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全职妈妈如何跟宝宝交流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父母学堂 来源: 记忆方法网

  

照顾孩子与工作是职业妈妈的一对矛盾。从心里,您想多与孩子亲近、交流,可因为工作,又只能花有限的时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与孩子有一个高质量的交流呢?

  一、请放松下来,将与孩子的交流看作是生活的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吧!不要将与孩子之间的亲子沟通安排成工作表(如: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好像每天都必须做些什么才叫“沟通”。人都需要休息,工作后的你,也同样。所以,与孩子交流之前,在心态上,您应该是一个放松的、乐意交流的妈妈,而不是一个刚刚从拥挤的公交车下来、匆匆忙忙的疲惫的妈妈。就这一点,建议您在回家的路上,或者进门之前,或者要见到宝宝时,做以下的想象:

  1、想象一个足以让自己心情愉快、放松的情境,或者一些美好、舒服的词汇,比如:暖暖的阳光,开心的野餐,温馨的灯光,甜甜的笑容……

  2、在头脑中闪现宝宝的“可爱”,比如:胖乎乎的小脸,脆生生的声音(尤其是叫“妈妈”的时候),玩耍的模样,滑稽的怪相,还有好多可爱的“第一次”;

  3、想象你与宝宝在一起的欢乐时光,游戏、读书、洗澡、玩水、学步……相信这些“想象”足以给宝宝一个“好状态”的妈妈!这就象“接力跑”中的那段“接棒区”,是一个助跑、转接与加速的区段。工作以后的你,可能已经累了,而如果能有这样的一段“心理接棒区”,将能使你从工作的“后遗症”中解放出来,给自己一个即将见到宝宝的“幸福期待”,也将激活你发自内心的母性的爱与灵感。

  其实,与宝宝如何相处的技巧没有谁能真正教你,因为你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而他所期待的也是一个特有的妈妈。不要迷信所谓的“育儿技巧”,当你放松下来时,你就有了育儿的本能——

  “儿子,过来,让妈妈亲一下!”

  “好儿子,妈妈回来了,来亲妈妈一下!”

  “儿子,妈妈好想你啊!快过来让我抱一抱!”

  …………

  正如你意识到的,亲子之间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才是最重要的!

  什么是“交流”?一种自然而然的接触——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短短的问候,一个亲热的吻……什么是“沟通”?彼此心灵上的默契——会心一笑、眼睛一亮、手拉拉、头点点……

  这些需要多少时间呢?真正需要的是一种放松又快乐的心态!所以,建议你多留意生活里的美妙时刻,让点点滴滴汇集在“记忆”中,以便“想象”提取。即使在工作,偶得空闲,不也可自娱自乐?

  二、弄明白孩子真正需要什么。现在有很多关于亲子交流的书籍,各种活动、训练、游戏目不暇接,搞得个个父母看了都觉得“不称职”——

  “我没有那么多时间给孩子讲故事!”

  “我从没有陪孩子搭过积木!”

  “这些家庭游戏,我们似乎都没有玩过!”

  而且越看越觉得焦虑,好像父母不给孩子读故事、不训练孩子、不与孩子做游戏,孩子就可能不健康,就可能影响某种“商”(如“智商”、“情商”)的发展。于是,父母心理压力很大,既怕“少交流”,又怕“错交流”,无所适从。结果把最重要的都忘了——我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我的孩子需要我们做些什么呢?

  所以,在您走入家门前,请不要象去超市购物似的,列一张清单: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如果这样,结果多数是——

  “我的孩子注意力很难集中,刚看了两页书就不行了!”

  “他根本就不爱听故事!”

  “我说什么,他总是不听,总要我按他说的做!”

  …………

  我们很难回忆起3岁前我们自己是怎样需要父母的,所以要真正弄明白现在的孩子需要什么的确很难,那么就先放下我们的育儿理论与技巧,听听孩子们的声音吧——

  “妈妈,我今天搭了一个好高好高的楼房!”

  “爸爸,我想听故事!”

  “妈妈,抱抱!”

  “哇……哇……”

  声音、动作、姿势、语言、表情足以表达宝宝的需要,只要肯仔细听,欣赏地、带着好奇地听。当然,你可以提出你的设想或建议,“宝宝,想不想听妈妈讲故事啊?”“妈妈今天给你带来了一本很好看的书,想不想看啊?”“强扭的瓜不甜!”所以,交流以自愿为原则,如果孩子喜欢先搭积木、再听故事,干嘛非得按你想的先听故事、再搭积木?如果你是在有意识地教孩子什么,就更要懂得如何“吸引孩子”了!

  三、充分调动家庭资源。孩子不是妈妈一个的,所以不管是照料孩子,还是教育孩子,都是家庭共同的权利与责任。因此,如果巧妙地让所有家庭成员都积极地来关心孩子,不但你轻松了,而且更合理。不是吗,家庭成员间的彼此矛盾、吵吵闹闹,经常会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钻空子的借口?笔者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相互抱怨——

  “真怕老人把孩子宠坏了!”

  “孩子这么小,他妈妈就让他学这、学那!”

  “这孩子就因为小时候爷爷奶奶太宠,所以才这么任性!”

  “自己还没长大,懂什么带孩子?”

  其实,如果换一个角度,老人自然有“隔代亲”,但也有经验;年轻人自然少些“经验”,但又比较“现代”而有精力。所以,如果相互能取长补短,彼此信任,在必要的行事规则上达成一致,这将最利于孩子发展。比如,你的孩子正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只要周围有充分的语言环境,包括“说”与“听”,都会促进孩子的发展。所以,你只要让孩子的奶奶平时多与孩子说,并多鼓励孩子说,而你工作之余陪孩子多做些小游戏、讲点故事,另外不要忘了还有孩子的爸爸,他也是孩子成长必须的影响力,至少可以让他与孩子多做些更需体力的运动,孩子成长,人人有责!这样不是更好?

  总之,有质量的亲子时间是一段放松、愉快、相互合作与交流的时间!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684834.html

相关阅读:孩子以下四种行为,易被父母误解
父母如何指导孩子交朋友
一位爸爸的反思:孩子越来越听话,我却犯愁了
父母常吵架 对孩子的伤害最大
母亲节 宝宝的感恩教育补上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