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专家支持】
洪兰:台湾著名教育家,加州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脑科学家。台湾第一位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台湾教育部终身学习推展委员会委员。
吴敏兰:美国哈佛大学双语教育硕士,作家。现任台湾凯斯教学机构执行长(CEO)。小时候跟着外交官父亲游走各国,受过6个国家不同文化的洗礼,学过7种语言。现致力于推广英语绘本阅读。
尹文刚: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博导。英国伦敦大学心理学博士,神经心理学专家。《最强大脑》天才雨人周玮的大脑测评专家,著名大脑可塑性研究专家。
施建农:中科院心理所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研究室研究员,博导。从事超常儿童教育、创新教育研究三十年,曾任世界天才儿童研究协会亚太地区理事会主席。
姚莉: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独立书评人,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五”优秀课题奖负责人,从事学前教研及管理工作近二十年。《让孩子不偏不倚地长大》作者。
【噱头1】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胎教开始?
关键词:胎教
全景展示
虽然胎教和早教是两回事,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说法,仍催生了中国家长的急迫感,起跑线越提越早,甚至孩子们还没出生,在妈妈肚子里就开始暗暗较量。今天说,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多听音乐,尤其是要听莫扎特,这样孩子就会变聪明;明天讲,怀孕3-9个月期间是胎儿脑细胞大量增殖和神经突触迅速发育的黄金时期,如果在此期间给予科学的胎教,能够促使胎儿大脑发育,激发孩子的潜能;甚至专门有一种胎教仪横空出世,很多人买了,把听筒放到孕妈肚子上跟孩子对话,说这是最早的胎教,可以促进胎儿的智力发育。
消费者采访
消费者1:我怀孕时听人家说“在肚子里多听胎教音乐,生出来宝宝聪明、懂乐理;夜晚哭闹的时候放一放音乐,孩子就会安静,仿佛回到肚子里熟悉的环境一般”。就买了一台150块的心型胎教仪,每天音乐胎教1次。后来孩子出生了,哭的时候我再放那些音乐,完全没有效果!而且孩子现在三岁半了,唱歌还跑调。胎教仪这东西就是商家的噱头!
消费者2:我家赞成孕期进行胎教,我用过,在这方面可是没少花钱呢!一开始买的胎心音的,咚咚咚的,听多了会觉得烦躁,宝宝有的时候动的特别没有规律,弄得我也心慌,后来就就改胎教仪了。但通过胎教仪让肚子里的孩子听音乐,隔着羊水他能听清吗?我感觉每次我用这个东西,我家宝宝都在抗议呢。几百上千块钱的东西,估计也就是买个心里踏实吧?
专家解读
洪兰,台湾著名教育家,加州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脑科学家。
洪兰:音乐最大的作用是愉悦孕妈妈心情
使用音乐来做开发胎儿智商目前证明是没有效的。而音乐主要是使孕妈妈的心情愉快,孕妇心情紧张的时候,就会产生压力荷尔蒙,压力荷尔蒙对孩子的大脑发育不好,所以音乐能让孕妈妈放松心情,这一点是对的。
美国人做过研究,找了一批在1990年怀孕的母亲,来实验室测试她们的心情指数,等到2008年,孩子们长到18岁,再把这孩子找回来,看当时她母亲怀孕时候的心情,跟他18岁时的IQ是否有关联,结果是,母亲怀孕的时候,心情愉快,很快乐地接受这个生命的到来,这个孩子的IQ就要比平均水平高3-7个点。
其实,音乐胎教是日本人鼓吹出来的,有个日本人叫井深大,说,要是你的孩子想当翻译家,怀孕时就要赶快去学英文、法文;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将来做律师,妈妈就要学逻辑学;你需要让你孩子有美感,就要去补艺术……很难想象,如果一个孕妇这样背负着“不能输在起跑线”的压力,这样疲于奔命,孩子将来会有安全感,会聪明。
温馨提示
孕妈妈煞费苦心的胎教,只不过是白费力气。孩子在肚子里是泡在羊水里,当外界环境声音过于嘈杂,宝宝会烦躁不安引发胎动不规律。孕期与宝宝互动,本质上应该是爱的传递,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胎儿能感知的,是母亲的喜怒哀乐。因此,妈妈们在孕期时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听听令人愉快的音乐,看看意境优雅的画册,去风景优美的地方散步,都可以起到让自己愉悦的效用,对孩子的脑发育有利,比肚子上绑一个音乐播放器更有益。
【噱头2】不要错过语言敏感期,学英语越早越好?
