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最近录了一些英语的音频资料。大家听后感慨的,一个是母语孩子的韵律节奏感,另一个就是有感情流利阅读。安妮中英文阅读的不同状态表明,安妮学校下大力气抓流利阅读确实有效果。
在博客上以及本章前面几节,我一直在和大家强调韵律节奏的问题,但是似乎很多人不那么理解和重视。尤其是有感情流利阅读,似乎从未被考虑过。
最近,安妮录了一些音频放到网上后,很多人感慨:这回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舒服”!小孩子怎么可以读得这么流利,尤其是情感和情绪的把握怎么会这么好!
其实,安妮录的这些书,基本都是一遍就成的,事先都没有经过演练。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完全是在加拿大训练的结果。有位妈妈听了安妮的音频,看了我的文章,并咨询了外教后,自己总结说,有感情流利阅读 = 前期听力积累 + 流利阅读 + 快速阅读理解 +朗读训练。真的很精辟!这里的快速阅读理解,指的是对词汇、句子的快速把握,是我们中国人通常说的阅读理解,而这些在加拿大都是在流利阅读中解决的。
这里的核心还是流利阅读,下面看看安妮在加拿大的三年学习期间都是怎么进行这方面训练的:
安妮在加拿大的课程安排,学前班一年的时间是学 Phonics,这个学法不像国内这种总结规律的自然拼音速成班。他们是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学,然后把这些字母和相关的单词编成儿歌,大声地唱读出来,再用这些单词和字母做很多的游戏。一年的时间(每天半天),就学这点东西。开始的时候我不理解,后来发现,这才叫扎实啊。这中间,每周都可以从学校图书馆借两本书,要求家长每天陪孩子读至少十五分钟。
但是到了一年级,就对阅读的流利性有了非常细致的要求。确定孩子的阅读级别,并且对阅读量有要求。不仅要求孩子听别人读、自己给自己读、自己给同学读,还要求他们单独给老师读,学校甚至还安排有专门的时间,邀请家长到学校去听孩子读。有的学校还请家长做义工,到学校去听孩子读书,然后填表格,对孩子的阅读水平进行考量。
整个一年级,没见到老师有关于阅读理解的要求。但是,一整年都要求孩子读出来,和中国语文课上的朗读课文如出一辙,只不过量还要更大些。尤其是,一年级老师选择了很多韵律节奏感非常好的短文(详见前一节),要求孩子们每周回家都要读,这些都对孩子的流利阅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到了二年级,班级的语文课叫做 Daily Five。这是美国一位资深老师发明的小学语文教学法,很快在加拿大小学老师中得到推广。Daily Five 包括五项内容:Word work, Listening to reading, Read to self, Read to someone, Writing,一周中每天至少有一次 Daily Five 的课,孩子可以自己选每次做这五项中的哪一项,但不能重复,全部做过一遍后就重新再来。Daily Five 中,有三项都是阅读的内容,其中的 Listening to reading 由每个孩子在班级的电脑上戴耳机完成,完全是训练有感情流利阅读的。除 Daily Five 外,还有老师的阅读课(老师和学生一对一的阅读训练)、老师给全班同学的读书时间、图书馆老师的阅读课以及每月至少有一次的校长读书时间(校长在广播中给全校学生读一本书),而有感情流利阅读是其中的主要训练目的之一。
流利阅读的地位为何如此重要?
原来,在他们眼里,学习阅读分两个层次:流利性和阅读理解水平。这从本书第二章第三节关于 Phonics 与阅读能力关系的图表中,就能清楚地看出来了:Fluency 和 Comprehension 是分开的,而且 Fluency 在 Vocabulary 和 Comprehension 之前。孩子们要阅读,首先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流利性,然后才是提高阅读理解的水平。也就是说,流利性是基础,通过流利阅读所达到的不仅仅是见词就能拼读,而且是见词就能反应出整句话的情绪感觉,字面含义背后所隐藏的东西在流利阅读的训练中就已经感受出来了。
要说流利性,英文比中文更容易实现,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中文如果只掌握200字,几乎没有书可以阅读。而英语是一种拼音语言,学会 Phonics,理论上就有80%的英文词汇都能读出来,不管认识不认识。而且,相比中文字的数量,英文词汇量要高出一个数量级还要多!对于小孩子或者外国人学英语,如此大的词汇量,也只有用 Phonics 这种“单词本身就是拼音”的方法才能让阅读继续下去,否则必然总是不停地查词典(正是我们中国人犯的典型错误之一),卡壳了!
正是这种区别,使英语具备了“先读出来,不管理解不理解”这种可能。而且,美国的研究认为,没有流利快速阅读,不可能有理解,因为如果孩子在拼读上卡壳,会导致单位时间内进入大脑的词汇量太少,在一个词上卡壳就会忘了刚刚读过的词,看了这句忘了上句,怎么可能理解好!到这里可以看出,人家所谓的阅读理解,和我们中国人说的阅读理解完全不是一回事!它不是我们中国人认为的阅读理解就是认识单词、搞清句子并翻译出整句话的意思,而是更高层面的对阅读内容全局的理解。我们做阅读理解关注的这些问题,人家通过大量阅读培养出的语感以及词汇量早就解决了!
