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在早教的安排上,早教是否需要特别的时间。由于早教不神秘,由于早教就是教给孩子们生活的态度、生活的能力和生活的艺术,所以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开展早教。比如尧尧妈妈帖子里提到的,给尧尧不停地唠叨左胳膊右胳膊,比如带着宝宝去菜市场买菜认物,比如为了锻炼虎娃手眼协调和上臂力度,把蒙氏教具和家庭实际相结合每天晚上让虎娃给我冲一次奶粉并同时培养了他的责任感,(天啊,那其淡无比的奶……)所有的这些都发生在生活中。从生活中学习,即是我们收获最大的学习方式,也是我们要教给宝宝的人生精髓,通过生活中的早教,我们首先会自我提高,进行自我的不断修行,(又要再一次感谢宝宝);然后我们把人生的一句经典融入了宝宝的生命:感谢生活,充满了神奇。
四是在早教内容的取舍上。早教理论有多种多样,早教的内容更是丰富多彩,关注什么放弃什么是每个妈妈爸爸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选择的自由。天下的好东西是学不完的,当了父母我们才发现自己是如此的无知——所以早教中切忌比较和懊丧,着急和跟风,(虽然这些都真的避免不了)。随时提醒自己,保持一个良好的宽松的心境,宝宝会因此永远受益。而且,每种早教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深人的理解,真实的实践,不断的修正,取长又补短,甚至是必要的扬弃,才是早教的正确态度。
五,教育应该注重内心的构建。“早教不等于早训,教育是内心的构建,训练是技能的传授。我曾经讨论过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理论的不同。我认为传统注重结果,即技能、技巧的完备,现代教育理论注重过程,即探索、发现、创造。当然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肯定也有一种结果。这种结果一开始可能从表面上比传统逊色,但内心构建远比传统完善。”这是一位早教妈妈让我特地转告大家的体会。
六,早教不是把孩子关在家里看书识字画画做手工看电视学电脑,早教是开放的,是需要全身心投入,走出火柴的盒子感受阳光空气土壤和雨露的,这是小小种子生命发芽最根本的条件。这既需要我们做父母的用一个开放性的眼光去选择我们的环境,去吸收知识提高自己并由此影响孩子,也需要我们把宝宝带到一个开阔宽容的环境让他去感受。最近我在读的“早教”书籍是一套《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里面收藏着杨昌济先生的一句话:“所见大则所志大;所志大则所学大;所学大则所思大;所思大则所为大;斯为大人矣。”当然,这里的大人不是指成人,也不仅仅指大人物,更指的是在修养和素质上可以称人的人。
victorma 的回复: (写于2/7/2002 11:57:07 AM)
非常谢谢悄悄的文章,对我来说真是受益匪浅。自爱这之前我也读过好多关于早教的书。可是越看我越迷惑,就向哈佛女孩刘亦婷。我就觉得有点神化了。太神了吧。拿我儿子的成长经历和她对比,好象有好多都对不上号。有一段我就觉得有点气馁了。我儿子怎么这么苯哪。老是拿他跟周围同龄的孩子比较。为什么别的孩子会走路,会喊爸爸妈妈,而我的宝宝怎么还不会。是不是他在这方面落后又或者他在语言上`有什么缺陷。为这我烦恼了一阵。昨天和悄悄在聊天室聊过,尤其是今天看到你的贴子。让我打消了这种顾虑。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各不相同的,用不着用一个所谓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宝宝。
早期教育并不是仅仅教孩子几首歌,几首诗。这样做我觉得并不是早教的一种方式,而只是填鸭式的教育。重要的一点是在宝宝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他的特长或兴趣、爱好,然后对他进行教育,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比如宝宝对我们买来的玩具不是特别感兴趣,而对一些奇形怪状的东西特别感兴趣。比如说开关,遥控器,电脑键盘等等。我们就在他玩的过程中教他这是什么,这个怎么玩。他就在这学习中学到了东西。又比如教他敬礼,也是我无意之中教会的。那天我无意中发现他用手挠头,那姿势很象在敬礼,我就说:敬礼。以后我每次看到他做这个动作就会说:敬礼。久而久之,在他脑中就有了记忆:哦,这就是敬礼。现在,只要我们一说:敬礼,他就会自己把手放上去。我想这比硬教他效果要好得很。又如,宝宝出去玩摸树,花。我们从来都不禁止他,让他自己摸,有个感性认识。因为他从来都不把东西往嘴里放,所以也不用担心他会拉肚,而且每天晚上都会给他洗手。他曾经在我妈家呆过一个月。那时正是菊花开的时候。一开始他弄得满地都是花瓣。有一次我妈妈就对他讲:宝宝,你看这花多漂亮呀。是给大家看的,你不能采,只能摸摸呀。我儿子听了这话,果然只用手摸了摸,没有再摘。那时他才八个月。我觉的象这种行为习惯就应该从小培养,而且可以在他玩的时候教育他。慢慢地,他就会有认识:大家看的东西能损坏。悄悄说得对,应该多带孩子出去玩,他在玩的过程当中能学到好多东西。我现在要求保姆每天带他出去玩两三个小时。小孩子也喜欢出去玩,他觉的很多事物很新奇。
我的早教理念(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401974.html
相关阅读:玩具,让孩子快乐的学习
如何教宝宝学习英语?
童心是鼓励和呵护的
给说话推迟宝宝的小贴士
礼貌用语和孩子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