关键词:英语启蒙
全景展示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双语幼儿园和课外英语班层出不穷。不过,中国不少家长甚至在孩子两三岁还没上幼儿园时,就开始不惜重金送母语都说不利落的小宝贝们接受英语培训,购买各种书籍和影像资料。那么,孩子学习英语是否越早越好?上了课外英语班的孩子将来英语能力就强吗?
消费者采访
消费者1:不是说小孩子学语言有敏感期嘛,为了培养出一个“地球村人”,我家孩子专门上了英文启蒙班。班上怎么教的我不知道,但回家我会考一考孩子苹果怎么说,橘子怎么说,看到宝贝一头雾水的样子,我不禁想,这英语启蒙是不是蒙人的?
消费者2:女儿1岁的时候就报了双语早教班,70课时花了一万多块,我跟着也上过几次课.因为孩子们都太小,老师也是讲中文比例大过英文。现在女儿3岁多了,没发现英语有什么特别之处,感觉不如不报。
专家解读
吴敏兰,美国哈佛大学双语教育硕士,作家,现任台湾凯斯教学机构执行长(CEO)
吴敏兰:学好母语,才能更好学英文
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个理论,3到6岁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非常多年前这句话被拿来推广,所以爸爸妈妈们都想,孩子是不是要赶快去学英文,要不然英文会学不好。其实这些理论已经很多年前就被推翻了。
3岁到6岁是学习母语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需要有强有力的母语表达能力,孩子需要用母语去思考去沟通。对我们而言,我们生长在这个环境,我们孩子当然母语要好。要使用母语跟别人沟通表达,对孩子而言,这是很重要的文化的认同以及语感的建立。之后再接触英文,孩子可以有一个强有力的母语后盾。两种语言会不会冲突?如果今天为了让孩子学英文而减少中文的接触,那就是本末倒置了,反而不利于孩子语言的学习。
学习语言,不是两三岁就要教孩子英文会多少单词,而是要让他聆听不同的声音,不一定非要是英文不可。如果家里老人家讲的是方言,孩子与老人家相处时有方言的环境,他学会了这种方言,有什么不好呢?
而对两三岁的孩子而言,不建议他去上正规的英文课程,但是如果让他上故事班听故事,让他有机会多接触外语,这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温馨提示
我们究竟该不该让小孩子很早就开始学习外语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儿童在早期语言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母语。母语能力还不完善,就开始学习外语,很容易导致小孩子的学习压力。对母语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噱头3】右脑训练,多用左手锻炼右脑?
关键词:右脑开发
全景展示
前几年右脑开发的概念传得沸沸扬扬,尽管这几年明显减少,但“右脑记忆”“右脑训练”“超右脑”这样的词汇仍然层出不穷,“超右脑教育网”“中国右脑开发网”“引领右脑潜能”……诸如此类的网站仍然能吸引新兴家长不少的关注度。
例如,以“右脑训练”为关键词,在百度可搜到1,520,000个相关词条,以“右脑开发”为关键词,在百度可搜索到3,050,000个相关词条。
消费者采访
消费者1:小区的楼下有很多广告牌,赫然写着“右脑开发”“右脑启蒙”,听说还有用闪卡来训练右脑的,右脑真的那么神奇吗?邻居就带着孩子去学了,那孩子现在被教得神神叨叨也挺好玩的。
