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凡事皆有度》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议论文阅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2011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
凡事皆有度
①人生智慧,你可以道出千条万条,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凡事皆有度。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和量的限度。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一l做关节点或临界点,而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水的沸点是摄氏一百度,水的凝点是摄氏零度。从摄氏零度到摄氏一百度是水保持液体状态的温度范围。过了这个度,水要么变成水蒸气,要么变成冰。
②人生活在度中。人最大的追求是自由。一个人一旦失去了自由,他还有幸福和快乐可谈吗?他还可能有所作为吗?但是,自由是度中的自由,过度的自由就会失去自由。一根弹簧在其弹性限度以内,怎么拉都行,一旦超过了这个度,弹簧就无法复原了。做人做事,为人处事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度的这一边可能是一片灿烂,而度的那一边却可能是乌云密布。日常生活中的度,几乎处处可见。
③例如说话的分寸。话不可不说,不可多说。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说:人有双耳双眼一口,那就应该多听多看慎言,言多必失。开玩笑是入际关系的一种润滑剂,但是忌过度,一过度必伤感情。幽默的言谈令人快活,一过度就变成庸俗或是尖刻。
④例如对美的理解。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美就是适当。宋玉在他的作品中描写了东邻之女的美: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可见,恰到好处才是美,而过分或不及则都不美。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的辩证统一,都存在一个特定的量的限度。一旦超过这个限度,性质就转化,美的事物就会转化为丑。
⑤例如对善的理解。对人怀仁慈之心,做事行善良之举,的确是入的一大美德;但是,恰到好处才是善。父母对子女的真爱应该是教人自立,激人自强。过度的爱反而会害了子女。行善的范围也要讲究度,岂能像唐僧那样对妖怪讲慈悲,岂能像东郭先生那样对恶狼讲善良,岂能像《伊索寓言》中那位农夫对毒蛇讲怜悯。对恶人的善良就是对人民的犯罪。
⑥度是大学问。古今中外的仁者智者、贤人哲人在他们的学说中都有对度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讲度.例如量变到一定程度下才会发生质变。儒
学讲究中庸,不偏不倚;老子主张顺其自然,适应自然;佛学谈心理平衡;达尔文谈适者生存。可见,守度不是人生小技巧,而是人生大本事。
⑦有人认为读书生智慧。不错,人的智慧在读书中会得 到启迪,经常读书会使人更睿智,这是不争的事实。读书也 有度。书不可不读,书又不可滥读。书,不可不信,又不可 全信,如果死读书,读死书,那么尽信书不如无书。
⑧我们的身边处处是度,艺术讲究度,科学讲究度,生活讲究度,经商讲究度,人生讲究度。人的一生岂能不研究、不遵循度呢?
(原文有删改)
15.请选出下列成语中与本文思想主旨相符的一项( ) (2分)
A.恰如其分 度日如年 B.适可而止 过犹不及
C.患得患失 左右逢源 D.审时度势 相得益彰
16.段②中的画波浪线句在全文的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2分)
17.段⑦中的画横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2分)
18.参照下面示例,自选内容仿写一段话。(3分)
示例:有人认为读书生智慧。不错,人的智慧在读书中会得到启迪,经常读书会使人更睿智,这是不争的事实。
仿句:有人认为 生智慧。不错, ,
,这是不争的事实。
19.《芦花荡》中老头子因过度自信自尊而导致大菱受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发现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的这类现象,请为本文再补充一个事例论据(教科书及生活中的均可,但不能照搬文段中的例子)。 (3分)
【参考答案】15.B解析:既要理解本文的主旨,又要理解各选项词语的意思.、把主旨和选项对应、比照,就能得出答案。拳文主旨:强调要有度,但不能过度。适可而止:做到适当的程度就停止,比喻做事恰到好处。过犹不及: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16.承上启下
解析:画波浪线句是一个过渡句,它把上下文连接起来,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17.道理论证
解析:道理论证就是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其作用是:使论述有权威性,增强说服力。画线句中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选自《孟子bull;尽心下》,意思是: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18.(示例)交流人的智慧在交流中会得到升华 经常交流会使人更聪明。
19.示例①:范进中举后因喜极过度而生悲。示例②:炒菜放入食盐时,如果不适度,就会让食者感到不适或难受。示例③:在自然界中,雨水太多。会造成洪涝;雨水太少,会导致干旱。
解析: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就是那些做过了头,带来不好的结果的事情。所举事例要与本文的中心论点一致,论证效果好即可。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uedu/yilunwen/709041.html

相关阅读:王蒙《文化瑰宝与文化泡沫》阅读练习及答案
《品味瑕疵》阅读练习及答案
《金字塔感言》阅读练习及答案
《财富与幸福》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议论文阅读《跨越苦难》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