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任国务卿希拉里曾经写过一本书,名为 《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kid》——培养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的努力。
美国小镇,孩子们生活的大庭院
自从有了孩子,加上这几年在美国和国内养育孩子的不同经历,我开始常常想起这句话。我的感触是:美国的很多父母,社区参与意识很强,大到城市,小到小镇、学校、教堂,直至邻居,都乐于贡献自己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感觉上确实像是同一个村庄里的人一起努力养育孩子。
初为人父母,我们很兴奋地开长途车带着孩子到景点、游乐场或公园去玩。很快我们就发现,对于年幼的孩子,家里后院的松鼠或许和需要开10个小时车才能见到的迪斯尼米奇老鼠一样有趣,前者没准更有意思。因为孩子自己随时可以去后院探访,想玩多久就玩多久,天天有不一样的故事;而后者是一切掌控于父母,还要在车里闷上一天,好不容易出去一次,一般时间表都排得满满的,旅行完毕,一家人往往筋疲力尽,需要休息几天才缓过来。逐渐地,我们开始发掘就近资源,这才有机会更深地体会到美国的社区风情。
回国前,我们住在北加州的一个小镇。小镇差不多6万人口,66平方公里,有240年历史,由于面积不大又注意保护,给人感觉历史悠久,走几步就会看到一些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或标志。镇上除了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一应俱全,还有由公司或个人基金捐助的儿童博物馆、儿童游乐场、社区学校、公共花园、儿童图书馆、儿童动物园等等。这些公共场所都在显著地点详细介绍捐献组织、公司或个人,家长或教师会经常指点给孩子们,使他们从小就了解自己所享有的一切是很多真实具体的小镇居民帮助建立的。
这些场所都不大,比较易于管理。比如儿童图书馆就像一个私家别墅,由一个本镇居民以她生病女儿的名义捐献。儿童博物馆和动物园,面向9岁以下孩子,于1934年由另一个本镇居民创立,在一所小学旧址上改建而成。目前由社区志愿者组织董事会进行管理。董事会有11名成员,只有一名雇员;志愿者很多,每年都有新的家长加入,组织募捐活动、公益活动,或参与日常管理维护。许多公司也大笔赞助,公司的员工及家属很是引以为傲。财务报表都会公布在网站上,接受居民监督。经营运作尽量做到透明公开,这样小镇居民很清楚一切不是白来的,会更加爱护。孩子也耳濡目染,从小参与,懂得个人要多做贡献,才会给家庭带来好的社区环境。同时,很重要的是,也锻炼了孩子的活动能力和领导能力。
小镇的公共设施非常实用。学校会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一方面节省资金,另一方面方便学生和家长。比如某些教学活动就在儿童图书馆举行,老师讲解如何查找图书资料,孩子们课后继续在图书馆做功课。小小的动物园里动物不多,池塘里有4只鸭子,两只大白鹅,几只乌龟,几个大笼子里分别住着蛇、白老鼠、猫头鹰、蝙蝠,还有一个养着各种鱼的大鱼塘。这里还会定期举办讲座。由于孩子们从小就经常来这里边学边玩,对待这些动物就好像自己的宠物一样,很有感情。场馆下午关门后,孩子们会聚到门外的游乐场,荡秋千,攀登,玩沙子,打棒球,一直玩到晚饭时间。这些离家只有几条街的公共场所真正服务于学校和家庭,成为孩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自家屋外的另一个更大的庭院,春夏秋冬,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孩子的成长。
小镇里超市、商场、餐饮、电影院应有尽有,基本上可以满足生活需求。《小镇周报》每星期四出版,正好是各家计划周末活动的时间。报上刊登很多当地生活娱乐新闻,商家服务介绍,电影或演出消息及评论等,经常有文章关注孩子的教育。比如有一次,一个小学生被一个本地中学生开车撞到了,报纸登了一个长篇头版,从受害者家庭、肇事者家庭、老师、同学、邻居到出事地点道路的设计等各个不同角度作了详尽的报道,过了几个月又跟踪采访。另外一篇文章是关于当地中学生压力过大,经常熬夜,家长要求过严等。由于内容紧扣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往往引起较多的关注,茶余饭后经常听到邻居谈起其中的话题。
