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儿两岁了(24个月),以前时候她拿起一本书喜欢说:“妈妈,讲故事”,而这段时间她似乎更喜欢自己翻着看,有时候一个人坐着可以很专注地看一会儿,即使是她从一岁时就开始看的图画书,我们常偷笑她“装模做样”。而且她还常对一些画面说出自己的理解,《半小时妈妈》里有个“三只羊“的故事,画面上一只狼长着尖尖的牙齿,伸着红红的舌头,要吃羊,我女儿指着狼的舌头说:大灰狼在吃胡萝卜。真是有点象呢!我是该给她说那是狼的舌头还是任由她想象?
类似的情况还有:家里有个水杯上印了一只山羊,胡子是一把弯弯扭扭的曲线,我女儿说:山羊在吃面条。还有一幅图左边是一只猫恶狠狠地看着一只老鼠,右边猫呢笑咪咪的,但老鼠不见了。本意是让孩子说老鼠是被猫吃了或跑了,我女儿则指着恶狠狠的猫说:这只猫不喜欢老鼠,指着笑咪咪的猫说:这只猫喜欢老鼠。该怎样给她解释才符合儿童的心理呢?还有个故事是讲:狼把羊妈妈的两只小羊吃掉了,羊妈妈为了报仇,在一个大坑上铺了席子,在席子上摆了好吃的东西请狼吃饭,狼吃着吃着掉到坑了烧死了。我女儿看着狼吃饭这一页说:羊妈妈请狼吃饭,狼再也不能吃羊了。每次看这个故事,她好象都没看狼掉坑里烧死这一页,但我刚开始跟她讲这故事时,是每一页都读了的。还有个她读过很多遍的故事:一个小姑娘和一只小狗比本领,比到最后,小狗会摇尾巴,但小姑娘没尾巴,把背带裤的背带当尾巴摇却摇不动,于是小姑娘哭了。我女儿看着小姑娘哭说:妹妹很孤单,哭了。这真是让我们有点惊奇,首先是不知她从哪儿学到”孤单“这个词,其次她怎么会这么理解呢?应该把画面正确的意思和她再说说吗?
这样的例子是越来越多了,以前时我给她讲故事,再看时问她会把一些词原封不动地复述出来,一来是听进去了,二来也学了很多新词。但现在和她讲,再问她时很多时候她是说的自己的理解或想象,有时根本是和画面意思不相干,再重复讲再问她依然是按自己的意思说:我都不知她是否听进去我的讲解,而且这样是否会影响她学更多的词汇以及对故事正确的理解?
家慧妈 的回复: (写于4/10/2002 1:16:05 AM)
顺便再向各位介绍一本好书。“JOSEPH HAD A LITTLE OVERCOAT“ (SIMONS TABACK,VIKING,ISBN0-670-87855-3)。CALDECOTT 金奖。
内容很简单,一位农民怎样把旧大衣改成短外套,背心,围巾,领带,餐巾,扣子,分别穿戴这些东西去集市,参加婚礼,合唱,去城里做客,喝茶,最后把扣子丢了,就写了关于YOU CAN ALWAYS MAKE SOMETHING OUT OF NOTHING 的书。全书30页,每页一句话,图画很质朴幽默,色彩鲜艳,最后还有歌谱。正如”出版周刊“评论该作者的另一本书(”THERE WAS AN OLD LADY WHO SWALLOWED A FLY“)所说的,CHILDREN OF ALL AGES WILL JOYFULLY SWALLOW THIS BOOK WHOLE。一本好的儿童读物可以看很久,可以看出很多名堂。
我的家慧每天晚上都要看这本书,因为每一页都有她感兴趣的东西,农场的动物,植物,农村的景色,农舍的摆设,农民的生活,还有上面提到的服饰,活动。从我讲我指,到我指我问她答,到她指她问我答,家慧把这些与孩子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概念搞得清清楚楚,最近我们又开始做HIDE AND SEEK,我们轮流在书中找出小老鼠,戴眼镜的先生,插花的帽子,冒烟的烟囱等,每找到一样,家慧就咯咯地笑。快乐地读书,既培养了她对书的感情,又锻炼了她的语言能力,观察能力。
我粗粗想一下,接下来,还可以让家慧数事物的个数,把植物花草归类,描述人物的表情动作,等,总之,每一页书都是看图说话的好材料,等孩子再大一点,当然还可以读书上的字,最后还能学到一条格言。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655551.html
相关阅读:利用识字敏感期四妙招
和宝宝一起读童话书四要点
教孩子唱儿歌的技巧
父母念书给孩子听的5个诀窍
民间故事的由来特点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