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诗四首·综合能力测试
一、为下列加点字注音(8分)
荒秽( ) 荷锄( ) 候骑( ) 燕然( )
荆门( ) 帘旌( ) 徙倚( )
二、解释下列加粗词语(10分)
1.荷锄:
2.草木长:
3.荒秽:
4.凭危:
5.征蓬:
6.长河:
7.大荒:
8.仍怜:
9.夕阳迟:
10.徙倚:
三、文学常识填空(24分)
1.《归园田居》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朝诗人。字 ,世称 ,
本诗作于诗人 的第二年,选自《__ ______》。
2.《使至塞上》选自《____ __》,作者是________,字 ,____朝著名 (派别)诗人,与 并称为“王孟”。本诗选自《__ ______》。
3.《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朝诗人。字 ,号 ,有 之称。本诗选自《__ ______》。
4.《登岳阳楼》的作者是 , 朝诗人。字 ,号 。本诗选自《__ ______》。
四、按要求用原文回答(16分)
1.《归园田居》中写诗人耕种辛勤的句子是“___ _____,____ ____”;抒发作者愿望的句子是“_____ ___,______ __。”
2.《渡荆门送别》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的诗句是“ ,
___ _____”。用拟人手法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___ _____,___ _____”。
3.《使至塞上》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暗写自己的遭遇并抒发情感的句子是“ ,
___ _____”。描写黄昏日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___ _____,____ ___”。
4.《登岳阳楼》表达漂泊不定的生涯、离乡背井的感慨的句子是“ ,
___ _____”。诗中“ , ”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
五、选择题(每题4,共16)
1.对《使至塞上》诗句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B )
A首句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交代了诗人的路程去向。
B诗人用“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初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雄心。
C第三句展现了大漠的辽阔与奇特壮丽的景色,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对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D整首诗叙事与抒情结合,而作者的情感却在事件和景物中表现得酣畅淋漓,使得事、景、情融为一体。
2. 对《渡荆门送别》的内容、写法理解不符合诗意的一项是( D )
A.诗的一开头,就以明快的手法点明了此行将要前往的目的地,以至乘坐的交通工具。
B.全诗以远游起笔,中间写途中所见景色,最后以惜别作结,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写景用语着字,也独具匠心。
C.诗中所写景物,既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自然景物到诗境中来。
D.这首诗从题材上说是一首五言律诗,从体裁上说是思乡诗。诗中不是写诗人离开故乡的不舍,而是以故乡水为抒情主体,描写其万里相送的情谊,使游子对故乡之思倍增。
3. 对《登岳阳楼》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A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而近。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D尾联“风霜”一语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
4. 下面对诗文内容,写法理解不正确的是( D )
A《登岳阳楼》背景是靖康之变,诗人凭栏吊古,抒家国之恨和身世之愁,颈联从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脱胎而来,诗歌气象开阔,苍凉悲壮,堪称杜调。
B《归园田居》从表面上看,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其实是传达出诗人归隐田园的心愿,也流露出诗人淳朴率真的生活情态,是五言古诗中的精金良玉。
C《渡荆门送别》写景部分,诗人坐在船上沿途观赏,一路看来,眼前的景物逐渐变化,这是“移步换景”的写法。
D《使至塞上》以简练的笔墨写了出使边塞的经历,诗中所写景物,极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自然景物到诗境中来。(无近景)
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4分)
1.《归园田居》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句以极富诗意的笔法写出诗人早出晚归、不辞辛劳的形象。 ( √ )
2.《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表现了诗人即将到达西北边塞的欣喜之情。( × )
3.《渡荆门送别》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一联描绘了两幅美丽的画面:一幅水中映月图,一幅天边云霞图,让人感受到了江上的美景。 ( √ )
4.《登岳阳楼》中“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一联表达了诗人三年多来,辗转万里,备尝艰辛的无限感慨。 ( √ )
七、拓展延伸(22分)
(一)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诗中有两个字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春天山花怒放的勃勃生机,你知道是哪两个字吗?(2分) “欲”和“燃” 。
2.仔细品读诗歌,说说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3分)
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
(二)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的“散”改为“传”好不好?为什么?(3分)
不好。因为“散”是均匀遍布,写出笛声无处不在,无处不闻,传遍了整个洛阳城。
“传”字没有这个表达效果。
(三)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最后“王孙”句:《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这里反用其意,言山居特别恬适,隐者自可久留。王孙,此指王维。
1.用简洁的语句概括这首诗歌所描写的内容。(3分)
描写了秋山雨后的月夜。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了怎样的景色?(6分)
前句写静景,后句写动景,诗人用动静结合的方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景观:明月照耀着苍翠的松林,月光透过林木的缝隙泻在林间;晶莹闪亮的泉水在山石上流淌,不时发出淙淙的清音。
3.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3分)
从侧面表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弃。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er/1248642.html
相关阅读:最新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2013年八年级下册语文5月月考试卷(带答案)
初二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人教版专用)9
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