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国人猛醒结合亲情与人生对孩子进行真实教育太重要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育儿知识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我在网络上,海量深入查阅当代炙手可热的著名教育研究对象、北京的清华大学本科2005级攻读文理科双学士学位的在校生兼清华电视台学生负责人“马宇歌”的资料时,看到了《学马宇歌爸爸及早对孩子进行生命规律和人生教育》一文。这是一篇非常难得的佳作,它和它的引文,堪值深入研读。逐文搜到它们仔细阅过,使我感同身受。马宇歌的爸爸对孩子的培养教育名不虚传,确实不俗。他的理论与实践模式,非一般人所能做到、非一般人所能想到,很有临风世界,信服天下的大家风范。

生老病死是人生自然规律,是人类无法抗拒的自然法则,谁都无法避免这个轮回。说得更透彻些,其实人长大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渐走向生命终结的过程。可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又恰恰忌讳死亡。所以不少成年人总要回避这个话题,尤其在孩子面前。大人每每在孩子问及死亡话题时,要么闪烁其辞有意敷衍,要么就是讲些类似化蝶高飞、破茧重生的美好童话,有几人能像马宇歌爸爸那样身为文化之人,对孩子据实相告呢?

不错,我们做父母的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拥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不愿意孩子过早地明白人世间的艰辛。但是,人生无常,世事难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幸事件总是突然而来。比如CCTV新闻报道中不断出现的那些天灾人祸、亲人离去……等等重大可悲事件。生死就这样直观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一点无法回避。人这一生,原本就是在不断痛苦??承受??再痛苦??再承受中走过来的。没有哪一个人能够回避人类的自然法则??生离死别。包括我们自己,终一天,我们每一个人也会走到生命的终结。这一天什么时候来临,谁可预料?或早或迟,生命本就太脆弱。经过2008年这极特殊的一年,所有中国大陆每一个人对这一点看得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楚。若是死亡突然降到我们做父母个人的身上,事先又没适时对我们自己的孩子进行过具有相当深度的生命规律教育,可想而知,那些孩子将要承受多大的悲痛和恐慌!

我们的孩子还有其长长的人生道路要走,还有许多未知的命运在等待着他们。为什么不在当今幸福教育过滥过剩的情况下,实事求是地对他们进行一点正确的相关戒告,比如及时告诉孩子应该如何面对死亡呢?

我们总是害怕死亡的情景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破坏性影响,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极力回避死亡话题;唯独没有想过,要告诉孩子生老病死是大自然最常见的现象,它就像春天长芽,秋天落叶、花开花谢一样,同为一个道理。我们害怕死亡的话题会给孩子造成恐慌,唯独没有想过突发事件一旦来临是人类根本无法抗拒的,生命原本脆弱,应该事先告诉孩子好好呵护自身。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做到与孩子一起直面死亡问题,分担其将来必会遇到的悲痛呢?既然生老病死无法回避,那么就要教育孩子在有限的生命历程里,好好地活着,坚强地活着,感受阳光,感受生命的绚丽多彩多姿,这才是生活的主旋律。身为父母,我和马宇歌爸爸一样,认为有这个必要和责任让孩子适时懂得死亡,并像马宇歌爸爸那样还要早早地教育和影响自己的孩子,要更加深明生命的意义,珍爱人生。

今年2008年暑假过后等再开学,我的女儿闺闺就将进入小学四年级了。记得还在她6岁之时,2005年夏,她对生老病死突然有了兴趣。2005年农历七月十四鬼节,她忽而问了我一个很奇怪的问题:“妈妈,为什么爷爷奶奶会死去?是不是他们不爱我才会这样?”闺闺不停地向我提问:人为什么会死呢?人的死为什么都很突然?是不是不爱自己的亲人了他(她)才会死?要不他(她)怎么会忍心让家人为了他们的死而伤心落泪呢……

问这些话时,我的宝贝流着眼泪。因为她出生以后从来没有见过她的亲爷爷、亲奶奶,不知道他们爱不爱她。我没有回避孩子这些问话,坦然告诉她,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就象大自然的四季更替、花开花谢一样,有了生,必然会有死。人类的生老病死,全然不在人自己的把握之中。所以不存在因为不爱孩子或不爱自己的亲人了,爷爷奶奶才去死的事;只是身不由己,到那一天不得不离开人世,他们才早早地先你而去了。亲人都是带着爱和牵挂离开我们的。生命真的很脆弱,令人难以相信地脆弱。即使这样,我们也要坚强起来,不能只是害怕。要很开心并快乐地生活。要相信即使死去的人不在了,他们还是爱着我们的,会盼着我们过得很开心、很快乐。(见我以“秋夜思语”为名,当时在“敏思博客”自己的园地“夜半无人私欲时”接连写的两篇纪实文章《七月十四晚,女儿突然哭了》2005年8月19日发表、《不要离开我》2005年8月20日发表)。

我从没指望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经过我的这番话语,能够真正明白生和死的深刻涵义。我当时只是不想回避死亡话题,不想缺乏认真态度地敷衍自己的孩子。我最想告诉她的是,逝去的亲人是带着爱和不舍离开我们的,纵是生死离别也阻止不了这份人间的挚爱亲情。

正是由于如此,在我父亲后来去世时,我没让女儿回避,闺闺自始至终都由我带着参加了整个送葬过程。老家的小城风俗不让孩子踏足殡仪馆,不让孩子作最后的告别,我一一打破它们,因为女儿坚持要和我们一起送走最爱她的外公。

给我父亲送终,是我女儿平生第一次直接面对亲人离去。女儿当时的表现让我刮目相看:她一再对我说,外公最疼爱她,外公在天之灵会护佑她,会在天上一直看着闺闺长大的。可想而知,为有这样的小女儿,当时我的心里在怀着巨大悲痛的同时,又有多么地欣慰!

2006年和2007年是我家生活的多事之秋,我们自己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生离死别撕心裂肺的悲痛场景。在这两年里,我们不仅送别过自己的亲人,还送别过友人。只是女儿的表现,由于教育在先,她一概十分坦然,尽管当时每每泪流不止。那是因为她早早明白了人既然会死,自然更加重视人间亲情之故。

现在就算已然过去三年,我也不能说女儿对死亡没有了一丝恐惧。对此,恐怕连成年人本身,都无法能够真正地做到。但是,至少闺闺开始从我的提早教育和实际生活的接触中,一点一点体会到了死亡是很平常的事情,与生一样平淡无奇。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有聚自然就有散。同样,我们必须明白人生无常、生命脆弱。给孩子一份足够健康的心理影响,面对突发不幸事件降临时,他们就会坚强地面对悲痛、不被生离死别所打倒。

我之所以能像马宇歌爸爸那样一直这么做,和马宇歌爸爸一样,不仅是源于对生命无常的切身感受,敬畏死亡,更重要的是我和我的丈夫都是孩子的生身父母,我们对孩子天然怀有无限的爱。我要我的孩子能够坦然地面对生老病死,尤其是死别,还是因为我们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哪怕到那一天她万分地悲痛,也希望闺闺能够带着亲人的祝福,坚强地活下去。女儿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我要让自己的孩子,心里没有一丝受骗的阴影,像清华学子马宇歌那样,洁白如瑕,顶天立地,迎着真正意义上的壮阔人生,融入大千社会,与时俱进生生不息。

(作者: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少数民族教育工作者思语)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403758.html

相关阅读:如何教宝宝学习英语?
礼貌用语和孩子感恩的心
玩具,让孩子快乐的学习
童心是鼓励和呵护的
给说话推迟宝宝的小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