合小区之力养孩子
趣的是,我们居住的美国小区也有类似的模式。小区有200幢房子,围绕社区中心而建。社区中心有小区委员会会议室、花园、游泳池、幼儿园。除主要街道外,小一点的街道呈U字型,沿街的房子组成一个个半封闭街区,每一个街区选一个负责人。
60年来小区延续了自己的社区哲学:“Love-Thy-Neighbor” ──爱你的邻居。我们刚搬去时,小区委员会派代表登门拜访,先是自我介绍,致欢迎辞,然后进行了半个多小时采访,了解我和我先生的经历。采访内容登在小区的月刊上。随后,在散步时,很多邻居主动走过来介绍自己,几个中国家庭也来敲门。我们街区共有10家,街区负责人和其他家庭为我们办了一个聚餐,每家出一个菜,大人互相见面,孩子们很快玩到一起。作为父母,比较担心新环境里有没有危险人物,孩子会不会适应,老居民也会对新人有类似顾虑,这样的欢迎方式让我们轻松地彼此观察,增进了解。
小区里活动很多。我家对面是一个足球场,有好几个棒球队、足球队在那里上课、比赛,很多家长尤其是父亲在旁边加油。经常看到很小的孩子根本连球棒都挥不高,还是得到众人大声叫好,小脸上绽开满意的笑容。小区有自己庆祝传统节日的方式,比如复活节彩蛋、万圣节鬼屋、国庆节游行、还有9月劳动节野餐。这是各家各户展示自己的新创意或者多年保留节目的重要场合。无论是独居的老人,还是年轻的双职工父母,都好像童心大发,忙碌着装扮房子以及临街树木花草。记得一年万圣节,刚到黄昏,我的4岁女儿就穿上小鬼服,跟几个邻居孩子去各家敲门要糖。边走边不停地有小孩从家里跑出来加入。每家坚守阵地的大人也尽职尽责地穿上戏服,戴上面具,门铃一响,端糖出来,还不忘摆个姿势吓唬吓唬小孩。天色渐渐黑下来,孩子们的队伍也越来越壮大,服饰奇形怪状,映衬在家家户户的蜡烛光和闪亮装饰里,整个小区就像一个童话世界里的小村庄。这是一个由大家一起努力装点出来的童话。孩子们由于父母的参与更加自信活跃,作为父母,看到孩子们能在家门口就快活地享有这一切,心里的感动和快乐不是自己家里办一个生日会可以比的。
很多美国孩子就是这样从与邻居的交往,到小区的活动,到镇上城市里的大活动,一点一点锻炼积累。很显然,这样的社区对他们能力的提高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中国社区的育儿潜力
国内的情况有所不同。人口多是一个重要因素,市区内公共设施较少,而且一般都建得很大,依赖政府拨款和管理,首先要应对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服务更多人群的问题。可能由于过去的老印象,有人认为社区活动不过是没事做的街坊大妈大婶们干的。社区活动大多依赖政府、居委会,或者物业的设施及管理。感觉上,参与的氛围“先天不足”。另外,由于家长忙于工作,孩子忙于课外班和升学,真正社交的时间比较少,更少时间做学校或社区公益活动。比较普遍的是家长为了补偿孩子,利用节日休假,带孩子上公园或出门旅行。那种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互相呼应的情景越来越少了。其实,从父母平日处理朋友、邻居、学校、社区活动的行为中,从各种自发的志愿服务或捐赠活动中,孩子们更能增长见识,学会待人处事的方法,培养对社会发展有利的理念和行为习惯。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社区日常生活的认识和要求也会提高,不难想象,到时多才多艺的中国父母和祖父母们一定会给我们的社区和孩子们带来更多的快乐。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585611.html
相关阅读:礼貌用语和孩子感恩的心
给说话推迟宝宝的小贴士
童心是鼓励和呵护的
玩具,让孩子快乐的学习
如何教宝宝学习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