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文讲堂之2019深圳一模作文审题立意及优秀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考场作文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作文原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小朱向父母坦陈了自己酝酿很久的一个想法:辞职回家和父母一起养螃蟹。父亲觉得小朱好不容易读完大学,当了大公司的网络工程师,待遇又好,工作又体面;如果回家养螃蟹,这些不都白费了?母亲则建议小朱先跟着他们到蟹塘去体验一下。小朱抓了一天螃蟹,才真正体会到父母养蟹的辛苦。不过,他仍然觉得发挥自己的专长,做“电商”卖螃蟹也很有前景;如果成为镇里第一个卖螃蟹的大学生,也是挺光彩的。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

【优秀考场作文】

同文点评二

大学生卖蟹,有何不可?

深圳外国语学校程晴

?网络工程师小朱坦陈欲辞职回家同父母养螃蟹。堂堂一大学毕业生放弃优厚待遇回乡养蟹,或百般阻止,或言“可笑”“不懂事”。(这些内容,材料中有吗?)而在笔者看来,小朱辞职卖蟹,于其个人及家乡贩蟹业的发展,皆大有所益。(个人与家乡,似乎是确立了写作的立足点。)

②父亲认为小朱应坚持当前这份体面而待遇优厚的工作,母亲则建议小朱亲历抓蟹之苦,诚然,这些都是他们作为小朱的父母,对孩子生活境况的关心以及对孩子能过上舒适生活的期盼。这份爱,是深沉的,是不容许任何诋毁的,(让步,先理解其可理解之处。)但小朱父母也许忘了“行行皆能出状元”,种种职业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职业也应当是多元而平等的,如此才可使社会车轮稳步向前。

③泰戈尔曾叹,“‘最好’从不独自走来,它走来由不同的好坏簇拥着。”是啊,于小朱而言,谁又能肯定地说网络工程师一定是小朱最好的、最适宜的工作呢?谁又能担保小朱回乡卖蟹定然不得创出一片新天地呢?小朱的职业选择,正是他在个人发展路上对于“最好”的摸索与追求。维护公司的网络安全,还是做电商卖蟹,无论孰好孰坏,都是在为小朱的“最好”职业的“走来”做铺垫。小朱回乡卖蟹,是他探索职业道路上值得称赞的勇气与胆识的表现,更有益于小朱发展自我,成就自我。(这一段从泰戈尔的话入手,论证最好要摸索与追求,才会发展自我,成就自我。论证充分,段内结构严谨。)

④而小朱回乡做电商卖蟹,一定程度上亦能推动其家乡贩卖螃蟹产业的发展。“古老的种子,生命的力量蕴藏在内部,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时代迅速变化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追求在大都市中得到一份体面而待遇优厚的工作,却少有人愿意“回到基层”,帮助基础产业发展,落下了农村田地只有年迈老人耕种等等基础产业“去年轻化”的表现。然而,年轻人正应该是推动这些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年迈之人、文化程度较低之人尚且不能或是不会利用现有科技提高产效、拓宽销路,而武装着科学知识的年轻人,踏着孕育先进思想的富饶土壤,定能推动基础产业的发展壮大。(从年轻人与古老产业的关系,角度也很新,很深刻。)

⑤季羡林曾说兴趣(这里怎么双出来‘兴趣’一词?)是支持他阅书万卷的动力,而他也并不是一个仅会读书的专才。(季羡林的这句话用在这里,可适吗?)职业的培养(何来“培养”一词?)与选择应是多元化而平等化的。有了兴趣与科技知识支撑的小朱,是多元职业选择的先锋。唯有社会职业分工皆受尊重,多元化、平等化,社会才能稳步向前。

⑥大学生卖蟹,我言,是进步,是发展,是多元与平等职业观的体现。(是什么的进步?是谁的发展?不如多元平等职业观说得清楚明白。)

【总评】

题目是事实+态度?以反问的形式表达的态度。“有何不可”中的“何”是文章的核心内容,也使得本文成为申述理由式的说理文章;“有何不可”的反问,也使得本文应该有驳论的意味。

首先看“何”为何?

如果先从结尾第⑥段来看,这个“何”应该就是“是进步,是发展,是多元与平等职业观的体现”,其实是一个方面的内容,即时代进步与发展,是多元与平等职业观的体现,即社会的进步、就业价值观的进步。由结尾段再看观点表述段,与之相关的可能只有第⑤段。

如果要从开头两段,尤其是开头两段的总结句来看,这个“何”可能还有两方面的内容:第①段末句“而在笔者看来,小朱辞职卖蟹,于其个人及家乡贩蟹业的发展,皆大有所益”;第②段的末句“种种职业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职业也应当是多元而平等的,如此才可使社会车轮稳步向前”。那么,问题也就来了。这两段的总结句,哪个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呢?如果联系第⑥段,似乎应该是与时代发展、职业价值观的多元与进步有关,但是,这里不是。

那么,这篇文章的中心观点到底是什么呢?从全文来看,作者似乎对“小朱辞职卖螃蟹”一事大力点赞的理由应该是益自己,利家乡,宜时代。

从段落内容之间的照应上看,第③④两段内容照应第①段的观点;第⑤段照应第②段的观点;第⑥段这个结尾照应也是第②段的观点。那么,①②两段能不能整合起来,使全篇文章的观点明晰起来呢?这个应该是可以的。但是,文章作者不有在这方面下一定的整合功夫,使得“‘何’”的内容变得有些模糊。

再看“有何不可”。

文章中哪个认为“大学生卖蟹‘不可’”呢?从第②段看,就是小朱的父母。作者认为小朱的父母“‘忘了行行皆能出状元’,种种职业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且不说这个小朱父母的认识是作者推想出来的,就说这个从论据进行反驳的驳论写法能否说服小朱父母,就可能存在问题,因为,反驳“种种职业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更像是反驳社会上对于职业多元认识不足的人。如果拿这句话试图小朱的父母,小朱的父母会以为这是官话套话,其实,真正需要反驳小朱父母(或主要是小朱父亲)的是“白费”和“体面”的问题。

那么,对于社会上对职业多元有偏见的人,有没有在其它段落进行反驳呢?没有。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的问题是观点的“聚焦点”不够,而使得文章有些中心“游移”,或者是“散光”。

作者以“大学生卖蟹,有何不可?”为题,想要表达是应该是,从个人、家乡传统行业、社会进步等等方面,小朱此举都有着不小的意义与价值。说透了这个理,再加以对一些误解或错误看法进行一定的反驳,这篇文章就回答了“大学生可不可以卖蟹”的问题。(深圳教育科学研究院葛福安)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uowen/kaoshi/1109089.html

相关阅读:考场名句的运用 以名句为题画龙点睛
初中优秀考场作文赏析:成长的记忆
中考作文:考场上如何分配时间?
优秀考场作文赏析:做金钱的主人(广州二模)
云南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