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素质调研语试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1.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提示,把恰当的字填写在横线上。(4分)
九寨沟是一个佳景荟cuì_▲__、神奇莫测的kuàng_▲___世胜地;是一个不见xiān__▲__尘、自然纯净的“童话世界”。只是由于人的到,它变得喧huá___▲__和杂乱了。
2.默写。(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
(2)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小。
(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4)飞上千寻塔,______ ▲__________。不畏浮云遮望眼, ▲ 。
(5)写出两句我国大好河的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 ( ▲ )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眉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4. 仿句练习。(2分)
例句:不到阿里,何以能说到了台湾?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
▲
5.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0分)【(1)-(3)每题2分,第(4)题4分】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是在谁的影响下走向革命道路?( ▲ )
A.阿维尔巴赫教授 B.巴扎诺娃 C.朱赫莱 D.母亲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多次描绘了一条美丽的河,它是( ▲ )
A.西德维纳河 B.第聂伯河 C.顿河 D.伏尔加河
(3)小说以“钢铁”命名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不是蓝色的眼睛,而应该象钢铁般灰色的眼睛。
B.“斯大林”在俄语里就有“钢铁”的意思,这部小说体现了斯大林的思想。
C.人们应有保尔钢铁般的意志。 D.打仗需要用钢铁作的武器。
(4)保尔是在什么情况下,对生命的价值进行思考的?他为什么能对生命的意义想的那样深刻? ▲
二、理解(60分)
(一)、阅读《阿里纪行》节选部分,完成后问题。(12分)
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①潭无鱼鳖,林无鸟兽,②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偶有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间的安宁。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要把整个阿里的空气都吸进去,不再吐出。
几乎在树身之间穿行,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它是台湾著名的红桧,木有香气,高达58米,胸径6.5米,可以说是罕见的庞然大物。大就成了”精”,成了”神”。其树龄约有三千年,被发现的历史也近一个世纪了。这些或许是它被冠名为”神木”的原因吧。同时,我也明白了,没有那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是孕育不出”神木”这样的树中巨子的。
下的路上,不知谁哼起《高青》,”阿里的姑娘美如水,”但整个游程却没有看到。中,树多人少,不知道阿里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我只觉得,阿里的风光美如画?
6.神木为什么被称之为”神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7.你怎么理解划线句①,那些鱼、鸟、兽到哪里去了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结合划线句②,说说作者当时的感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没有见到阿里的姑娘,他遗憾吗?阿里的姑娘究竟在哪里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小石潭记》完成后的问题。(18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0.解释下列加点字在中的意思。(8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 (2)斗折蛇行_______▲_________
(3)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_____ (4)不可久居_____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写出“?尔远逝,往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意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在游小石潭时的心情有什么变化,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说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心情变化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结合上下说说为什么”闻水声,如鸣佩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比较阅读甲《答谢中书书》和乙《记承天寺夜游》,完成14—17题。(18分)
【甲】川之美,古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4.用“/”为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2分)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晓雾将歇(▲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
(3)怀民亦未寝( ▲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沉鳞竞跃。 ▲
(2)相与步于中庭。 ▲
17.。(8分)
(1)甲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和“____▲ ___”。乙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 ▲ _”。(4分)
(2)甲乙两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描绘了“ ▲ 之美”,乙描写了“▲ 之美”。但两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表达了作者的 ▲ 思想感情;乙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中“__________ ▲ ”的语句中。(4分)
(四)、阅读说明,完成习题。(12分,每题3分)
人类正面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向我们描述了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森林消失和沙漠扩大,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的地区;热带流行的疟疾和寄生虫病将向北蔓延,使欧洲出现流行病;地中海地区由于严重缺水会半沙漠化,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荡然无存;在英国,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东部的某些地方可能变得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另外,一些河流水量将大大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遭到破坏;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体滑坡,交通中断。而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人由于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3℃。这一预测是以近年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和温室效应为依据的。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使大气层保持一定的热能。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气温,当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时,地表气温就相应升高。科学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环境的演化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全球气温将为-40℃,而现在全球平均气温为16℃。科学家们预言,人类如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到203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比1850年工业革命时增加一倍。
