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孩子上早教与否,家庭教育都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甚至是重中之重的部分,历数家庭早教七宗罪,妈妈可千万别犯啊。
七罪之一:过分溺爱扼杀天性
在世界各国的家庭教育中,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当仁不让地名列前茅。这种溺爱,是人性中爱的一种畸形心理,这种非常态的爱被放大以后,温柔变成一副枷锁,疼爱化做一个圈套。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这样一段经典的话:“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父母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扼杀了孩子的心理、情感、意志和兴趣等非智力因素。从三四岁甚至更早,父母们便开始命令孩子们学汉字、背诗词、练算术,而不去顾及孩子爱玩的天性。一味的命令式教育,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坚持性和创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抛之脑后。
七罪之二:心灵施暴扭曲人格
有一个关于教育的小故事:孩子拿着自己的图画让父母鉴赏,中国孩子会说:你看,我画得像不像?而外国的孩子会问:你看,我画得好不好?
这一“像”一“好”仅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相同的环境,异样的提问方式,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跃然纸上。
自古至今,中国人从来不缺乏智慧,但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缺乏,却是毫无疑问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我们的“老师”从小就遭受着一种心灵施暴的教育方式,而陈旧的理念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等到教育的重大责任再次落到他们身上时,现在的孩子所享受的待遇将是多么可怕!
七罪之三:物质刺激变相诱导
在中国家庭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对于“物质刺激”这个词不会陌生。据了解,这好像是中国父母们独有的杀手锏:
考试成绩全部90分以上,给孩子买飞机玩具和酸奶;能在全班排名中进入前三,奖励100元。
凡此种种,方式不同,但刺激效果却惊人的相似。当人生观的追求转化成物质上的贪婪,我们又从何谈起独立的竞争意识和健全的人格呢?
在孩子的心灵里,这是一种变相的拜金主义诱导,也许正是从这一刻起,一道腐败的大幕已经悄悄拉开。
七罪之四:填鸭教育体罚帮凶
中国家长们自古就有这样的理由:不打不成才、棍棒之下出孝子等等。
于是,被棍棒打出来的父母们依然棍棒打着自己的孩子,被棍棒打出来的老师们也依然棍棒打着自己的学生。
谁都知道,一味追求分数的填鸭式教学是不对的,但对于等好成绩等红了眼的父母们来说,他们管不了这些。放学回家刚放下书包,父母第一句话就是:你们老师布置的作业都完成了吗?还不快去读书,尽想着玩儿!
这几乎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也是几乎每个人都服从过的。
七罪之五:朝令夕改随波逐流
这其实也不能全怪家长,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今天他们觉得当官好,就对孩子说好好学习,争取以后做大官;明天如果觉得写书赚钱,就会买来一堆文学作品,让孩子发奋写文章。
当然,家长自身的素质不同,相应的做法也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差别。即使如此,中国家庭教育对孩子未来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向缺乏远景性和阶段性考虑,或者有了针对性没了方向性等等顾此失彼、朝令夕改的行为方式,却是常常可以见到的。
七罪之六:缺乏交流感情淡漠
经常可以听到家长们说:终于轻松了,我儿子住校了,学校老师会教育好孩子,咱该歇着啦。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还没有达成应有的默契,分歧便诞生了。
一方面孩子迅速成长,新环境和新朋友等人际关系不断确立和稳定,而另一方面是家长对孩子越来越陌生。经常不见面,见面后又只是不冷不淡地说几句客套话而已。最终,孩子成为家长们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的,是孩子的过去,陌生的,是孩子的精神和未来。
七罪之七:寄予厚望沦为工具
“我们那时候条件差,都没机会念大学,所以你要好好学习,争取上大学深造!”
大部分中国家长都是这么想的,至少在孩子小的时候是这样:好好学习,以后拿高分考个好大学。
这似乎是中国家长们对孩子们惟一的期待了,于是,从帮孩子选择小学开始,甚至不惜跑路子托关系,再进重点中学。然后,孩子考上大学了,回家问父母,我应该填报什么志愿啊?
此种结果,完全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恶果:由孩子被动地听家长吩咐,逐渐深化趋向同化,最后到只会向家长询问,直至沦为家长们实现他们未实现理想的工具。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也是这个民族的未来。作为家长和各级教育工作者,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来共同研究探讨,怎样才能使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得到提高和成长。努力给他们创造一个健康、愉快的成才环境,是我们刻不容缓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1105189.html
相关阅读:学龄前儿童成长的几个关键期
老人帮你带孩子,你担心什么
孩子哭闹家长学会倾听
拥抱让宝宝心灵更美好更健康
莫让溺爱宠坏了孩子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