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于花季的少男少女,总爱在家中给自己的抽屉上一把锁,似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其实,这往往只是孩子独立、自尊意识的一种体现,宣告他(她)已经长成一个拥有个人行为秘密的人,再也不象童年时期那样随时随地都愿对父母敞开心扉,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她)已经拥有一个相对完整、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这个隐秘世界是孩子的自由王国,孩子常常会用一些细小的浍为其勾划出一条“警戒线”。这条“警戒线”是包括父母在内的其他任何人都不能随便跨越的。但是,许多父母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这种心理需求,总是千方百计地窥视、猜测孩子的隐私,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的方式来塑造人格。父母的这种“爱心”,往往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对待孩子的隐私呢?
首先要掌握孩子的思想状态。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总有一些不健康的因素在无孔不入地腐蚀着孩子们的心灵,如结交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养成抽烟喝酒的不良嗜好、中学时期便开始早恋等等。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的言行,及时掌握这些属于孩子“隐秘世界”的蛛丝马迹,以便于对症下药,给予孩子正确的导向。
其次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独立人格逐步形成,孩子的“保密性”需求越来越强,如自己的日记和书信、与同学交往与谈话的内容等,孩子往往都不愿主动向父母披露。但家长却不能采取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间谍”手段来了解孩子,而应转换一下角色,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融洽相处,在充分新生孩子人格的基础上,与孩子平等地进行对话情感交流,让孩子敞开心扉,主动地把隐私告知自己。
其三要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尽管自主意识增强了,但正确的人生观却尚未最终形成,由于是非观念不强、自控的能力都有比较差,孩子在处理诸如学业、情感、人际关系等诸多问题时,还不可能把握好尺度,家长在细心观察孩子思想动态的同时,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爱好和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检查、论证自己的思维过程和内心隐私的正确程度,以规范自己的行为。
总之,作为家长,你不必为孩子的隐私而大惊小怪,也不能粗暴干涉孩子的隐私。只有正确对待孩子的隐私,孩子才会新生和爱戴你。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5163.html
相关阅读:孩子哭闹家长学会倾听
莫让溺爱宠坏了孩子的心灵
拥抱让宝宝心灵更美好更健康
老人帮你带孩子,你担心什么
学龄前儿童成长的几个关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