消费者2:坊间有很多传说,说用左手可以锻炼右脑,我家老的小的都深信不疑。尤其是我爸,非得让儿子锻炼左手,一用右手拿东西,老爷子就打他手让他改用左手。不仅如此,老爷子自己吃饭也不好好吃了,非得用左手,夹菜夹得乱七八糟;用个电脑,也非得用左手拿鼠标……
专家解读
尹文刚,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博导。英国伦敦大学心理学博士,神经心理学专家。
尹文刚:小孩子其实每天都在自己“开发右脑”
一般来说,左脑主要负责言语活动、数学计算、逻辑推理这种抽象的、符号化的思维活动;右脑负责的有空间知觉、艺术、情绪、直觉、想象和形象思维的活动。
现在满天下都在宣扬小孩子“右脑开发”的种种妙处,其实这还真有点儿离谱。要知道,当孩子小的时候,他们基本每天都在从事“右脑开发”的游戏,比如角色扮演、画画、拼插游戏、搭积木、折纸……这都没有左脑什么事儿(也不是没有,比如训练宝宝说话时,会启动他们的左脑)。所谓大脑的偏侧化,都是随着他们长大才慢慢有的。要说还真奇怪,进了小学教育就完全变了个样儿:所有让左脑运转起来的,比如小学数学、语文,变成了主科;而开动右脑的比如音乐和绘画,反而成了副科。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手,就是平时大家常说的“左撇子”或者“右撇子”。根据神经系统交叉支配性原则,左脑和右侧的肢体相连,右脑是与我们左侧的肢体相连的,这都导致左手是直接由右脑操控,右手直接由左脑操控的。
所以很多人想当然认为,我们尝试多用左手做事,自然可以开发右脑,比如吃饭、拿书、穿鞋带……天天都用左手做。而这是行不通的,要知道,即使多用左手,也只能促进右脑某些功能的开发,比如右脑分管肢体方面的功能,而和右脑有关的认知功能不能因此全面调动。
归根结底,脑开发不是要开发单侧脑的功能,多用左手也不能开发右脑。因为我们的左右脑之间有一个胼胝体,只要胼胝体没坏,左右脑是互相影响的。学习的时候,你的左右脑是通力合作、一致对外的,你本能地会用你最擅长的那半脑做事,但另外那半脑其实起到了一个辅助的作用。
温馨提示
我们从小接触的观念都是说左撇子聪明,这是没道理的。左撇子在成功人士中的比例,与左利手人在人群中的比例,差别并不大(都是百分之十左右)。不过左撇子也有相应的优势,比如:左撇子可能会在近台游戏中表现良好,你可以培养他们玩短球(比如乒乓球),因为他们的反应速度相对快那么个千分之几毫秒;他们可能在艺术领域更见长,因为右脑分管想象力、空间知觉,还有情绪情感。
【噱头4】每个孩子都可培养成天才?
关键词:天才培养
全景展示
有很多机构,在宣传时会声称通过培训可以将孩子培养成天才,甚至市面上也充斥了不少相关书籍,不搜不知道,一搜一大堆:把孩子培养成天才,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尤其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被推广后,更是有商家打着多元智能的幌子,孩子这个方面不行那个方面行呢,深得父母心,更是“巧妙机智”地用了加德纳的理念当做自己的宣传口号。
消费者采访
消费者1:我觉得,每个孩子肯定会在某个方面是天才。我家孩子听到音乐就扭屁股,我就给她报个舞蹈班,结果上了几次以后,天天哇哇叫着死活不去。后来发现特喜欢涂涂画画,我就给她报了个班,结果上了画画班以后,回家反而不乐意画画了,郁闷。
消费者2:平心而论,没有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儿童,望子成龙的心态谁都有。也许我的孩子没有先天的优势,但我觉得,只要好好培养,我的孩子一样可以成为小天才。孩子的童年就那么几年,不好好培养,错过了关键时刻怎么办?能报的班,就一定要报!多花点儿钱算什么?
