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于自己拥有的、随时可听可看的东西,常常缺乏热情的关注,并逐渐把它忽略掉了。也就是说,对于不是唯一的东西,人们往往不会重视和珍惜。
那么你可以想想,如果在孩子的耳边老是重复同样一句话,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物以稀为贵,相信说话也是这个道理。
常有母亲抱怨:“我家孩子老是不听人说,真让人操心。同样的事要说几遍才听得进去。”究竟是孩子不听话,“同样的事要说几遍”?还是“同样的事要说几遍”,孩子才不听话?既然那些话随时都能听到父母讲,今天没注意,明天还可以再听,当然也就心不在焉了。
老调重弹,反反复复说同样的话,会让人产生一种习惯性的模糊听觉,也就是明明在听,却根本不入心里去,这是长期重复听同样的声音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不在乎。所以,做父母的,不要老是只怪孩子不听话,也该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是否真的太唠叨了。
李梁是南京一所中学的初二学生。虽然他的年纪不大,却已有了两年的网瘾史。自从迷恋上网络后,他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性格也开始变得孤僻、暴躁,动不动就和家长争吵。家长为此愁坏了。当和网瘾志愿者面对面交流时,李梁说:“在父母的眼里,我一无是处。”
李梁的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一位教师,父亲自称对孩子管理得比较“松”。但是经过了解发现,父母对李梁的教育简直是紧得让他透不过气来。“从早晨起来一直到晚上睡觉,爸爸妈妈对我没有一句表扬的话,一直在挑我的毛病。早晨起床慢了一点儿,就嫌我睡懒觉、不勤快;起床后叠被子乱了,又说我习惯不好,不会叠被子;早晨吃早饭,说我吃饭慢,不珍惜时间;下楼去上学时,又说我走路的样子不好看……一直到晚上睡觉前,我上床后不关灯想看会儿书,他们还说我作息习惯不好。”时间长了,李梁简直无法忍受父母的唠叨,他觉得自己怎么做也做不好,总要受到父母的责备。
这样下来,孩子就失去了自信,找不到自我了。在生活中找不到自我了,他就想到去网络中寻求安慰,李梁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在家庭教育中,嘴巴紧叮孩子情况的这种现象特别普遍。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爱唠叨是自己不相信自己的表现,而且,唠叨与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是相悖的。
父母怎样避免在教育孩子时话太多呢?下面这几条建议可供参考:
1 感情要独立,意志要坚强。比如说,规定孩子做好功课再开饭,一定要执行。要克制唠叨。
2 多和孩子讲悄悄话。家庭语言的低声调是母子关系和谐的一个因素,也有利于避免气氛恶化。要叫孩子做什么事,可以用亲切的语言在孩子的耳边轻轻地告诉孩子,尤其对幼小的孩子,这既是命令,又是感情的信任。
3 不要事事叮嘱。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416836.html
相关阅读:玩具,让孩子快乐的学习
如何教宝宝学习英语?
给说话推迟宝宝的小贴士
礼貌用语和孩子感恩的心
童心是鼓励和呵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