绣中华专项复习教案
中考政治复习 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