有人说,流利阅读确实重要,但那是在英语母语国家,人家有那个条件。其实不然。
有一次,我和安妮去温哥华公共图书馆借书。照惯例,安妮在那里读完一本书后,才肯抱着借的书回家。当时有位中国妈妈看到安妮很快读完一本章节书,非常惊讶,就问我们是如何练习的,说她的女儿阅读不好。她的女儿就在旁边,从小在温哥华长大,比安妮低一年级,正和安妮一起用英语聊得不亦乐乎。妈妈当场就拿起桌子上的一本很简单的分级读物让孩子读,阅读根本没有流利性可言,Sight Words 都还需要反应一下,拼读部分就更慢。后来问那个孩子的妈妈,说孩子平时读书很少重复,就是这样磕磕绊绊地读完一遍就过去了。
可见,即便在英语母语国家,口语再好,流利阅读同样也是需要训练的。我们中国人不是在这方面做不好,而是忽视了这方面,才使阅读速度与国外孩子相差如此之大,无法形成韵律。
本书第一章第五节提到,安妮应邀为一个产品配音时,我们很明显地感觉到她对中文、英文有感情朗读的区别:中文部分即使是同样简单的内容,理解上并没问题,但是在流利性和有感情朗读方面,和英文的差距不是一点点。基本上,都是她读一遍后我们觉得不对劲儿,然后我们读一遍,她马上就能找到感觉。这个问题说明什么?训练的作用。安妮之前每年英语阅读量是中文阅读量的200倍以上,而且,中文阅读也没有进行过太多训练。在回国后近半年的时间里,她跟着学校老师朗读课文,才有现在的水平。
所以说,能力是训练出来的。孩子在语言方面的能力,并不是孩子自身行不行的问题,而是提供教育的一方是不是注意到需要这方面训练的问题。如果不注重这方面的训练,那这一代孩子即使在听力、在阅读速度上比我们那一代有很大提高,以后的英文输出也仍然是有欠缺的,比如演讲、发言方面不吸引人,而这种欠缺等长大了弥补起来就会很困难。
目前,通过博客和论坛上的交流,已经有很多妈妈认识到有感情流利阅读的重要性。大家定期把孩子的音频上传,互相交流学习。
对此,仍然有些妈妈心存疑问,提出了很多问题。比如:
生词到底要不要查?其实这个问题是和目的相关联的。如果你现在的目的就是要流利阅读,只要孩子能够用 Phonics 的技能把音拼读正确,那就没必要查。或者说,至少没必要在第一遍读的时候就查。要鼓励孩子边读边猜,这样,和书中的图片、上下文结合起来,孩子的印象会更加深刻。如果觉得有必要验证或者实在猜不出来,又觉得有查的必要,那就最后再查。这样,对流利阅读也没有影响。也就是说,同样一本书,每一遍读的目的也可以不一样。前几遍就是拼读流利,最后如果觉得理解有障碍,再查词典。这样,实际上也是把国外阅读的两个步骤在一本书中给分解了。尤其是后查的方法,可以避免孩子陷入一定要查明白什么意思才敢读出来的误区。
关于生词太多,很大程度上和选书有直接的关系。目前,国内的孩子英语阅读开始得都比较晚,很多孩子中文都已经能读大部头的书了,英文才刚刚开始。这些孩子,不愿意看那些特别简单的低级读物,再加上我们传统观念中总觉得没字的书不算书,所以家长总想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文字非常多的内容。结果很多孩子甚至连特别简单的绘本或者分级读物都没看过。因为书选得不合适,孩子觉得英语阅读非常难。比如有的孩子喜欢《玩具总动员》,但是一看书,那么多的字,马上就退缩了,有些孩子甚至因此不敢再碰英文书,这些都是家长在选书和讲书的过程中没有把握好造成的。
关于阅读等级,本书第三章做了很详细的介绍。对于我们中国孩子,尤其是那些中文很好的孩子,可以考虑搜索一些兴趣等级很高但阅读难度等级比较低的读物,网上搜索“High Interest Level, Low Reading Level”,就会得到很多结果。
国内流利阅读不受重视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家长过于看重读书后能够学到多少东西。读书要有明确的目的,比如这本书是让孩子懂得团结友爱的道理,那本书是教育孩子面对困难要坚持不懈,等等。可是多数人认为读到了书中直白的道理宣示后,这本书就没有再读的价值了。这恰恰忽略了重复阅读对流利阅读能力的作用。国外的儿童读物,非常生活化,孩子很喜欢,都会一遍一遍地读,很多道理上的东西随着孩子积累的增多自己慢慢就会体会出来,而重复的过程则训练了阅读的流利性。
还有一个常见误区就是,读书就要读名著。说到名著,不得不说说我自己的转变。以前在国内,给孩子的书都是什么著名童话之类的,似乎读书就要读经典。到了国外,开始我很不习惯他们的绘本,怎么没有什么经典呢?图书馆茫茫书海中,显眼位置连获奖书都没有,大量的书都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但是后来才发现,大量阅读是国外的主流观点。每一本书都有值得吸收的优点,尤其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童真、童趣、想象力有的时候比思想性更重要。而能够吸引孩子大量阅读甚至重复阅读,让孩子流利地读出来,本身就是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有了这个能力,孩子以后的自我学习能力就会超强。站在这个角度,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北美教育中,阅读能力被摆在如此重要的地位了。
而站在输出的角度,流利阅读本身也是输出的一个组成部分。孩子能够把书有感情地读出来,进而能够复述出来、表演出来,这都是输出,而且相比于简单的对话聊天,这需要更多的训练与技巧,也是国外学习、工作中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505730.html
相关阅读:和宝宝一起读童话书四要点
民间故事的由来特点和形式
利用识字敏感期四妙招
教孩子唱儿歌的技巧
父母念书给孩子听的5个诀窍