专家解读
施建农,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博导。曾任世界天才儿童研究协会亚太地区理事会主席。
施建农:从科学界定讲,“天才”儿童在儿童群体中只占1-3%
对于那些智力发展比较好,学业表现非常有些的儿童或学生,叫法不尽相同,有人用“天才”,有人用“神童”,在我国的台湾和港澳地区用“资优”,而我国大陆地区的学术界则用“超常”。之所以用“超常”是因为人的天赋都是相对而论的,也就是在比较中反映出来的。
人们经常会听到通过XX训练可以把常态儿童培养成超常儿童的说法,我也经常被人问及此事。在此我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社会上所谓的“可以把任何儿童都培养成超常儿童”的说法,虽然愿望是美好的,但事实是不可能的,甚至是违背科学的。
通俗地讲,超常儿童是指那些明显优于普通儿童的那些儿童。从科学的界定看,超常儿童是指那些在心理的某个方面(比如智能方面)比该个体所在的同龄群体的平均成绩或表现高出两个标准差的个体。在统计学上,这些个体只占该群体的2.25%。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尽管有测量工具的偏差或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同,但超常儿童(gifted&talentedchildren)在儿童群体中的比例基本上只在1-3%之间。
训练可以对任何儿童都有影响,但国内外研究的结果表面,训练对超常儿童的影响更大。这就意味着,如果是有积极意义的训练,那么超常儿童从中获益比普通儿童更多;同样,如果是消极意义的训练,那么,超常儿童可能受到的伤害也更大。
但无论哪种训练,号称可以把常态儿童变成超常儿童的说法和做法都是荒谬的。当然,现实中,确实有些训练可以使超常儿童变成普通儿童,甚至变成问题儿童!
温馨提示
人们经常引用爱迪生的名言“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是却忽略了一个实事,那就是,如果没有这百分之一的灵感,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有可能白流。
话虽如此,即便天赋是相对稳定不易改变的,但我们仍然有很多可以做的。我们可以改变环境的一些条件,使得外部的条件更有利于孩子那1%。不同孩子的认知能力有差异,同一个孩子的心理的不同方面,其发展速度和水平也不完全一样。所以,我们家长在关注孩子成长的时候,在为他们提供帮助的时候,要考虑这些特点,要考虑孩子的个体差异。所谓因材施教,其实在我看来是,就是要去发现孩子真正的需要,给他提供成长的机会和空间,提供相应的条件。现在有很多家长真心想帮助孩子,但因为没有帮到点上,结果就出了问题。
关于“早教”的三大提醒
多年来,教育一直是被很多人诟病的话题,可只要有孩子,我们就不能和轻松自在地和教育产生距离了。尤其是近来比较热的“早教”。
先要端出的一个观点是,早教≠早期教育。大家对教育的不满与职责当中存了一个固有认知——学校就是搞教育的,我的孩子教不好就是因为学校没有教育好。试问,我们怎么解释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中存在的差异呢?学校是一样的,环境条件是一样的,师资是一样,除去这些外在的、客观的环境所产生的一致性的影响,剩下的是不是就是每个孩子的个性化因素了呢?从这一点的分析推开,学校教育不能等同于教育的全部,这就是我反复强调的概念,幼儿园≠幼儿教育,早教≠早期教育。
越小的孩子受到家庭的影响越大,换句话说,教育机构的教育是铁路警察,一段一段的。而家庭当中的教育才是从始至终,伴随终生的。父母们若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寄希望于任何一个机构,等同于只生不养,说得轻点,是有多傻多天真,说得重点,就是失职。
第二点,当我们说到机构的时候,一个行业需要有一个行业的规范,一个行业需要有一个行业的准入标准。目前,早教这个行业在我们国家的归属是不清晰的,在很多城市,早教机构的审批权属于工商部门,场地、设施、从业人员资质等等必要条件缺乏严格的监管和审核,准入门槛低,同时,因为没有标准,自然难以实现监管。而在国外,很多承担早教职能的机构属于社会公益组织,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在鱼龙混杂的情形下,各个机构的资质和质量只能靠老百姓自己睁大慧眼了。
其三,望着那些眼花缭乱的课程,我要说的是,没有一套放之四海皆准的教育方案或者课程是适合每个孩子的。尤其是国外的很多课程,是建立在独有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简单移植的后果是水土不服。况且,很多说起来打动人心的课程与理念,在国外很多也是非主流的、小众的。家长们则为这些所谓的国外先进高端课程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说到底,真正的教育是一种高质量的互动。名校之名,名在大师。没有好的“人”,教育的积极影响力无从谈起,无以落地。
早教,这个让人纠结的话题。归根结底,是为人父母者理性的选择,以及愿意在多大程度上为了孩子所做的身体力行的付出。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zaojiao/1053794.html
相关阅读:童心是鼓励和呵护的
玩具,让孩子快乐的学习
给说话推迟宝宝的小贴士
如何教宝宝学习英语?
礼貌用语和孩子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