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量越越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同时,雷击、虫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坏也使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遭到破坏。所以,要控制全球变暖,必须改变能结构,大力植树造林。有科学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我们必须树立全球共同性的大气环境观念,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爱护头顶上的这片蓝天。
18.下列对”温室效应”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指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能够接受阳光的一定的密闭空间中所产生的一种保温效应。
B.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剧增以后,又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从而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C.指在接受阳光的密闭空间中能够影响地表气温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D.指大气层中主要的温室气体,通过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在特定密闭空间中产生的保温效应。
19.根据原,全球气温变暖带的影响最严重的一项是( ▲ )
A.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遭到破坏,导致不少地区沙漠扩大,疾病流行。
B.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一些地区会因为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
C.数以百万计的人因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D.台风频频袭击,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体滑坡,交通中断。
20.下列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世界各国迟迟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不改变能结构和大力植树造林,以致大气层的温室效应越越严重。
B.1850年工业革命以,大量开采和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化石燃料的结果,大大增加了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含量。
C.由于人类无限制的破坏,地球上大片森林和草地急剧消失,沙漠进一步扩大,使得地表气温也随之不断升高。
D.因雷击和虫害而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导致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植被日益减少,而人类对此却束手无策。
21.根据原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非洲是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广的地区,人类如果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那么非洲因此而受益的面积也将最广。
B.一旦人类能够控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
应加剧,那么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台风将远离日本。
C.为避免增加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些科学家主张用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可见使用核燃料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D.假如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持续降低,全球气温就有可能持续降低,人类也许将面临另一场全球变冷的挑战。
三、小(30分)
请以"开考时刻"为题,写一篇200-250字左右的短。(最多不要超过300字)
提示:适当描写场景,着重写出自己的心情。
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1.萃 旷 纤 哗
2.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3. C(A:否定词“不”误用;B:缺必要的宾语“意识”;D:前后不一致,一面和两面不搭配,应去掉后面的“是否”。)
4.不到北京,何以能说到了中国?不到八达岭长城,又何以能说到了北京?
5.C B D 见补充习题88页
二、阅读理解
(一)、6.神木体形巨大,历史悠久,所以被冠名为”神木”
7.人们连说话都是悄悄的,没有去打扰这些鱼、鸟、兽,它们也没有必要出四散逃窜,所以它们就在游客身边,说明游客的环保意识很强,在这里,人与自然是融洽的、和谐的。
8.作者可以感觉到林的幽静,”如蝉、如蝇、如蚊”三个比喻写出了林里若有若无的声音,以声反衬静。
9.作者领略了阿里美丽的风光,如同见到了一位美丽的阿里姑娘,他也坚信阿里的水可以养育出如水般清新脱俗的阿里姑娘,他并不遗憾,这个姑娘已被他装在心里了。(或作者不会感到遗憾,阿里姑娘只是一种美的象征,作者在美丽的阿里水中已经看到了阿里的姑娘,并把她永远放在了心里。)
(二)、10.(1)大约(2)像北斗星那样(3)因为(4)停留
11.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览的人逗乐。
12.作者刚开始是无忧无虑、欣然而往的,但在环境的刺激下,作者感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忧伤、苦闷。作者因为当时谪居永州,满腹宏图大志不得施展,怀着一种愤懑不平的苦闷心情。
13.因为小石潭”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所以水与各种形状的石头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三)、14.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5.(1)消散 (2)参与,这里指欣赏 (3)睡觉 (4)只是
16.(1)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2)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17.(1)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川 月色(月夜) 热爱自然,沉醉水(意思对即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四)、A、C、D、B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er/49311.html
相关阅读: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试卷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最新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3年八年级下册语文5月月考试卷(带答案)
初二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人教版专用)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